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不能失信》这课 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点军小学 赵建国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因为有了前面三篇精读课文的学习,我想学生理解这篇课文应该不成问题,于是我根据导语要求设计了几个问题,自我感觉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简洁而流畅。
上课一开始,我按原计划要求学生自读导语部分,明确这一课的学习要求,于是我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不一会儿就有同学举起了手,我暗喜,马上请出举手的闵奇,他一站起来就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我一听,他是在复述课文了,于是我赶紧示意让他坐下,另请他人。这时范志威的手举得老高,我心想他今天反应倒是挺快的嘛,就请他吧。范志威张口便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到伯伯家去玩,他家有漂亮的鸽子,伯伯还送给她一只……”我一听,怎么跟刚才闵奇的发言一样,说了半天,也不能抓住课文重点呢?
课上完了,可我的心情却怎么也轻松不起来了:本以为学生课前早已预习了课文,课堂上也自读了课文,讲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应该不在话下,就算不能讲得简明扼要,但大概内容应该八九不离十吧,谁知却出来个“风马牛不相及”,真是让我汗颜!细想之,我觉得存在的问题有两点:
一、学生不能择要点而讲
有些同学读了课文,心中其实很明白讲了一件什么事,但让他起来讲述时就不能择要点而讲,所以导致了像闵奇、范志威那样的一站起来就照着课文复述,他们想简要些,但简要不起来,觉得课文上的话都重要,不能自己概括地讲。我想我班大部分学生处于这种状态。
二、学生的确不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在班中并不排除有这样的学生,有的在走马观花的读课文,有的读了课文后,只拣自己感兴趣的说,根本不分重点不重点。
今天的课堂让我更深地了解到备课有时真的只是老师的“一厢情愿”,还有很多学生的学情是我没有考虑到的,只有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学习课文,来备课,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看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任重而道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