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紫藤萝瀑布》新课标教案3

教案设计

第四课:紫藤萝瀑布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紫藤萝瀑布》新课标教案3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典范的写景抒情散文,无论是整体上的谋篇布局还是局部的景物描写都可以作为引导中学生学习写作此类文章的范例,因此本课应在阅读教学,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加强写作技巧的教学指导以引导学生了解写景抒情散文的一般写作思路。

教学目标:

①把握文章脉络,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主旨,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

②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③ 感悟生命的永恒,自我反思,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

教学重点

①写景抒情的特点及其主旨的显现。

②生动而细致的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

①学会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②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阅读课文并找出自己难以理解或有所感触的地方;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整体感知:

(一)要求学生仔细观看紫藤萝(多媒体投影)并说说它的特点

(二)自主探究:

学生思考并说说同学们对紫藤萝的观察、描绘与课文有何不同?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但要限定时间,对重复的发言要及时总结,并将学生的发言逐步引导到以下问题上来从而过度到教学的第二环节)

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三)教师小结:

这篇散文写的是作者重见紫藤萝盛开,而引发对生命的感慨。

研读赏析

(这个环节要紧扣上个环节学生的发言并将发言逐步引导到文本上来)

(一)教师导学:

通过以上大家的发言,我们可见本文不仅仅细致生动地刻画了紫藤萝的形象,展现了它蓬勃的生命力,还由花写到了人,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揭示了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思考,大家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大屏幕投影)

b.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情?

c、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么样的感悟? 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悟?

(二)合作探究

(本阶段教师给学生留下几分钟的时间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并从中找出问题的答案或能提示答案的语句,学生之间可以讨论,然后以抢答的形式发言,学生也可以对同学的发言置疑甚至互相辩论,教师要做好引导,使发言不致离题)

(三)教师小结:

(教师可以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及时对问题加以总结,无须单列)

1、作者的情感变化:焦虑、悲痛————(精神的)宁静、(生的)喜悦

(要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相关词、句,并进一步引导其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为什么焦虑、悲痛?(引导学生从文中找线索),

可能是她的兄弟死了(何以见得)——“生死迷、手足情”,“手足”比喻兄弟;——(死了?有何依据)——文中有“生死迷”——有无不同意见,有什么依据——(注意作者的情感:“焦虑”是着急忧虑的意思。“死了”还有什么可“焦虑”的?)——作者的弟弟得了重病。——(重到什么程度?)——治不好(何以见得)——悲痛。能治好就不用悲痛。但是还活着,什么时候会死去象谜一样,看着亲人慢慢走向死亡,却又无可奈何,所以很焦虑。——(插入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有一位小她三岁的弟弟,是一位我国很重要的航天专家,此时得了癌症,生命垂危——死于1982年10月,这篇文章写于当年5月——弟弟病危,人们常常会悲痛欲绝,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感情是否如此,有何依据,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不,只用了六个字一带而过,毫不矫情;很坚强——(其实这也是宗璞作为一位作家的写作风格。)

2、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对生命感悟的语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怎样来理解?)——(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小结:也就是说,遭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让悲痛长压心头,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事业中去。)

3、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悟?

受到了紫藤萝花的启发——(什么启发?)——“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花有什么不幸?人又有什么不幸?”)——十多年前,“爱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话怎么理解?——(十多年前是什么时候?82年之前的十年是72年,72 年前后的十年间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代——文化大革命)——(对文化大革命你了解多少?)——(插入时代背景:作者一家在文革期间深受迫害,“文革”结束后,作者才受到了公正的待遇,在哪个特殊的年代,人们受“极左”思想的影响,不仅作家一家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连花也如此,人们狭隘地认为赏花是资产阶级情调,不是劳动人民的爱好,因此认为爱花是“生活腐化”。其实,花和作者的遭遇也正是那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教师小结:作者因为家庭遭遇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偶然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上宁静和生的喜悦,再联系花儿自衰到盛的经历,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课堂小结

1、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概括文章有几部分组成?分别写了什么?从表达手段看主要是什么?

(文章由三部分构成:看花(1—6)——繁花似锦——描写 ;忆花(7一9)——思绪万千——描写、记叙——生命永恒;思花(10、11)——振奋精神——议论、抒情)

2、学生思考本文对写作有什么启示?(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种写法要注意什么问题?

( 本文在写法上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写法。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待水到渠成,再加以精要的抒情和议论。情从景出,议从景来,才是好文章。)

布置作业

19世纪,有一位英国将军在战场上打了败仗,落荒而逃,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他又痛苦,又懊丧。茫然中,他忽然发现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蛛丝一次一次被风吹断,蜘蛛一次一次地拉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将军深受激励,后来重整旗鼓,终于在滑铁卢战役中打败了拿破仑。这位将军就是赫赫有名的威灵顿。

其实生活中一些平时看来微不足道的事物有时却能给我们以启发,或帮我们度过人生的急流险滩,或让我们的生活焕发出新的光彩,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请借鉴我们刚刚学过的这篇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自己的经历和对自己的启发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整体感悟: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这是一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散文,此类文章写作成功的基础是先

把景物写好,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本文是如何写景的。

学生默读课文,然后发言谈谈自己认为本文写景哪里写得好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言加以引导总结,可以将问题总结到以下几点上来:

1、第一段的作用

2、景物描写的顺序

3、景物描写的角度

4、所使用的修辞手段

研读赏析:

此阶段要紧承上阶段的讨论总结,以解决上面列出的问题,本阶段主要在于围绕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反复阅读、体会文章在写景上的独到之处

1.文章的第一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从侧面烘托出紫藤花引人止步,眩人眼目的美丽,也引出下文,照应结尾。

2、描写的角度

花形(像一条瀑布;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花色(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泛着点点银光;颜色边上浅下深)

花态(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在笑,嚷嚷;)

描写的顺序:

3、花瀑②——花穗(花串)③⑤——花朵⑤;整体——局部。

从描绘的形象看:作者先从所见的整体着笔,“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将花瀑拟人化,使静态变为动态,赞美花繁花盛,如盛装少女欢歌笑语,生趣盎然。再按照视线所及,从局部着笔,细写每一朵花,像“帆”、如:“舱”,“船舱鼓鼓的”“像忍俊不禁的笑容”。进而提出花中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的问题,这便写出花不仅生机勃勃.而且还具有神话般的美丽。

从描绘的颜色看:仍是先写整体,“一片辉煌的淡紫色”,“紫色的大条幅”.再写局部“泛着点点银光”“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上深下浅,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作者着力描写紫色是因为紫色是深沉的,象征着生命的永恒。

4、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查看更多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紫藤萝瀑布》新课标教案3】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90620/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