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0)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18分)
1、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知汝远来应有意,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望岳》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 , 。
4、 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7、予独爱莲之 , 。(周敦颐《爱莲说》)
8、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
9、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
10、 ,锦鳞游泳;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 , 浮光跃金, ,渔歌互答。 (范仲淹《岳阳楼记》)
11、_________________ ,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1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猝然(cù) 绽放(zhàn) 炫耀(xuàn) 妄自菲薄(fēi)
B.粘贴(zhān) 附和(hè) 翘首(qiào) 茅塞顿开(sè)
C.剔除(tì) 脸颊(jiá) 游弋(yì) 不屑置辩(xiè)
D.联袂(mèi) 贮藏(zhù) 静谧 (mì) 断壁残垣(yuá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赔偿 蔓延 气冲霄汉 谈笑风声
B.感概 潮讯 两全奇美 无缘无故
C.翱游 摆度 高屋建领 功亏一溃
D.逃窜 追溯 坚定不疑 渊远流长
3.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3分)
A、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B、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C、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我读过你写的每一本书。”母亲拉开书橱说:“你看,你写的书,一本也不少,都在这里。”
4.下面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政府专门制定了有关的规章制度。
B、在韩国学生赵承熙制造了校园枪击惨案后,立即受到世界各大媒体的关注。
C、随着奥运脚步的到来,长虹“PDP”等离子屏生产线正投入轰轰烈烈的生产。
D、读了这首诗,他的思想倍受启发。
5.下面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2011年央视春晚总导演马东别有用心,使晚会不仅彰显了“一切源于生活”的理念,也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气韵,别具一格的形式,精彩纷呈的内容。
B、上课时,小明在课堂上偷偷玩掌上游戏机,被老师发现后叫到办公室狠狠批评了一番,一回到教室,他就忘乎所以,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C、老王虽然已退休了,但他精力充沛,做起事来就是一个年富力强的人。
D、“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学校组织的这次扶困助残活动,我们应踊跃参加,不能袖手旁观。
6.下面对文学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唐三藏在五行山救出孙悟空,在高老庄收服八戒,在流沙河又收服沙悟净。从此,师徒四人跋山涉水,西去取经。
B、《水浒》中的三个女将分别为扈三娘、顾大嫂、孙二娘。她们的绰号分别是一丈青、母大虫、母夜叉。
C、《格列佛游记》第四卷以恣肆的笔调,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在飞岛国这个乌托邦国度里,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D、保尔在朱赫来的教育影响下,懂得了许多关于革命和阶级斗争的道理,从而走上了革命道路。
7.2011年5月18日,央视综艺频道“欢乐中国行”栏目中,多才多艺的侯治勇成功地表演了武术、舞蹈、模仿秀等节目,主持人董卿问他:“你是怎样成功地走到今天这一步的?”侯治勇回答说:“我读书的时候,喜欢跳摇滚、唱歌,整天沉浸其中。父亲很为我担心,怕我误入歧途,将来有牢狱之灾,就教训我说:‘你再这样下去,一生就不用操心了,政府已经帮你盖好房子了。’”董卿疑惑不解,问侯治勇:“政府已经帮你盖好房子了,那是什么意思?”侯治勇解释说:“ 。”
请你补写出侯治勇解释的话。(2分)
8. 将下面的文字材料改写为“一句话新闻”。(2分)
央行的统计数字表明,到2月份我国的粮价已连续4个月小幅回升。分析师估计,今年国内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水平可能持续走高。据国内媒体对全国832个县7万多农户3月初种植意向的调查,今年全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等谷物品种播种面积继续减少,只有豆类品种播种面积增加,这将对今年的粮价水平有一定影响。
三、综合性学习。(共10分)
每年的3月15日是“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了让同 学了解“3.15”,学校学生会举办了“3.15进校园”的宣传周活动。作为参与者,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下面两则材料是从某网站的“3.15专题” 中提取的,请你概括出它们的主要信息。(4分)
材料一 消费者维权现状调查统计表
维权的态度或形式 自认倒霉 私了 求助消协或运用法律手段 其他
投票人数 30981 9857 7575 146
所占比例 63.8% 20.3% 15.6% 0.3%
材料二
消费者不是不想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是迫于无奈。试问,为了一件价值很小的商品,数十次往返于商家和质量鉴定等部门之间,这样的维权谁愿意?为了维权,让消费者不得不先垫付数千元的质量鉴定费,这样的维权谁能不犹豫?而且,在维权过程中,消费者还面临取证难、投诉难、查处难、诉讼难、赔偿难等诸多问题。可以说,几乎有多少消费者认为维权成本太高,就有多少消费者在权益受侵害时选择沉默。
概括出它们的主要信息:
10、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推断:2011年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是“ ”。(2分)
2008年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是 “消费与责任”,2009年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是“消费与发展”。今年,消协是这样阐述本年度消费者权益日主题含义的:消费维权工作要紧密围绕拉动消费,重点做好维权服务工作。通过广泛宣传,促使全社会共同关注扩大消费与服务消费的关系,强调政府执法部门要依法为消费者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和谐服务,由此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促进社会发展。
11、保护消费者权益,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消费者自身也要积极行动起来。请你分析下面的材料,概括说出消费者维权行动的意义。(要求用“既……又……”的句式表达)(4分)
