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导课”的权力下放给学生
“导语是教师在传授新知识之始,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方法所设计的教学语言。”巧妙新颖、引人入胜的导语,能抓住学生心理,唤起注意力,引发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好精神准备。
在传授新课之前,当老师把早已设计好的导语和盘托出,希望借以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时,可以发现,无论老师设计的导语多么巧妙新颖,多么引人入胜,还是能从一小部分学生的眼神中可以觉察出,他们并没有完全接受老师的导语,学习新课的兴趣也就没有完全被激起。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在设计导语时,一方面,无论老师怎样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希望能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的水平等因素来设计导语,在思维上,老师是无法真正地牵引着学生走一条规模式的道路。因此,在老师希望借设计好的导语来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时,还是会有一部分学生会在思想上开“小差”。
另一方面,老师设计的导语过多地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间接地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无论设计的导语多么巧妙新颖,多么引人入胜,对于学习的主体来说,还是被动地被唤起注意力,被动地被激起学习的兴趣。
那么换另一种导课方式怎样?把导课的权力下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导语,让学生自己主动地挖掘出学习新课的动机。
有了主动的参与,学生那把渴望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求知之火燃烧得更猛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会学生主动学习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把导课的权力下放给学生,让学生从头到尾主动地、自主地去获取知识,增长学习能力,做学习的主人。
把导课的权力下放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在教师传授新知识之前,自己根据对新课文的理解设计“导语”。为了让学生设计“导语”时有的放矢,首先要提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让学生通过感知,运用思维,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课文内容,并在预习过程中找出自己在理解中遇到的疑点、难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它们归纳、串联起来设计成“导语”。可能,学生所设计的导语没有教师教学活动中设计的导语那样具有严密的思维性、争议性,那只不过是学生自己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些个人见解而已,但是学生在思维上有了自己的参与后,学习新课的积极性就会随之被调动起来。
在传授新知识之始,教师让学生自己畅所欲言,让学生自己把设计好的“导语”讲出来。期间教师不仅要领会学生的“导语”,还要总结出学生希望学习新课的重点和难点,最感兴趣的地方等等,然后结合要传授新课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等教学要求,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做到照顾全面,因疑施教,符合各层次学生的需要,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设计“导课”的方法,教师可以设计多种方案让学生得以训练,例如:
一、从课题挖掘信息设计“导课”。
引导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对课文的题目进行理解、分析,从中找寻可以用来设计“导课”的内容。
如学习《赤壁之战》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课文题目:
①“赤壁之战”发生的年代?②主战双方是谁?③谁是这场战争的大赢家?④赢的一方运用了什么战略方针得以获胜?等等。
二、把自己在预习时遇到的难题拿来设计“导课”。
引导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可以把在预习中遇到的难题拿来设计成“导课”,造成“悬念”,借以引起阅读课文的兴趣。
三、联系旧知识设计“导课”。
引导学生在理解新课的基础上,联系以前学过的同类课文,找出其中的异同点,再有针对新课,设计“导课”。
如学习郑振铎的〈燕子〉时,引导学生联系低年级学过的同一个题目的课文—〈燕子〉,找出两者的异同点设计“导课”:①同样是写燕子,郑振铎笔下的燕子有什么不同?②同样是借燕子来写充满生机的春天,郑振铎是如何通过对燕子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把春天写得生机勃勃?等等。
通过导课设计练习,充分调动、发扬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己深思,诱发学生自己急欲求知的心理动机,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理解力等能力,让学生经过自己的体会、消化、吸收,掌握学好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坚定学好知识的自信心,做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