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朗读的功能_语文论文

教学分析

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语文学科的教学也要求富于直观性。由于语文学科具有自己的特点,即比抽象思维更多的形象思维,比科学主义更多的人文主义,因此在这门学科使用直观性的教学方法,不仅显得十分必要,而且和这门学科的特点十分吻合,因此又是顺理成章的事。

浅谈朗读的功能_语文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直观性的方法,能够克服语文学习中的名词术语脱离阅读实际、抽象的东西离开具体形象、理解和感知分离的矛盾。能够以鲜明生动的形象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知识的吸收和巩固,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语言直观是直观性教学的手段之一,朗读属于语言直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可以为教师定下一则金科玉律。在可能的范围,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的放在感官的前面”。意思是说,学习知识要尽量的直观。要尽量的让更多的感官去感受体验知识。夸美纽斯的要求可以通过朗读来实现。朗读将书面语言转化成了出声的口头语言。它再造了作品的意境和形象,传导了浓烈的感情因素,它以声明理,以声传情,它确实可以把作品的结构和内容、特色和风格等诸多东西,放在学生们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的面前,可以帮助学生把语文学好。

情感是人脑对客观教学活动中的认识主体结构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心理学也认为,主体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外部世界对主体的刺激,只有首先通过主体内部的情感体系才能折射出来。也就是说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对世界的认识要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才能折射出来。要想让学生完成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积极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方法如果运用得当。是可以促进这一积极性情感的形成的。比如在戏剧教学中,教师一上课就可以朗读一段抑扬顿挫明显、感情色彩强烈的人物对话。比如在教《雷雨》时,读一段周朴园得知眼前的四凤就是当年的侍萍后,两人之间的语言交锋,可以声情并茂的把人物不同的神态、心态乃至性格,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使他们喜欢上将要学习的课文。接着如果再让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不少学生在练习之后就跃跃欲试,很想当堂演示,一展身手;少数腼腆、内向的学生虽然未必愿意在众人面前朗读,但是它们也“单练”得很起劲,因为它们通过朗读爱上了这篇课文,尽管他们也许只想自己读给自己听,“孤芳自赏”一番。一旦学生对所学的课文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他们就很容易投入到朗读训练中去,一旦他们朗读到位了,或者基本到位了,教师再对课文中需要理解的知识点和需要掌握的技能,略加点拨、归纳,学生就能够顺利的接受和掌握了。

朗读是有声的语言,它擅长于音色、音调、语气、节奏等语音的变化,来表现感情的发展变化,它可以把蕴含在文章的感情的语言的形式外现出来。使之凸现,使之明朗。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朗读去把握课文的感情线索。再根据感情的线索顺藤摸瓜,去探寻课文的蕴意和主旨。比如在教《李闯王渡黄河》时,我们可以避免大段的分析,在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后,就让学生进入角色分段朗读,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课文所营造的氛围中去,把自己当成李闯王、船夫,从而体验、领悟课文的线索。要求学生去品味“解救”、“急得头发胡子都白了”、“日盼夜盼”等词语。教师不急于给学生答难释疑,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的读,深情的读,读出味来,读出神来。在朗读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去划分段落,分析人物,总结中心,挖掘深刻含义等。

最后学生会惊奇的发现,自己提出的问题竟然会在细读品味课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解决了。就这样,朗读作为一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品中所出现的事物在特征上、程度上、性质上乃至审美情趣上可能有诸多的不同,同样,作者对不同的事物会产生不同的感情,如果利用朗读把这种对不同事物的不同的感情色彩准确的传导出来,不仅对理解课文一般的内容有好处,有时处于克服教学中的难点也有帮助。一位教师在分析《沁园春》时,学生提出了一个颇有难度的问题,“毛泽东把古代的几位封建帝王说成都有‘略输’、‘稍逊’、‘只识’的缺陷,是不是小看了那几位帝王?”老师立刻意识到那学生对词的主题思想还不大理解,他启发学生思考的方法很别致,他把“惜秦皇汉武”那几句词朗读一遍,让学生听听朗读中传导了诗人的什么感情,是批评?是赞美?是轻视?是惋惜?学生说是惋惜,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且指出,那几位封建帝王尽管也建立了自己的功业,尽管也不失为杰出的人物,但是他们毕竟代表了旧的时代、旧的文明。因此诗人在赞赏他们英雄业绩的同时,也为他们身上无法克服的不足而感到惋惜。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全词最后三句,要求读出作者的赞美自豪之情来。学生读后,思绪活跃,议论纷纷,有的若有所思,有的似有所悟。经过讨论,学生认识到了前几句和后三句的关系,即以古代英雄的不足衬托今天“风流人手”的杰出,以惋惜之情衬托赞美之意,从而抒发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正在为建立新中国这一千秋伟业而奋斗的满腔豪情。这位教师在教学中巧妙的运用了朗读的方法,把范读和练读结合起来,把读、听、思、评、议结合起来,使教学中的难点迎刃而解,涣然冰释。