2005年,郝劲松因火车销售货品不开发票,在4个月内连续3次把“铁老大”告上法庭,并最终由北京铁路法院判决郝劲松胜诉,郝劲松通过实际行动维护了自身权益,又迫使铁道部向全国各铁路局发出《关于在铁路站车向旅客供餐及销售商品必须开具发票的通知》,结束了中国火车不开发票的历史。
四、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后面题目。(13分)
极端天所频繁出现是大自然敲响警钟
孙广勇
最近,素来高温炎热的沙特阿拉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在首都利雅得早晚气温降至零摄氏度左右,北部的拉夫哈、泰布克等地区最低气温达到零下7摄氏度,并出现了当地罕见的霜冻、降雪和树挂等现象。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也下了百年来的第一场雪。在全年平均气温25摄氏度左右的科威特,最低气温竟降到零下3摄氏度。
近年来,诸如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发生的频率增加,强度也加大,气候问题愈来愈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全球性问题。1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指出,人类深受气候变化影响,尽管气候变化是逐步的、渐进的,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却可以是突然的、急剧的。气候变化是全球公共健康面临的一个主要威胁,人类社会必须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所谓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与历史同期相比出现较少的小概率天气气候事件。造成极端天气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球变暖。尽管海湾地区遭受了罕见的寒流袭击,与全球变暖之说似乎相悖,但实际上全球变暖和局部严寒并不矛盾。全球变暖只是指全球气温呈总体上升趋势,并不排除局部地方发生严寒。
“暖冬”曾于2006年入冬后在世界上流行。在北美洲地区,隆冬气温堪比夏季:美国纽约到当年年底前片雪未下,最高气温达22摄氏度;加拿大历来被称为“冰与枫的国度”,但其北部特有的冬季风情日渐消失,以全球最长滑冰场而闻名的丽都河迟迟不结冰……在北半球本应最冷的季节,一些国家的路人却身着短袖,熊不冬眠,候鸟忘记迁徙,植物在冬天发芽,高山滑雪场无雪可滑。
气候变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反常的严寒和暖冬,还导致了夏季高温热浪,海平面上升、岛国消失,南北极地冰川消融。洪涝、大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加,对人类的生存形成直接威胁。据统计,在过去20年里,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数量增加了3倍多。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20起自然灾害,而现在已增至每年500起左右。受灾人数在过去20年内增加了68%,1985―1994年间,全球平均每年受灾人口为1.74亿;而1995―2004年间,平均每年受灾人口增至2.54亿。全球气候变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地球上几乎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
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评估报告指出,人类若不重视环保,到本世纪末,估计平均气温最多将上升6.3摄氏度。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平均气温上升3摄氏度,仅在亚洲,每年就有700多万人面临洪水袭击,全球将有1亿多人陷入粮食不足的窘境;如果气温上升4摄氏度,全球就会有30多亿人面临缺水问题,北美地区受热浪侵袭的次数将增加3到8倍,北极海冰将减少35%。
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是大自然向人类敲响的警钟!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应该参加到保卫自然的战斗中,尽自己的努力,从身边小事做起,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
7.请为“极端天气”下一个定义。(2分)
8.请分析文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及作用.(4分)
(1) 在全年平均气温25摄氏度左右的科威特,最低气温竟降到零下3摄氏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尽管海湾地区遭受了罕见的寒流袭击,与全球变暖之说似乎相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文意,说说如果气温上升,会有哪些危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为了说明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及危害,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垂钓》,完成后面题目。(15分)
垂 钓
余秋雨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
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色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小虫。其实岂止是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狂吠,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只有几艘兵舰在海雾中隐约,海雾浓了它们就淡,海雾淡了它们就浓,有时以为它们驶走了,定睛一看还在,看了几天都没有移动的迹象,就像一座座千古冰山。
我们在海边说话,尽量压低了声音,怕惊动了冥冥中的什么。
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
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了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钓竿把他的成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鱼。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他又起竿,又是六条挂在上面。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
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之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只想钓大鱼。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
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
两人都在嘲讽对方,两人谁也不服谁。
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仍然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暗。狗吠声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
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吗?”
