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教学分析

一.读文质疑,明确研究重点。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螳螂捕蝉》。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大臣们和少年都进行了劝阻。面对大臣们的劝阻,吴王的态度是什么?

生:读课文第一小节吴王说的话。

师:大臣们的劝阻失败了!面对少年的劝阻,吴王的态度又是什么?

生:读最后一小节。

师:少年的劝阻却成功了!由此,我们会想到什么问题呢?

生1:为什么大臣们劝说失败,而少年却能劝说成功?

生2:少年是怎么劝吴王的?

生3:少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4:吴王恍然大悟,他悟出了什么?

师:看来,大家对课文中的少年很感兴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来研究少年,研究他为什么能劝说成功。

二.创设情境,自主研读体验。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先读读大臣们是怎么劝阻吴王的,再读读少年又是怎么劝说的,比较起来思考,你认为少年为什么能劝说成功,最终让吴王想明白了不能攻打楚国这个道理。

生1:大臣们是告诉吴王如果攻打楚国,取胜的希望虽然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而少年是通过给吴王讲《螳螂捕蝉》的故事来劝说吴王的。

生2:大臣们是直接给吴王讲道理,而少年却是说了《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来启发吴王,点拨吴王自己去悟出道理的。

师:由此看来,同样是“劝”,大臣们的劝是——

生1:直接劝。

生2:直柬。

师:“直柬”,这个词用的好。直截了当,毫不拐弯地劝柬。

生3:那少年的“劝”就是巧劝,妙柬。

师:劝的方式不同,取得的效果就不同。那再想一想,少年为什么不讲别的故事,单选《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来“劝”呢?这里是否还有“巧妙”呢?《螳螂捕蝉》这个寓言故事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先来读一读,能读好么?要把三个小动物的动作读读清楚,特别还要读好“它们都是‘却不知道’”。

师:这个故事就叫“螳螂捕蝉——

生:——黄雀在后”。

师:这个寓言故事的道理是什么,知道么?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师:你们能想明白少年为什么要选《螳螂捕蝉》这个故事么?

生1:《螳螂捕蝉》所讲的道理和吴王攻打楚国的道理是一样的,这样才能让吴王由故事想到自己,有所领悟。

生2:《螳螂捕蝉》中,蝉、螳螂、黄雀都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及到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如果吴王攻打楚国,那楚国就像蝉,吴王就像螳螂,其他诸侯国就像黄雀,一个在一个后面,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生3:那就不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是“吴攻楚国,诸侯在后”。

师:好一个“吴攻楚国,诸侯在后”!对应得极妙!

生3:由此看来,这少年是很有智慧的,不仅用了讲故事的方式巧劝吴王,还特别精心地选了一个和吴王攻打楚国有联系的《螳螂捕蝉》的故事。

师:你的发现很有价值,看出了少年的“巧妙”。你也是个很有智慧的少年,老师佩服你。(生笑)

师: 其实呀,少年劝说成功,不仅仅是用了讲故事的方式,故事选得巧,他在说这个故事前的一言一行,也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巧妙安排的,也都能看出少年的智慧。而 这些,可能是同学们读书的时候不容易读出来的。这样,请你们自己读读课文2—8小节,读读少年的一言一行,想想他为什么这么做,能体会到他的智慧,他的精 心设计,巧妙安排么?划出有关的词语。

(学生自读,勾画)

师:请大家特别要仔细读读3、4小节,一句话一句话地读,体会。

(学生再读,再勾画)

师:请同座位互相交流。

师: 能读出来么?这样吧,我们请出少年来和我们对话。你们可以分析少年的言行,一语道破少年的精心设计,巧妙安排,那么,你一定是少年的知音,也是智者;你也 可以有弄不明白的问题直接向少年请教,学习智慧。少年在哪里呢?眼睛瞪大了,看仔细。他来了,朝前看,在这,我,乃那少年也。(教师扮演少年)

(学生表现出极大兴趣,跃跃欲试)

师:让我们把镜头拉向遥远的战国时代。听说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不听大臣们的劝阻,还下了死命令。我乃侍奉吴王的少年,我也要去劝劝吴王。可怎么办呢?有了,我要给吴王讲《螳螂捕蝉》的故事,让他自己悟出道理来。我要这般这般……

(引读课文3—8小节)

师:故事先演到这儿,下面,谁是我的知音,能知道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精心设计、巧妙安排的呢?

生1:我知道少年为什么选择清晨——

师:对不起,打断一下。少年就在你的眼前——我!直接对我说出你的感受,不用客气。(众笑)

生1:我知道你为什么选择“清晨”。因为只有清晨才有露水,才有蝉“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所讲的故事才显得真实。

生2:而且只有清晨才有露水,少年也才会“沾湿衣裳”,这也才能引起吴王的注意。

师:你们俩真是“我”的知音,一语道破“我“的精心设计。是的,这个“清晨”的时间是“我”刻意选的。

生3:少年,你真聪明。你选在“王宫花园”转来转去,是因为只有在“王宫”才最有可能遇见吴王;而且,只有在“花园”,才会有《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发生的情境——“花园里有一棵树……”,这样吴王才会相信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师:是的,“王宫花园”,这个地点也是我精心安排的。你们不想想,“我”是什么人嘛!

