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怎样才能把话写得通顺明白
——推敲语句
教学片段
师: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我和我的妈妈》一文,语句表达地怎么样?大家先推敲推敲,之后再看同学和老师的点评。
师:文章共四段。先谈总的感觉,再谈意见,从头往后说。
生:文章很通顺,但有些语句有问题,“两条腿象装了铅”应写成“两条腿像灌了铅”
生:他只写了他对他妈妈怎么好,应换个题目《我爱妈妈》,病句也特别多,如“她躺在床上呻吟”怎么又“干什么都无精打采”呢?前后矛盾。
:生:他有的词不合适,如“商店的门无精打采地开着”。
生:优点是那事说明白了。应突出路上克服困难去买药。而前面写得过多,语言不干净,前面“我的妈妈”这一词语用得太多。
:生:妈妈爱他,只写了给他好吃的,太不充实了,不符合题目要求。另外,有的词用得不确切,如“我说明了我的来历”。“来历”用得不对,应该写“来意”。
师:几个同学提得不错。小作者选了这样一个材料,想表达自己和妈妈的感情深厚,用意很好。这篇文章,内容集中写妈妈病了,我要报答她用自己的钱给妈妈买药。买药途中许多困难都克服了,到了医院说服大夫给妈妈开了药,妈妈吃了药恢复了健康,自己心里非常高兴。抓住一件事,说明一个中心:我爱妈妈。内容、中心都很明确。全文感情真挚,一听,开文同学真爱妈妈。开头结尾也动了一番脑子,开头用“世上只有妈妈好”这句歌词,结尾“我高兴地看着妈妈笑了”。开头结尾紧紧照应,很完整,首尾抒情。主要问题就是文章题目命题不好。哪些同学来发表一下意见?
生:题目是《我和我的妈妈》应该既写妈妈也写我才符合题意。因为中间用了“和”字。
师:很好,说的很有道理,还有什么问题?
生:语言文字的毛病很多,如:“我妈妈得了重感冒“,“我”字就不用了。“妈妈”一词在文章的第一段就用了九处,太罗嗦。
生:“家里乌云密布”这个词用的不合适,可以写成“家里被一种紧张的气氛包围着”。
生:对,还有“街道上一个人也没有,只有我打着哆嗦向人民医院走去”既然街上一个人也没有,怎么还有你呢?
…………
师:根据大家的意见,希望开文同学再把文章修改修改,写一写。
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当即他就琢磨,第二句的“敲”字是否改成“推”字呢?他犹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上了诗人韩愈,说明了原委,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写文章要字斟句酌,反复琢磨。
诗人尚且如此,初学作文的同学们更应认真了,教师也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如果说文章的结构是人的骨骼的话,语言就是外表——血肉和外衣。俗话说“人在衣服马在鞍”文章要靠好语言。没有好的语言,任何好思想、好材料、好结构都无法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