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王好战,请以战喻》教案两篇

教案设计

《王好战,请以战喻》教案之一 

精选《王好战,请以战喻》教案两篇

 教学目的: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挠镅浴?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自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四、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五、课文悟读:

孟子爽快、耿直,掺和着火辣辣的呛味,语出惊人。对人语王“不似人君”“不见所畏”,对王言“今大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言下之意是梁襄王也在“嗜杀人者”之列。其语言犀利尖锐均毫无讳饰遮掩之态,孟子对梁襄王的藐视也可见一斑。读之,顿生快感,倍觉清爽。

孟子在转述他与梁襄王的对话时,三言两语就呈现出对话双方的内心世界,简笔勾勒,其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便活了起来。梁襄王仅三句问话就已将其性格凸现于读者眼前了;其惶惑之态,在“卒然问”中流露出来,他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还伴有些许糊涂和怯懦。三句问话还步步暗合了孟子严密的逻辑思路,即:施仁政一天下归附统一一社会安定。

两相对照中,更见孟子之儒雅风范以及挥洒自如的大气。对答中的双重否定句“天下莫不与也”与强烈的反问句“其如是,孰能御之”“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等,其言辞中充溢着不容置疑、居高临下的气势。这正是孟子文章“气充辞沛”的一种诠释。

孟子艺术化地宣扬了“仁政”的政治主张,既生动形象,又情理深至,令人信服。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习以为常的事理来说明“仁政”(即“王道”)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增添了其说理的魅力。

六、亮点探究:

1.文中运用了比喻说理,其本体与喻体是如何相联的?

探究学习:文中将人民盼望不嗜杀人的君主来解救这一本体比作七八月间的枯苗需雨。民如枯苗,君泽如雨,一旦仁君出现,百姓如同枯苗遇“沛然下雨”,便“浡然兴之”不可阻止;君施仁爱,民心如水,民之归附,则如“水之就下”不可抵抗。本体和喻体一一对应,运用自然界习以为常的现象,生动地阐述了统一天下的道理,二者紧密相联。

2.从梁襄王的三句问话中可看出其形象如何?

探究学习:梁襄王的三句问话:“天下恶乎定?”“孰能一之?”“孰能与之?”语调上扬,语气轻而短促,从中可体味出梁襄王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精神状态是低下的,“卒然”问话中流露出惶惑,表现出涉世不深的窘态。

3.孟子见梁襄王后,出来对他人说:“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反映了孟子怎样的个性?他对梁襄王的态度是怎样的?

探究学习:在孟子犀利、泼辣、不留情面的言辞中,流露着鲜明的爱憎感情,孟子的率真、耿直的性格鲜活地表现了出来。他对这个国君印象不佳,轻慢而藐视。

4.孟子主张的“仁政”思想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探究学习:孟子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回答梁襄王“孰能一之?”的问话,“嗜杀人者”显然是凶残、暴戾的典型;“不嗜杀人者”乃善良、仁爱者的特征,这种人才能统一天下。这是孟子对执政者的谏言。孟子在回答梁襄王“孰能与之”时,力透纸背地分析社会现状“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进一步指出暴政无处不在的现实,又以“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一句,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施“仁政”的君主出现后,百姓拥戴的场面,且“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不可阻挡。孟子在文中是以“不嗜杀人者”的话题来抒发所主张的“仁政”思想的。

5.文中出现的“之”字有哪几种用法?

探究学习:文中出现的“之”有14处,可归为4种用法:①代词,如:“望之不似人君”,“孰能一之”;②结构助词,如:“今夫天下之人牧”;③补足音节助词,如:“则苗浡然兴之矣”;④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如:“由水之就下”。

七、知识巩固:

四 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 语: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 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 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 如: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 引:伸长

五 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 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 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 整个,全

②一

A谁能一之 统一

B用心一也 专一

C一鼓作气 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经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 往

B金就砺则利 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登上

综合本课所有通假字)

①卒然问曰 卒同“猝”,突然。

②则苗浡然兴之矣 浡同“勃”,生机盎然。

③由水之就下 由同“犹”,就像。

《王好战,请以战喻》教案之二 重点、难点

1.主要是讲授第1则、第2则选文。

2.引导学生领会孟子以寓言说理的妙处。

3.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孟子宣扬的“王道”学说的基本内涵。

4.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河内凶 弃甲曳兵而走 直不百步耳 数罟不入洿池 餍酒肉而后反 蚤起

教学设计:

学生结合注释自读翻译全文,完成以下思考题:

一、鉴赏第1则选文

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孟子宣扬的“王道”学说的基本内涵

思考:孟子所宣扬的“王道”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在他眼里,实行“王道”很容易,而效果很美好,可为什么他的这一主张不被当时的国君们接纳?

提示:由本节第1则选文,可以看出孟子王道思想的一些核心内容。开始是要采取措施,保证百姓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使之“养生丧死无憾”。接下来是要采取措施,使百姓发展蚕桑生产(前提是给成年男子以五亩宅地),发展家庭养殖,发展农业(前提是给成年男子以百亩之田)。再接着就是发展学校教育,促使百姓完善德行。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孟子处于战国时代,诸侯国互相攻伐兼并,意图争霸争利,统治者每每认为他的王道学说不切实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史记》道破了孟子王道学说不被当时诸侯接纳的基本原因。