生4:你是“侍奉吴王的少年”,当然了解吴王的习性,你一定知道吴王喜欢到花园里来转转,所以,你也选择了花园,好碰见吴王。

生5:也正是因为你是“侍奉吴王的少年”,平时一定和吴王关系最亲,所以,你知道露水沾湿了你的衣服,吴王一定会心疼你,关心你,问你是怎么回事,你就可以乘机讲出这个故事了。

生6:我知道你为什么“拿着弹弓”。是因为你后来说“那黄雀却不知道我正拿着弹弓瞄准它呢”。你拿弹弓是为了打那只黄雀。

师:“我”是为了“真”打“那只”黄雀?

生1: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根本就没有什么黄雀,“弹弓”不过是你的道具,你拿它是为了证明你确实“看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这样吴王才会相信你说的道理。

生2:你也许根本就没有亲眼看到过“这件很有意思的事”——螳螂捕蝉,只不过为了劝说吴王,想好要说这个故事,然后为了这个故事才做了很多精心的设计的。

师:甚至连“弹弓”这样细微之处也都考虑得非常周全。

生(情不自禁)你真乃高人也!

师:(笑,做抱拳状)过奖!过奖!

生6:少年,我真的钦佩你!你为了劝吴王,“一连转了三个早晨,露水沾湿了衣裳也毫不介意”,你多么有耐心,多么有决心呀!

师:谢谢你的夸赞。你们知道,我第一天清晨没有碰见吴王,心里是怎么想的吗?

生:你一定想,怎么今天吴王没有来呢?没关系,我明天清晨再来。

师:于是,第二天,“清晨——”(引读第三小节)可是,我还是没有碰见吴王,我又怎么想?

生:真着急!这已经是第二天了!如果再不能见到吴王劝说他,吴王一旦攻打楚国,我们国家的利益就要受到损害!为了国家的利益,我明天还要再来,一定要等到吴王。

师:尽管露水已经沾湿了我的衣裳——

生: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和国家利益比起来,这算不了什么!

师:于是,第三天,“清晨——”(再引读第三小节)

师:“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这个“终于”说明了什么?

生1:少年的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果然没有白费,一切尽在他的谋划之中。

生2:少年的爱国之心终于感动了上帝。(众笑)

师:这世上没有上帝。但少年的爱国之心倒确实令我们感动;他的智慧也确实让我们钦佩。还有什么读不懂少年的地方吗?

生:如果少年第三天仍然等不来吴王,他会怎么办?

师:你们说呢?今天的读书证明你们也很有智慧哟!

生1:那我就天天来,一直等下去。

生2:那怎么行?万一吴王都已经攻打楚国了,不就完了么?

生3:我认为,根本不存在等不来吴王的情况。少年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的设计这样精心,安排这样巧妙,考虑这样周到,怎么会碰不到吴王呢?少年应该是比较有把握的,最多也就等个三、四天吧!(众笑,纷纷插嘴表示赞同。)

生4:为什么少年见了吴王不赶紧就直接讲《螳螂捕蝉》的故事,而要先说打鸟呢?

生5:因为如果直接就讲这个故事,会引起吴王的怀疑或者反感。先从打鸟讲起,慢慢地让吴王感兴趣,让他自己提出问题,这样就显得很自然,吴王也能听得进去。这也能看出,少年是非常有智谋的。

师: (引读课文3—11小节)果不其然,少年引起了吴王的注意,吴王奇怪地问道(读第四小节)——少年正好就顺势回答(读第五小节)——吴王自然再问(读第六 小节)——少年便不露痕迹,水道渠成地说出(读第七小节)——吴王果然中计,来了兴趣(读第八小节)——于是少年终于可以自然而然地讲出那个精心准备的故 事(读第九小节)——吴王也听得津津有味,居然还夸奖道(读第十小节)——最关键的时候到了,少年接下来就要点出故事的道理,以巧劝吴王(读第十一小节) ——

师:吴王自然也没有辜负少年的一番苦心设计,听了《螳螂捕蝉》的故事后,总算是恍然大悟,想明白了什么?

生:我应该听大臣们的劝说,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攻打楚国,否则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呀!

师:是呀,道理还是那个道理,可这回却是吴王听了少年讲的那件“有意思的事”后自己恍然大悟出来的。他终于想明白了,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决定。少年劝说成功,功不可没呀!

三.交流收获,感悟文中事理。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收获么?

