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四步表演法

教学分析

一、“四步表演法”的含义及提出

阅读教学的四步表演法

阅读教学的“四步表演法”,即“设疑—编辑—表演—考评”教学法。它以现代教育思想,特别是素质教育、成功教育理论为指导,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思想,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自能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给学生创造一种崭新的、全体参与的阅读训练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愈来愈受人们重视了。但是,旧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训练,大多围绕着考试内容和教学参考书的解释进行,除了教师讲解、提问,就是个别学生的回答、全体学生的“附和”,记忆,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双向互动,这种教学模式压抑学生性格,课堂气氛沉闷,效率低下,学生也渐渐感到厌倦,他们的阅读能力并未真正得到提高。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己阅读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按自己的意愿进行阅读,提高课堂效率,是当前素质教育和阅读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四步表演法”的形式及作用

“四步表演法”主要有“评书”、“广播剧”、“电视剧”三种形式。这些方法可以起到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动口,激发全体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想像的作用。

表演法的作用是让学生在表演活动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把相对静止的课堂变活,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把对表演的兴趣转化为学习语文、地行阅读训练的极大兴趣。

三、“四步表演法”的操作步骤

(一)设疑阶段

这一阶段从课前学生独立预习开始,到课堂上集体提出学习问题结束。

教学中,刺激学生的最好材料是学生在发现、探索等活动中所产生的内在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恰恰又来自于“疑问”。对于一般课堂而言,在学生读文章之前,大都会由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这生带着这几个问题去读书。而表演法不这样做。在表演法的课堂上,教师在学生课前已经预习的基础上,只须问一个问题:“读了文章以后,你想和大家一起解决哪些还不明确的问题?”让学生提问题,并总结出来,如果教师觉得问题不全面,就加以补充,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

让学生提问的好处在于激励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解决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代表着学生层面的认识水平和认知需求,贴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在指导阅读教学方面,比全部问题由教师人办好得多。

例如,教授第七册《鱼游到了纸上》时,有名学生提的问题就很好——“第二段中写道‘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读了文章以后知道,那位青年是聋哑青年,可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说他是聋哑青年?”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从写作技巧“悬念”上去考虑、分析,有难度。但是,却刺激了学生都参加进来进行讨论。同时,多数同学也积极发表自己的疑问,以求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课堂由静变动,效率大大提高。

(二)编辑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学生带着问题去浏览课文,体会作者意图,理解文章含义,自行解答问题。而后,小组内讨论,对问题的解答作简单的讨论,对问题的解答作简单的讨论,尽量提高认识和统一程度。并且根据小组意见,抓住文单日可操作性强的部分,或是某一点或是整篇文章,重点分析,形成简单的“脚本”,准备表演。

表演形式,由学生根据理解从“评书”、“广播剧”、“电视剧”这三种表式中选取一种自己认为较合适的表演形式。一般讲来,大多数文章都可以用“评书”演播的形式反映出来;而人物对话较多的文章可以用“广播剧”的形式表现;情节较明显,对话又多的最好用“电视剧”形式。不管怎样,这一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至于表演形式,倒未必都相同,因为每个人的理解和认识都不同,应该坚持的原则是求同更要存异,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表演阶段

学生根据小组内讨论编辑的“脚本”组织表演,同时,其他同学边看表演边看书,继续理解还没弄明白的问题。

在“演员”的指派上,应该倾向于较适合本表演方法的学生。相比之下,对文章理解得较深刻,中心抓得准,讲话抑扬顿挫、一气呵成的同学,“评书”就由他演播了;普通话水平高,善于有感情地朗读的同学,“广播剧”就由他们表演吧;当然,善于捕捉、模仿人物形象,用神态、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的同学就去拍“电视剧”。以便于利用这部分学生的优势影响、促进其他同学,在看表演的时候,可以看出别人是如何加深了这种理解;其他同学,在看表演的时候,可以看出别人是如何理解文章的,与自己的理解进行比较,而且,可以从中学习别人的表演能力和一些基本的语言能力。

如,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三种表演方法都用上了,效果都不错,学生能从每种表演中得到启发,通过模仿,语言能力还得到了提高。学生从“评书”中了解了草船借箭的大体经过,从“广播剧”中体会到了周瑜是如何一步步紧逼诸葛亮,让他答应三天造十万支箭的。“电视剧”则借生动地再现草船借箭这一历史事件,让其他人认清了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等人的心胸肚量和性格特点。这样,到最后带领学生评议时,大多数问题都已解决。

(四)考评总结阶段

“演员”表演结束后,未参加表演的同学要做“导演”,为“演员”评戏、说戏——指出表演中的缺点和修改意见,并评议,谁的表演能最全面地反映文章内容和中心。然后,解决表演前提出的问题。这时,绝大多数的矛盾、问题,学生都在“表演阶段”中,随着表演慢慢地想通了,悟透了,即使有个虽问题学生解决不了,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会知晓,已无须教师多费口舌了。但是,由于学生社会知识少,现有知识范围较狭窄等原因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了。例如,以学生的经验和认知能力认识不了的问题,应该直接点开,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避免学习过程落于简单的提问式或启发式的俗套。表现在“诸葛亮安排借箭的各部分,为什么应该这样安排?”这个问题仅仅靠学生自己去理解,想完全分析全、理解透,困难相当大。这时,就可以直接出示答案,让学生验证、分析,等学生验证完以后,他们自然就认识到答案的正确性了。

四、“四步表演法”的意义

经过一学期运用这种学习法的练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可以大大提高。再观察用这种方法上的课,学生积极主动,热情高涨,气氛活跃,课堂的效果比用传统方法学习的效果好得多。就是第十册的《草船借箭》一课,接触这种方法时间较长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的说:“为什么周瑜开始很嫉妒诸葛亮,后来又很佩服他?他是真心的吗?”还有的问:“诸葛亮借箭的经过和成功的条件分别是什么?”我们应该高兴,这些问题的提出反映出学生已具有较高的质疑能力。一旦学生有了这种能力,就说明学生已经具有了发现问题的能力,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好了准备,敢必定会解决好问题。这种能力,学生一生都用的着。这样的一节课下来,绝大多数学生能复述出文章大意,会用词语造句,能讲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师、学生都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并且。按照这种主法教学,学生在阅读文章,准备表演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先从中选择几个问题带着去读,不急于立刻解决,主要精力放在粗读文章、找中心、抓主要内容、领会主要思想、了解人物形象上,而后,再在观看表演中仔细对照文章体会解决问题。这样,大致可以粗读、细读文章各一遍,再加上看其他同学的表演,参考别人的理解方式,大大增加了学生直接和“间接”阅读文章的时间,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小学阶段的学生,记忆力较强,理解力较弱,在刚刚接触这种方法时,往往会在表演中犯“背诵”的错误,有些词句,文章读完了还不知其意。在这种情况下,用“四步表演法”予以积极指导,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人物到环境,从各个不同角度去理解文章,不刻意地牵着学生去做所谓的加深理解、深入领会,而是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文章整体的、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领会词句含义,把握人物感情,体会文章中心,以准确理解文章。长期坚持用“设”、“编”、“演”、“评”的“四步表演法”指导学生阅读文章,让学生在表演和在观看表演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学生自己就会形成一定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经过这种语言和能力的实践、积累,就能够更加独立、更加全面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素质教育和阅读教学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查看更多
【阅读教学的四步表演法】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87007/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