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
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的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都得由对手来证明。
可以设想,哪一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是何等惶恐。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
两位老人身体都很好,我想此时此刻,他们一定还坐在海边,像两座恒久的雕塑,组成我们心中的海参崴。 (选自《优秀作文选评?初中版》)
28、根据选文内容,填写下表。(3分)
内容概括 ①初见海参崴 ② ③评说垂钓老人
情感变化 ① ②纳闷震惊 ③
29、作者初见海参崴,对海鸥、 猎犬和兵舰做了细致的描绘,其用意是什么?(4分)
30、纵观全文,胖老人和瘦老人各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31、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题目“垂钓”的理解。(4分)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5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景公好弋,使烛雏主鸟而亡之。景公怒而欲杀之。晏子曰:“烛雏有罪,请数之,以其罪乃杀之。” 景公曰:“可。”
于是乃召烛雏,数之景公前,曰:“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一罪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二罪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三罪也。”数烛雏罪已毕,请杀之。景公曰:“止。”勿杀而谢之。 (刘向《说苑 正谏》)
注释:弋:本指用带着绳子的箭来射鸟,这里指捕鸟。 烛雏:人名。 亡:逃逸。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 (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3)时时而间进 ( ) (4)勿杀而谢之 ( )
2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皆以美于徐公 B、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之景公前
25、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26、邹忌和晏子的劝谏为什么会被国君接受?请从说话艺术的角度联系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
山店
登登山路何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
风动叶声山犬吠,几家松火隔秋云。
【注释】松火:即燃烧松木以照明的火.
21.这首诗题为“山店”全诗是怎样写山店的?试分析其写法的特点。(3分)
22.全诗写景状物中隐含了叙事,从中反映出诗人心情的变化。请结合诗名作具体的分析。(4分)
参考答案
一、1、征蓬出汉塞 2、好收吾骨瘴江边
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6分)
(一)7.极端天气指的是与历史同期相比出现较少的小概率天气.
8.(1)竟,竟然,出乎意料;此处的“竟”能够准确说明极端天气变化确实让人没有想到。(2)仿佛,好像的意思;表明了寒流袭击与全球变暖表面上好像相悖。
9.洪水袭击;粮食不足;面临缺水;热浪侵袭;海冰减少。
10.主要是列数字。通过大量的数据,准确而具体地说明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人类已经造成和将会造成的巨大危害。
二23、(1)确实、实在 (2)当面 (3)偶尔 (4)道歉(2分) 24、C (2分)
25、(1)由此(件事)看来,大王您受蒙蔽的情况(就)严重了
(2)(会)认为我们国君把鸟看得比人命还重 (共4分)
26、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3分)
参考答案:两人都注意说话的方式,注意让对方能够接受。(1分)邹忌以自身的情况为喻(例),推断国君身边的人给他带来的蒙蔽;希望国君广开进谏之路以除蔽。晏子采用反话正说的方式,直陈国君这样做的危害,使景公幡然醒悟。(1分)
三、28、①恐惧惶恐;②偶遇垂钓老人;③敬佩之情(3分)
29、这是环境描写。作者通过对海鸥“不敢远翔”、 猎犬“凄惶的吠叫声”和兵舰“像一座座千古冰山”的描绘,形象地烘托出大海的的恐怖、迷蒙、凄惶的特点(或:渲染了一种凝重、深沉、荒凉的气氛),为下文两位老人的出场作环境上的铺垫(3分)。
30、胖老人是一个随和、活泼、容易满足,追求物质与快乐的人;瘦老人是一个执著、倔强、孤独悲壮,追求精神与崇高的人(3分)。
31、一是指胖老人和瘦老人在海边垂钓;二是指胖老人和瘦老人一个倾向物质,一个倾向精神的不同人生价值追求,二者相互依存,加在一起构成和谐完美的人类(3分)。
四)21.诗中先写听到犬吠,然后写到远处的几家灯火,从听觉到视觉两个方面,巧妙地暗示了山店就在面前.
22.第一.二名写诗人在山中急匆匆地赶路,天色将晚而不见有店,内心感到焦急.第三句写听到狗叫声,说明前面有人家了,诗人内心充满希望.末名写望着隔着翻云的山店,那松火虽远却让诗人十分惊欣喜.
诗的第一句:“登登山路何时尽?”便非常简洁地写出了这种心境。登登,行路声;这种声音给人一种艰难疲惫、单调沉闷的感觉,而这正是旅人此时的感觉和心情。诗的第二句承第一句而来,决决,溪水流淌的声音。又《说文解字》:“决,水流行也”。所以“决决”二字摹声又兼写形,表现了诗人选词造句的精巧。由于山峦叠嶂,泉水多,溪流长,所以“决决溪泉到处闻”。山间溪流水位落差大,流速急,才有“决决”之声。如果溪水流出了山,泄入平地,也就变得缓慢而无声息,因而那“决决”之声,仿佛也在告诉行人山路未尽。 路未尽,仍须行。诗的二、三两句之间有一处省略,那就是行人在曲折难尽的山路上走了一程又一程。正在夜色苍茫,匆匆低头赶路之际,忽然听到几声犬吠,不觉停下了脚步,仔细倾听,可又别无动静,只听得山风阵阵,木叶萧萧。行人不觉顿悟,原来就是这“风动叶声”使得山犬惊吠,可见山林是多么的寂静,不过既有犬吠,也该有人或人家,于是他又迈开脚步,走着,走着,果然发现了“几家松火隔秋云” 的景象。松火,即燃松油柴以代烛的松明火。走了一整天,旅人早已疲倦不堪,亟盼住店,此刻,那闪耀的松火虽然还隔着秋山雾霭,要走近也并非容易,但毕竟是看见了希望之所,盼到了歇宿的“山店”。只有历尽山路的艰辛,才知道此刻的快乐。旅人的欣喜之情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