自读导言
同学们,你们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后,对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革命斗争中致残以后,又能写出鼓舞了数代人的名著而感佩不已,读了课文《我与地坛》之后,为史铁生身残志坚直面人生并成了有一定名气的作家而拍案赞叹。你们是否知道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位世界著名盲人女作家、教育家?她就是海伦·凯勒(投影显示作者事迹简介)。
眼睛是心灵的门窗。它既是人们摄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也是人们发送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秋波一送,表达千般风情;眼神一瞥,会有万种暗示。可是,具有正常视力的人你能想像得到一个永远处于黑夜中的盲人对光明是何等的渴望吗?读了海伦·凯勒感人肺腑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后,你肯定会有所体味。你将会为自己拥有视力而庆幸,将会懂得热爱生活,将会知道珍惜生命、关爱人生。
(解说: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学生自读前,教师应设计一个有启发性的导入语并运用一定的媒体手段介绍作者,以引发自读的兴趣,然后及时提出自读要求和学习侧重点。)
学习本文,要求: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光明的渴望之情和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3.深刻领悟文章蕴涵的人生哲理,从中获得有益启迪。
学习的侧重点是体味作者质朴的语言,洋溢的诚挚美好的感情,体悟其中深刻的哲理。
(解说:自读导言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调动学习已有材料储存,唤起学生自读课文的兴趣。运用媒体展示海沦·凯勒的风貌,以企创造氛围,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之中,引发自读课文的主动性。交代自读要求和学习侧重点,让学生自读时有所遵循,起到定向引导作用,提高阅读效率。)
自读程序
1.整体感知课文
要求学生运用速读方法,浏览课文,抓住文章线索,理清文章思路,领略课文大意。课文虽然较长,但线索分明,条理井然。开篇设问总领全文,接下来依次写三天看的内容,最后述说感受。自读时,抓住文章结构特点,理清文脉,就能快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2.精读理解课文
整体感知领略课文内容仅仅是自读的初始,应当在此基础上运用精读的方法细读课文,方能探其精妙。这一阶段要抓住课文的关键语句和典型材料揣摩玩味,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假如,看到东西的第一天,作者第一眼要看的是那些“好心的、温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们”。
而这其中首先“长时间凝视”的是她的启蒙老师——安妮·莎莉文·麦西夫人。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些材料中暗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呢?
3.朗读体味课文
声情并茂的朗读是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文章语言之美的最有效方法。这篇文章语言质朴、亲切动人,洋溢着作者对生活、对人生对人类的真诚而崇高的情感。惟有认真地朗读,才能体味这语言的优美、情感的炽热和境界的崇高。
4.品读感悟课文
品读是阅读深入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要求聚神凝思对作品认真阅读,细心品味,咀嚼赏鉴,吸收营养。就课文而言,应重在感悟其朴实语言中所释放出的对生活、对人生的极大热情和凝聚其中的关于生命的深邃思考。文章作者从其盲人的独特角度,表达对生活和人生的深切关爱,同时对某些生理功能健全的人漠视人生、消极生活的态度提出了善意规劝。言出肺腑,深含哲理了,启人思考,发人猛醒。
(解说:阅读的过程也是追寻作者思维轨迹的过程,是一个对文本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据此,我们对自读程序做了如上设计。这样既遵循了人们认知的一般规律,也符合学生解读文本的特殊规律。在自读过程中辅之以一定读书方法的指导,对学生养成独立阅读的能力,进而自奋其智读书求知是大有裨益的。)
自读点拨
为帮助学生把自读引向深入,教师应当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点拨。点拨中除了进行一些读书方法的指导之外,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体悟课文的结构美、语言美、感情美和哲理美上。
文章思路清晰,板块分明。课文以设问开篇总领全文,接下来按时间先后写了假如能有三天视力该看的东西和看后的感受,层次井然。即使是其中的一天,也以时间为序安排得有条不紊。正是这选材精当井然有序的描述,才使丰富多彩的内容,叫人读来非但不感驳杂,反而觉得意犹未尽。文章结构之妙的另一方面是作者真挚的情感洋溢于全篇字里行间,如同粘合剂把文章各板块牢固地整合为统一的有机体,全文浑然天成。
文章篇幅较长,读来却令人兴味盎然,除了其结构上的特色之外,语言的朴实美也是其重要因素。文章语言字字出自肺腑,句句娓娓动听,如行云流水,亲切自然,感人至深。其最成功之处表现在对世人无端地浪费生命、无意间虚掷天赋的规劝上。语重情长的热忱谏言中,没有一丝教导的口吻,没有一点训诫的语气。作者从一个独特的盲人角度,怀着满腔热情,运用委婉的妙语,做出真诚的规劝,做到了药良而不苦口,言忠而不逆耳。
(解说:点拨应点在关键处,拨在疑难时。这篇课文较长,内容繁多,自读时间又有限,所以点拨时应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就本文而言,重点是理清结构全面把握文章内容,难点是体悟蕴涵于字里行间的深刻的人生哲理。因而,我们的点拨重点放在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培养学生对文章语言的感受力和对文章思想情感的感悟力上。)
(一)认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从课文中归纳出假如有三天视力作者所要看的东西,并思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以怎样的态度和感情来对待生活的?
2.认真阅读作者真诚规劝世人的语句,谈谈其语言艺术的效果和其中蕴涵的哲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下列问题。
①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有造诣的小提琴家,而且还能弹一手好钢琴。最意味深长的动人情景是,他常常同普朗克在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弹钢琴者,是量子论创始人普朗克;演奏小提琴者,则是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量子论和相对论共同构成了20世纪物理科学两大支柱。在科学上,他们共同描绘了物理学的一幅优美和壮丽的图景,在音乐艺术中,他们同样能奏出扣人心弦的乐曲。
②除音乐外,爱因斯坦还推崇文学。他热爱莎士比亚、歌德、海涅、陀斯妥耶夫斯基和萧伯纳的作品。在他青年时代,他常常同友人在一起朗诵海涅的《哈尔茨山游记》。大家知道,高斯是18、19世纪的德国伟大的数学家,可是在爱因斯坦心目中,陀斯妥耶夫斯基比高斯更重要。听听他的自白吧:“陀斯妥耶夫斯基给予我的东西比任何科学家给予我的都要多,比高斯还多!”爱因斯坦如此重视艺术的作用,对于我们从事教育和自然科学的人来说,不是可以引起一番深思吗?
③在他的心目中,艺术和科学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并不是因为它们是两个闪闪发光、可以放在口袋里永远占有的金币,而是两个无限的、永远也没有终点的世界。从事艺术和科学的最大乐趣不是占有,而是不断地追求。
1.对这三段文字之间的结构关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