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

教案设计

从银川参加第八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回来,脑子里一直萦绕着和“阅读分析说再见”的想法,但教法稚嫩的我却不知怎样才能从传统教育模式的阴霾中走出去。执教完《最后一头战象》,我似乎找到了其中的一种答案。

放手

面对这么长的一篇文章,我无从下手。与其自己乱打乱撞,不知所措,倒不如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是我研读了两天教材后做出的决定。

或许我的勇气还不够,还不能完全的放手。首先我让孩子们读课文并找出文中的四字词语(成语)。因为这样的词语本课比较多,文本本身又比较吸引人。这个工作孩子做的很认真,效果也比较令人满意。他们找出了“威风凛凛”、“排山倒海”、“势不可当”、“优哉游哉”、“十分亢奋”、“焦躁不安”、“漫不经心”、“泪光闪闪”、“久别重逢”、“恍然大悟”、“斑斑血迹”、“英武豪迈”、“横遭不幸”、“暴毙荒野”、“泣不成声”、“糯米粑粑”、“日落西山”、“天色苍茫”、“清波荡漾”、“震耳欲聋”、“炯炯有神”、“激越悲壮”、“浴血搏杀”、“草木茂盛”、“长途跋涉”、“体力不济”、“东方涂白”、“并肩战斗”等28个词语。我将这28个词语依次板书到了黑板上。

然后,我让孩子们依次用上这些词语,用自己的话讲解这个故事,并且还要求和文本相吻合。这既是在考查他们复述故事的能力,也是在考察他们对课本掌握的程度,更是对他们临场发挥、随机应变能力的极大挑战。这么苛刻的要求,对于他们来说是何其的艰难!但看得出孩子们却没有丝毫的反感情绪,倒是积极的投入到了这个问题的准备当中了。在这节课还剩10分钟的时候,我开始找孩子复述这个故事。孩子们的小手鳞栉次比的举了起来,但也不乏举棋不定的同学。当回答问题的孩子看到我将黑板上的词语一个个划掉时,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奋和激动。有的孩子在叙述的过程中难免一时语塞,急得满脸通红,抓耳挠腮。而在下面的同学早已是急他人之所急,大有代之而后快之嫌。就在这时,若能急中生智,精彩自不必说,化险为夷的刺激马上迎来的就是一片热烈的掌声。虽然我知道,有些孩子在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会时不时用眼瞟一下自己先前已写好的文字稿件,即使这样我也不予点破,这说明孩子已具备了学习的积极能动性了,形成文字的本身就是对思维缜密能力的一种锻炼。再说了,老师让说的东西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整理出来也委实不易。所以整堂课,学生睿智的回答一直回荡在教室。

学生既然能够复述这故事,那么对文本的把握也就了然于胸了。然后让他们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文本写了一件什么事,似乎已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从复杂到简单的转变无疑又是一次思维升华的过程。

文本搞懂了,接下来的问题也就容易多了。我让学生提问题,让他们自己解答。即提出问题的同学,通过研读文本自己解答,当然他人也可以补充;自己解答不了的,可以将问题抛向全班,让其他同学回答完后,问题人再将问题答案予以总结,给出一个自己相对满意的答案。不求答案标准化,但求思维多元化,多样化。答题的环境一下子宽松了起来,孩子们的劲头儿更足了。

孩子们提出了很多我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并给予了完美的解答。当然,这个过程是渐进的。同学们先是围绕着课后题不敢放。偶尔有一同学提了自己的问题受到我的表扬后,孩子们的思路顿时洞开。为了说明当时的情况,我将孩子们提的问题以及给予的答案写在下面。

嘎羧离开寨子时为什么要披挂象鞍?

学生回答:很可能因为,一是那上边承载了过去辉煌的历史,记载了它的战绩(象鞍上留着弹洞,似乎还有斑斑血迹,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烟、战尘和血液的奇特气味……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二是作为戎马一生的战象,穿着戎装去见战友更显自己与战友们同在的决心。

为什么“村长在嘎羧的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

学生回答:村长以给人类出殡的仪式为一头活着的战象送葬,表现人们对这头战象的的喜爱、不舍与尊重。

为什么“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学生回答:大象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它储备了使它筋疲力尽方能死去的能量,一是不愿浪费,二是怕接受了村民们的热情款待而变的更加留恋,而不能很好的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和并肩战斗的战友们同眠的愿望);但它太不舍得这块儿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了,临终之前,又绕着寨子走三圈,那是多么的不舍与留恋哪!

它为什么走到一块鱼形礁石上亲了又亲?

学生回答:第一,它是一块伤心石,第二它是一块救命石。说它是伤心石是因为这儿曾经是嘎羧和战友们奋力杀敌的战场,是自己曾经洒下鲜血的地方;说它是救命石,是因为“这儿是水晶渡的上游,二十六年前,我们就是在这里把嘎羧抬上岸的。……幸亏有这块礁石挡住了它,不然的话,他早就被激流冲到下游淹死了”。(很显然,孩子门是读了原著的,我一问,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读过沈石溪的作品;过半的同学阅读了该篇文章的原作。这跟我平时对他们的要求不无关系,凡是涉及到本册书哪个作家的作品我都会在上学期期末给他们布置读书的任务。)其实,即使不读原著,在教材上也是能够找到相应的对应的。有一孩子回答道:“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我想起来了,二十六年前,我们就是在这里吧嘎羧抬上岸的。’”

为什么“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得发亮?”

学生回答:一是因为激动,二是因为在霞光的映照下水波的反射,三是可能回光返照。

“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为什们它的“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呢?

学生回答:文中既然说是它的一只眼睛睁得老大,那么就可以推测,它的另一只眼睛可能是闭着的。如果这样,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可能是因为它对这片土地及人民的留恋;另一只眼睛闭着是因为要和自己并肩战斗过的战友同眠于地下。

……

孩子们的推断合情合理,回答有理有据。如此思维碰撞的火花能出现在我的课堂上着实令我喜出望外,有点受宠若惊了。即使有些还孩子的回答并不令人十分满意,甚至有时还游离出了教参的范围。但这都是孩子们经过思考所得的产物,我都给予了相应的肯定。

整个过程老师似乎只是在评价哪个同学的解释更好,哪个同学的思路还欠考虑。不再武断的说谁对谁错,孰是孰非,而是站在老师的角度给予一个公允的评价。地位也不似原来的课堂主宰官一般,似乎只是在扮演者班级首席的这一角色而矣。

而这一角色的转变,让我看到了孩子们身上所具有的巨大潜能。在此呼吁:老师们,请您放手。也许孩子们会给您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查看更多
【放手】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90793/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