朗读还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艺术中常用的技巧。朗读能很快的把学生吸引到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中来。由于季节和生理的原因,夏季的下午第一节课上,一般说来,学生的精神往往不够饱满,甚至有打瞌睡现象,如果在上课时,让学生练练朗读,是能很快让学生振奋起精神而进入学习的状态的。

课堂的教学节奏总要有张有弛,即便是高中学生也不可能整节课始终保持紧张兴奋的状态,朗读可以活泼课堂的气氛,调节教学的节奏。比如在讲析一篇有一定深度的作品时,当学生们已经进行了一番紧张的思索且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此时教师朗读一段课文让学生们欣赏,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学生们紧张的大脑得以休息,学习并没有中断。不过换了一种形式。如此的松弛又为下面的紧张创造有利的条件,单调枯燥得以避免,学习的活动力得以保持。借助朗读还可以去稳定教学秩序。比如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学生整体上情绪波动不能安定,教师一走进课堂就明显感到班级乱哄哄的,此时如果直接维持纪律,效果未必很好,有经验的教师会让学生齐声朗读一段课文,课文读完了,一些学生的浮动不安的情绪被压抑被转移了,一个安静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这样做,既省去了维持纪律的精力和时间,又让学生熟悉课文,真可谓一举两得。

朗读可以广泛的运用于各种文体的教学。诗歌、抒情散文、戏剧中运用得多些。在诗歌教学中,可以用来领悟诗歌的节奏、感情、韵昧和意境;在教抒情散文时,可以用它来再现文中所创造的优美的意境。真切的体验作者真挚的感情;还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戏剧文学中的人物对话,以此来理解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含蓄性及富有个性。另外小说、写入记事的记叙文甚至说明文中文学色彩颇浓的科学小品都可以用朗读来加强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关于这些许多文章都进行了阐述,我不想再继续论述,我只粗补充一点,即对一些文字相对艰深而感情含量大的文言文,如果用朗读去引导学生阅读,常常会收到以简驭繁、以少胜多、以动制静的奇效。比如《过秦论》一文不可谓文字不深。如果按照传统的逐字翻译·分析·归纳的方法去上,课时花得多,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吃力。我在教这课时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先让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写作目的和作者的艺术特色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逐段指导朗读。尤其要学生读出文章的气势来,把对句子的解疑答难穿插在朗读反复练习的间隙之中。逐段指导结束后,再让学生把各段连起读,让他们注意语调、节奏、语气的发展变化,以便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的脉胳.尽量贴近尽量充分体验作者那种激越的感情。由于较好的运用了朗读的方法,这节课的教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课文的主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风格学生亲自体验到了,课文的语句全部弄通了,少花了一个课时,不少学生对贾谊飞扬的辞采、四溢的才华大加赞赏,通过朗读他们找到和贾谊在心灵上的相通之处,产生了共鸣。

总之,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口语,培养语感,熟悉语文规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领悟文章精妙之处。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朗读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朗读这种方法还可以广泛的运用到各种文体的教学中去,运用好这种方法对搞好教学具有实用价值和普遍的意义。叶老说:教是为了不教。”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作为“教”的一种,可以使学生通过口、眼、脑等器官的活动,去充分理解课文,产生良好的语感效应。一旦学生为作品的内涵所吸引,被作品的情感所打动,被作品的意境所陶醉,那么他们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就已逐步形成,他们的主体作用就要逐步乃至充分发挥。久而久之,“不教”这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也就达到了。

查看更多
【浅谈朗读的功能_语文论文】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82988/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