生1: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到身后隐伏着的祸患。

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再谈具体些。)《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很古老的文学题材,也是世界文化史上重要的遗产,它往往通过生动的小故事,揭示一定的道理,希望同学们课后多读一读寓言,让我们欣赏优美,理解智慧,感悟善良。

生2:我懂得了怎样劝人,要有一个圆的脑袋,而不能用方的脑袋。也就是说,要巧,要妙。

师:是的,有时侯,用一些生动的事例,迂回地去劝服别人,会更容易让他人明白事理,接受意见。我们要学会巧用这种方法,增强自己的说服力。同样,对别人善意的劝告也要虚心听取,多方求证,可以帮助我们作出正确的决策。

生3:少年的爱国和智慧令人钦佩,值得我们学习。

师:为了国家的利益,做自己能做的事,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光荣。少年确实有智谋,他的智谋更体现于他的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之中。我们今后做什么事情也都应该注意周密计划,考虑细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师:就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而言,也可以启示我们读文章不妨找出关键的问题,或是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带着问题来读书,抓住字词句来体会,尤其是要将自己放到故事中去,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想象,去揣摩,我们或许会把文章读得更深刻些。

评析:

一.我要研究。

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该如何确定呢?不仅仅是看教材,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学生想学什么,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有疑惑,作为教师不仅要心中清楚,更要实实 在在地体现在教学目标中,这才是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学生而教学。就这篇课文而言,六年级的学生对寓言《螳螂捕蝉》的故事 和所揭示的道理是比较清楚的,教师并不需要在此处做过多的教学。课文初读下来,学生似乎也没有什么读不明白的地方。可他们真的读懂了么?不尽然。这时,教 师就要引导他们疏通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在此基础上,激发他们质疑,点拨他们抓出课文中的关键问题——同样是劝,为什么大臣们失败了而少年却能劝说成功? 这是学生一下子说不清楚的问题,这是学生没想到但再想想竟觉得确实是有意思的地方,这是学生会有似是而非的理解之处。将解决这样的问题作为教学目标,教学 才是有源的活水,才有价值,学生也才爱学。同样,在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直劝”与“巧劝”的不同,是学生比较容易得出的答案,而“巧”中不仅包含“劝 的方式巧;故事选得巧”;整个“时间、地点、情境、过程”等设计、安排的“巧”,却又是学生不容易读出来的,这是他们学习的难点,那自然就是教师教学的难 点,是引导学生探究的重点。

要让教学从目标的制定开始,就牢牢地锁住学生,让语文成为学生“自我”的语文,“我要学的”的语文。

二.我在动情。

语文课要学习语言,掌握用语言沟通心灵的工具;语文课要点燃学生的思想,熏陶他们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活力。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教师和学生都能走进课文 中,和故事里的那个“我”,那个“他”情感共鸣,共同分享人生的幸福,共同感受世间的情意,共同体验心灵的震撼。这篇课文,教师创设了与少年对话的情境, 一个“对话”,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学力被释放,情感被唤醒。当他们说“我知道你为什么这样做”来道出自 己的发现并享受“少年”的称赞时,那得意自己也是智者的神情令人难忘;当他们用“你真有智谋”,“我钦佩你”来表达对少年的感受的时候,那真诚的模样令人 感动;当他们问“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这样”来道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并为此争辩而终于恍然大悟的时候,那惊喜与快乐的笑容是世上最美的花朵!这时,学生读书, 品味字词,展开想象,训练说话,就不会再是游离于课文情境之外的干巴地读,被动地想,盲目地说,他们,有了感情,并带着感情在与“少年”,与同伴进行生动 的、富有灵性的交流与碰撞,在交流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认识,在碰撞中迸发灵感,促进思维,有所感悟。

要精心地做好教学设计,智慧地创设教学情境,让语文在学生的心灵产生情感,“我在动情”地学习语文。

三.我有所得。

学生在学习课文,在提出问题、明确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都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我积极参与了么?我运用的这种学习方法为什么 有(没有)效果?教师或同学们是怎样学的?我和小组成员合作愉快么?我收获到了什么?还有问题么等等,并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整合这些反思,创造机会让大家互 相交流感受,使他们在不断地反思中获得更深一步的理性认识。尤其是高年级的语文课,更应该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不断地反思,总结自己的收获。就如在这篇课 文的学习与交流中,有的学生是懂得了一个道理;有的是学会了一种处事的方法;有的是触发了一些感受;有的是得到了一些学习的技巧。如果教师课后再有针对性 地给学生创造一些实践“所得”的机会,让他们将这些“所得”实际操练一番,学生学语文就真的学到了本领——做人的本领,做学问的本领。

要让教学在学生身上留下一些痕迹,引导、帮助学生拥有自己的收获,让语文提升学生,学了语文,“我有所得”。

查看更多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实录之一】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85981/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