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气象学家竺可桢》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记叙了我国气象学家竺可桢几十年如一日,精心观测天气和大自然变化,并认真做记录,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为我国的气象科学、农业生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祖国蠃得了荣誉。文章脉落清晰,语言平实,没有太多深奥难懂的字词,因此,对内容的了解上无须花太大力气,但是,竺可桢,很多学生不认识,如何让学生感受竺可桢对科学执着的精神,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针对《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以及课文自身的训练重点,我拟定了以下目标:认知目标: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理解“掌握”等词语的意思;技能目标:能根据提供的情节复述课文一、二段;情感目标:学习1到4节,感觉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学研究上的精神。整节课,让学生经历“读,思,悟,通”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儿童往往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而图画和音乐则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课一开始,我便出示竺可桢像,配以低沉的音乐这样导入:1974年的一个清晨,一位老人,一位满头银丝的老人与世长辞了。在去世之前,他躺在病床上,虚弱地支撑着身子坐起来,拧开收音机的旋钮,收听天气预报。他戴上了老花镜,哆哆嗦嗦地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行小字:气温最高零下1度,最低零下7度,东风一至二级,晴转多云。这是老人留下的最后一篇气象记录。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让我们一起来呼唤他的名字吧。生齐读课题——气象学家竺可桢。
形象的画面,低沉的音乐,加上老师那极富煽动性的语言,仿佛把学生带到了竺可桢的病床前,未成曲调先有情,为课文下面的教学铺垫了情感基础。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平实的语言中体会竺可桢对科学执着的精神呢?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谈谈你读了整篇文章后脑中出现了哪些词语?在学生用简要的词语概括了对竺可桢的感受后,我便让学生回忆一下,阅读写人文章的方法。一篇文章作为一个个体,在阅读教学中具有其特殊性,但我们在强调其特殊性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共性——即相同主题、题材、体裁的文章的相似的解读方法。读懂一篇文章重要,但学会阅读一篇文章更重要。
在学生归纳出写人文章以找事件——抓言行——悟品质的方法学习后,我便让学生自己去找一找,你认为文章当中的重点句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培养他们鉴赏、体味字词的能力。这里我不会以自己认为的重点强加给学生,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让学生在找出重点句后说一说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句子。在学生自选的重点句理解后,我便找切入点,其实也就是将学生找的重点聚拢为一点:竺可桢把全部的心血都用在研究工作上。
语文教学,就是要对词和句不断地品味,阅读教学,不只看到华美的字词,事实上,作者也往往将他们的感情融入到浅显易懂的,看似平淡的字词中。让学生通过读一到四小节再找一找,从哪些地方看出竺可桢把全部的心血都用在了气象科学的研究上。其实这就是抓言行。“最后一篇气象记录,总是带着,每天清晨,常年如此,从不间断,只有病了······”当然,如果学生个人的力量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理解不了竺可桢的执着时,怎么办?合作。有交流就有教益。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丰富了学生探究所得。
前面教学以学生为主,那么,老师的作用在哪里体现呢?对话!老师是阅读对话中的一员。对话的主题往往是由老师最先发起的,对话的过程往往是由老师主导的,对话的方向是由老师调控的。因此,本课教学我可以提领以下几个问题:竺可桢去世前一天还在做什么?他心中想的是什么?从竺可桢的日记中,你可以想象他去了哪些地方?38年,四十多本日记和笔记,共有千万字!从这些数字你体会到了什么?算一算,他每天写了多少个字?大自然的哨兵,有什么职责?把竺可桢,把一个满头银发的老人比作哨兵,你从中又感受到了什么?竺可桢去世时的追悼会上,有许多人念了深情的悼词,如果你在场,你能用课文1、2小节的语句为内容,说一说悼词吗?
这些问题,把学生直接带进了文章的重点,尤其是以复述的形式说悼词。
当然,阅读教学,重在读。通过读,学生与文本面对面地接触,通过读,课文规范化的语言模块整体地储藏到头脑中。但是读,怎么读?这里老师的情感对儿童来说是导体,是火种!那抑扬顿挫的,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总能把学生带进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氛围中。因此,我努力这样引:
这最后一天,最后一篇,最后一次,凝聚着老人对科学多大的执着啊,读!每天清晨,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雪,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他始终——接着读!
看!巡逻的哨兵,正向我们走来!读!
38年,38年哪,四十多本,近千万字,我们怎能不把它读好呀!
······
通过以上的引领,学生对文本的情感能不被激起吗?
当然,老师课堂预设和学生的生成并不一定成正比的,可能还有差距。这里,老师只有在真实的课堂之中进行调控、处理了!整节课,我以图导入,以自悟解疑,以导促思,以读贯穿,力图使课堂成为学生自我实现的场所,成为老师点烯学生智慧火花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