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语文(一)
曾经,梦想着自己仗剑天涯,笑傲江湖,做一个独立云山、长风满袖的少年游侠。但成长是把刀,一把无情的刀,生生地割断了梦幻的翅膀。于是,脚落尘埃,做了一个教师,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毕竟毫末之光,难成烛天火炬。
但梦想总在心底暗流涌动,于是常常不自觉地把语文教学与武功心法联系比较,发现竟有很多相似之处:
一、两者都追求道法自然、有意无艺。武功的高境界是闭目盘坐只需轻拂衣袖足以克敌。但放眼中华武林,除了金庸、古龙笔下,至臻者几人?而语文教学的高境界是无课本之约束,无课堂之局限,无课业之压迫,舒卷有余、收放自如。但放眼语文教坛,入化者几人?
最近《小学语文教师》上一连刊登“简简单单教语文”,老师们终于长舒口气:哦,语文原来是这么简单啊!语文真的是这么简单吗?果真如此,那语文教师何来专业可谈?以小学语文教学泰斗于永正教师为例,他的课堂简单朴实,胜似闲庭散步,如若信手拈来。你可知道,他的课堂是融和了几十年的教学积淀,倾注了终生的时间用于备课,他能清晰地洞察出学生对文本的困顿处,能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对问题的迷惑处。做好每一个学生的知音,岂是“简单”两个字能解决的?我对“简简单单教语文”的理解是:课堂呈现尽量简单些,不可“乱花渐欲迷人眼”,但进入课堂前的准备尽量复杂些,做到“胸罗万象稳如山”。
二、两者都喜立门派,自创一家。武林门派众多,什么少林、武当、昆仑、华山……皆武功心法秘不外传。而语文教学也是派系林立,什么情感语文、诗意语文、心根语文……皆旗帜高扬个性斐然。但不管武功还是教学,最后能排除门户之见,集合百家之长者,方可成为开疆拓土、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北大孔庆东曾说,学语文有三招:一每天让学生写100字,不管写什么,坚持1000天;二玩语文,不管对句、谜语、说故事、接成语等,玩到山穷水尽为止;三读诗文,如出己口。但除了天生慧根的读书种子能抱元守一、存神固气,几十年坚守如一日,芸芸众生,几人能做到?因此不管哪个门派能让学生一以贯之地喜欢语文,以至终身,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武林至尊。
一个武林高手需要具备深厚的内功修为,娴熟的搏击技巧,更需要具备高尚的武德;同理,一个好的语文教育者,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娴熟的教学技法,更需要有一颗博爱的赤诚之心。如果目中无“学生”,只沉浸教学技法,只追求课堂影响,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懂得“简单”的真谛。
八卦语文(二)
明清时期曾有一位说书艺人,擅长说武侠故事,仅凭一柄纸扇一方帕、一块醒木一张嘴,不管是刀枪剑棍,还是拳脚功夫,无不说得干净利索、淋漓酣畅,什么“黑虎掏心”、“白鹤亮翅”,一招一式,皆有模有样,入筋入骨。大家认定说书人是个武林高手,有好武者屡次上门拜师,都被婉言谢绝。一日,艺人正在台上挥拳踢腿,说得意气奋发之时,忽一人从台下跃起,一掌击向艺人,艺人竟毫无躲闪之力,应声倒地,口吐鲜血。这时,大家方始相信他果真不会武功。
说完武功说语文,自从新课标出台,于是大小课例皆冠以新课程理念,什么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科综合、顺学而教、以人为本……仿佛一夜之间新课标得以全面施行,落入实处了。果真如此,那学生幸甚,语文幸甚!但审视课堂过程,窃以为很大一部分是说书人的嘴上武功——糊(唬)人的。
如“以人为本”,课前老师与学生从未曾谋面,不知个体学生的具体特点,真不知这个“以人为本”是以“谁人”为本?很佩服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他的《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皆记载着他实验班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细心到每个儿童的心灵深处,如培养班上的瓦赫坦、邦多对阅读的喜爱,方法各不相同:瓦赫坦是不喜欢阅读,所以阿莫纳什维利努力让他在大众前表演读,让他享受到读书的成就感;而邦多是读书有困难,阿莫纳什维利总是细心地教他读短诗、儿童读物的片断、有趣的动物故事等,减轻阅读的困难,激发阅读的渴望。我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又如“顺学而教”,同一课文,上遍大江南北,课堂实录如同复制。试问,每个区域的学生,每个学校的学生,每个班级的学生基础难道是一样的吗?如不一样,那该作何解释呢?只能说“顺学而教”的骨子里还是“顺教而学”!前段时间江北教育转载的闫学与王晓春之争问题我认为就在此处,如果学生底子厚,情感丰富,想象力强,王晓春的教学设计何尝不可?如果学生底子薄,对语言的情景再现力不强,那闫学的教学则适得其法。离开具体的学生谈教学,难免给人“赵括”、“马谡”之嫌!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科综合”等,他人的批评意见够多了,咱就不一一凑热闹了。
说书人为何承受不起他人一掌,那是因为他的武功招术是臆想的,教条的,不是在实战中建立的;而我们课堂中很多冠冕堂皇的所谓理念为什么经不起推敲,那是因为我们脑海中只有我们所期望的理想学生,忽略了眼前一个个具体鲜活的学生。
有时候,现实与理想就那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