二、鉴赏第2则选文

提示:把握两个要点:一是用具体生动的人物和故事来传达抽象道理的好处,二是故事本身引人入胜的一些要素,比如人物、情节、细节等。

1、 “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这也是齐人妻子所见的。连用三个动词“之”字,交代了齐人一系列作为:走到外城东边的坟墓之间,走向在坟前祭祀的人,乞讨祭祀剩下的酒肉,不够吃的,又走向其他在坟前祭祀的人。接连三个“之”字,虽然重复可是读起来不觉得重复,写出了齐人深重的欲望,尽现齐人乞食、乞怜之态。其中“顾”字写齐人回头环视,寻找新的目标,也非常之妙,凸显了齐人欲望没得到满足时的情态。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这是齐人妻子所想的,意思是说:这大概就是他吃饱喝足的办法啊。齐人妻子的这一“内心独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情感内容,有惊悚,有失望,有气愤,有伤痛,恐怕还有不屑……

2、“今若此”三个字,囊括齐人妻子失望之极伤痛之极气愤之极的复杂心情,给人的感觉是万分沉重。

3、未之知”就是未知之,即不曾知道妻妾已经知道自己的餍足之道,不曾知道妻妾已经失望痛心之极,不曾知道妻妾在家里讥笑怒骂自己。“施施”是喜悦自得的样子,写齐人的情态。“骄其妻妾”指齐人在自己的妻妾面前摆出不可一世的样子,也是写齐人的情态。这肯定是故伎重演,以前他不知这样表演过多少次了。可是这一次妻妾已经知道了隐情,再来看这表演,不知心头是何种滋味?不知跟以前有什么不同?

3.评“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客详主略,行文妙法。(《四书评》)

4、此传记体也,本为“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而发,然正说则无含畜,故就齐人描写,而正位只一语一点,无限烟波。

5、“餍酒肉而后反”、“则尽富贵也”,将小人情状张大口气形容得出。“而未尝有显者来”,更将女子聪明语气画出。“遍国中无与立言者”,是国中人鄙薄情状。“此其为餍足之道也”,是恍然大悟语气。“今若此”,是含畜愤恨语气。“施施从外来”,是昏浊情状。无不描写如生。(清·方宗诚《论文章本原》)

三、领会孟子以寓言、比喻说理的妙处

1、什么是寓言呢?

跟《论语》相比,《孟子》文章的闪光点之一,是用寓言来说理。那么什么是寓言呢?一般认为,寓言是带有劝喻或讽刺性质的故事,往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者训诫;寓言通常都含有比喻的性质,就是说,寓言的寓意和用来寄托寓意的故事之间通常具有类比的关系。但是事实上,先秦有不少寓言作品,从整体上说并不具有这种比喻的性质。

两则选段分别采用什么寓言讲什么道理?

第一则:孟子讲的逃兵的故事就是一则寓言,后来被提炼成“五十步笑百步”的成语,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讥笑别人。拿这则寓言来揭示梁惠王的政治跟邻国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实在是妙极了。

第二则:孟子说了一大篇齐人的故事,原来是指责社会上那些不择手段谋求富贵显达的人,说他们无耻之极,连自己的妻妾都感到无地自容。显然,假如他直接说明这一点,而不把它寓托到齐人的故事中,文章就索然无味了。这显示了寓言这种表达方式的妙用。

3、孟子以寓言说理有什么妙处?

寓言通常都含有比喻的性质。用具有某些类似特点的事物来说明想要说的别一事物,就叫比喻,也就是打比方。比喻常常是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来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事物来比抽象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来比深奥的道理。“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可以说是古人对比喻功能的一种认识。

《孟子》选文中的比喻大多简短而深刻。如孟子说,齐宣王不施行仁政,不是“不能”,而是“不为”。齐宣王问二者又什么区别,孟子取喻说明: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要你把泰山夹在胳臂底下跳下北海,你说“我不能”,这是真得不能;要你给上了年纪的人折一根树枝,你说“我不能”,其实这只是不为,而不是不能。这一解释既浅显地说明了道理,又妙趣横生。在与齐宣王谈君臣之道时,他认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在与戴盈之的对话中,孟子认为戴盈子关于税率下调和免去关卡要一步一步进行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这就像一个偷鸡人说他一时不能杜绝偷鸡的习惯,而请求每天少偷一只从而最后不偷一样是荒唐的。

除了采用简短的比喻,孟子还善于运用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作喻,形象说理。《梁惠王上》中,孟子用了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寓言故事,想说明梁惠王对本国采取的移民移粟的措施,跟邻国的君王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没有实行仁政,这就如同战场上逃跑五十步的嘲笑逃跑一百步的一样,他们本质上都是逃跑。梁惠王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不要疑惑“寡人之民不加多”了,还比如《齐人有一妻一妾》,现在留下了“齐人之福”的成语。孟子要说的道理跟故事内容有很大相似性,让人容易接受。另外如“揠苗助长”的寓言(《公孙丑上》),孟子想说明不要预期所达到的效果,不要刻意促使浩然之气成长,否则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如同拔苗助长,反害苗干枯,这跟孔子的观点“欲速则不达”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更能为人接受,这就是形象说理的佳效。有很多的成语和典故是从孟子的比喻之中流传下来的。

孟子采用寓言和比喻说理,使自己的思想得到了戏剧化的显示:或者更有力地凸现了事件的本质,比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来显示魏国政治和邻国政治的差别;或者使可鄙的更见其可鄙,比如用齐人乞讨于坟墓之间来显示追逐富贵利达者之蝇营狗苟;或者使荒谬者更见其荒谬,比如用偷鸡者知道了自己的行为不合道义却不能停止,来显示宋国君臣知道赋税苛重不合乎道义,却要等到来年才改变措施;或者使可向往的更见其可向往,比如用枯苗得到充沛的雨水而浡然复兴,来说明人君不嗜杀,百姓就争相归附等。寓言使他的文章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查看更多
【精选《王好战,请以战喻》教案两篇】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86897/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