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种感性的动物,需要爱与被爱,需要感动于被感动,感动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情感体验。现在的孩子在蜜罐中泡大,虽然我们的教材中设置了那样处处洋溢着人情味的文章,虽然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不遗余力的口水四溅,可叹的是收效有多大。语文教学需要感动,需要培养学生感受、理解、体验、欣赏和评价语言的能力,语文的课堂不但需要浓浓的情感氛围,更需要用心灵去拥抱语言,用体验深化感动。
案例描述
一、走进文本
师:同学们,从小到大,我们都生活在父母长辈的关怀和呵护之下,尤其是我们的奶奶,更是对我们疼爱有加。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奶奶的文章。(出示挂图)这又是谁的奶奶?奶奶和孙子在干什么?想知道吗?(生:想)
生:齐读课题。读这一课题时要注意什么?(第二个“奶”字和“的”都读轻声;“白发”的“发”是多音字,应当读第四声)再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需要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帮你吗?
生1:奶奶的白发是怎样来的?
生2:奶奶为什么有白发?
……
二、品词析句
【体会第一处重点句】
1、请大家自己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小孙子又向奶奶提了个什么问题?
2、读后引读:这个小孙孙向奶奶提了个问题:奶奶,为什么--
(1)生回答:我的头发是黑黑的,奶奶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
(2)老师出示课件,两个句子,让学生找找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的,你的头发雪白的呢?
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你的头发雪白雪白的呢 ?
师:同学们这两句话哪一句更好,你能读出它们的不同吗?
① “黑的”与“黑黑的”
我们班里谁的头发是黑黑的?(很多学生抢着说)
特别特别黑叫什么?
特别特别红叫什么?
特别特别绿叫什么?
特别特别白呢?
让学生知道黑黑的与黑的不仅是文字上多少的区别,黑黑的更黑,体会叠词的意义。
② “雪白”与“雪白雪白”
“雪白雪白”就是特别特别白,你会照样子写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天空( )的 麦子( )的
枫叶( )的 小草( )的
头发( )的 太阳( )的
③ 课件出示该重点句,由文字引导学生仔细看图.
师:是啊,我的头发是黑黑的,奶奶的头发却是雪白雪白的。这是怎么回事呀?这个小孙孙想不通了。难怪他是什么表情?(好奇)好奇就是什么意思呀?(感到新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指导朗读:谁来扮一扮“我”用好奇地语气问一问奶奶,读第一自然段。(练读,指导用好奇的语气读)
【体会第二处重点句】
师:读了课文,我们知道奶奶的白发雪白雪白的,那她的头发为什么这样白呢?奶奶是怎样回答孙儿的问题的呢?(老师边说边出示文中插图一和奶奶的话)
生: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师:谁能讲讲奶奶这话是什么意思?白发不是明明长在奶奶头上的吗?别人怎么好给她白发呢?
生陷入沉思,无人应答。
师启发: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布置你们回家观察奶奶、妈妈是怎样照顾家人的,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生议论开了。)
生1:奶奶每天为我们做饭,做菜,奶奶做的饭菜可香了。
生2:奶奶每天起早为我们打豆浆,买油条,我们家的早餐都是奶奶准备的。
生4:妈妈也很辛苦,每天要做很多的家务活,还要上班。
……
师:是啊,我们的奶奶,妈妈每天洗衣服做饭,买衣买鞋,问暖问寒,关心家里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她们为了家人做了很多很多,用一个词语来讲,就是“操心”。尤其是奶奶,她年轻的时候为你爸爸他们操心,现在年纪大了,还在为孙子操心,奶奶为你操过哪些心?
生1:我每天都是由奶奶来接送的,可是有时我会因为学习没完成被留下来,让奶奶操心了。
生2:我早上不按时起床,奶奶要叫我好几遍才起来,这一定也让奶奶操心了。
生3:我在家吃饭吃的少,还挑食,奶奶很急,怕我饿着。
生4:我回家不做作业,总是先玩,奶奶为我操心了。
生5:我每天看电视 ,奶奶让我看书我不听。
……
师:是啊,这么多事让奶奶操心,奶奶的头发能不白吗?如果你看到奶奶这一头的白发,你会情不自禁地说什么呢?
生1:奶奶,今后我一定听你的话。
生2:奶奶,您为我付出了那么多,可是我还一直惹您生气,我错了。
生3:奶奶,您辛苦了!
生4:奶奶,我以后再也不让您操心了。
……
师:很是一位懂事的小孙孙,奶奶听了一定会开心的
师:现在谁能讲讲奶奶这话是什么意思?
生1:我明白了,奶奶的白发一半是为了我爸爸操心操出来的,一半是为我操心操出来的。
生2:我明白了,奶奶的白发是为全家人操心操出来的,我以后不再让奶奶和妈妈操心了。
……
指导朗读:奶奶为了我和爸爸十分操劳,才有了这满头白发。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会怎样把这一句话读好?
【体会第三处重点句】
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及相关句子:
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吗?”
师:奶奶听了有什么反应呀?
生:(读课文)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笑了
师:奶奶没有回答我头发变黑的问题,小朋友想想,奶奶的白发能变黑吗?
生:不能
师:我们虽然不能让奶奶的头发变黑,但我们可以使奶奶高兴,快乐,经常保持愉悦的心情,想象一下我能帮奶奶做些什么?
生:我帮奶奶扫扫地
生:我帮奶奶洗洗碗
生:我帮奶奶捶捶背
……
指导朗读:谁能把这个问句读好呢?
三、角色体验
(1)小朋友,你们能加上动作和表情把整篇文章的对话演一演吗?
(2)先请小朋友分角色在小组里演一演,别忘了加上动作和表情,老师也参与表演。
(3)小组之间展开竞赛,比一比哪组表演得最棒。师生一起担当评委,并给优胜组颁发奖品。
四、情感升华
小朋友,为了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不再那么操劳,不再很早就生出白发,让我们回家后就帮着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吧!并且请小朋友以《我为**做家务》为题,向别人介绍你所做的事。
案例反思
课堂需要感动。有了感动,教师的教学不再是单纯的工作任务,而是一种真心相待的生命历程;有了感动,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机械的接受,而是一种以情激情的愉悦体验:有了感动,课堂才成为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园,语文教学更需要感动。
一、 品词析句,拥抱语言。
课文的情感往往就流淌在一个个细节之中,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其背后可能都隐藏着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在教学中老师应始终把语言的学习、体会、感悟作为重点,抓住重点词,在品词析句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魅力,那么,学生稚嫩的心弦将被轻轻拨动。在教学中,我们只有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的品词析句,才能很好地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实现在品词析句中的有效朗读,我们的语文课堂将由此而变得真实而美丽。
二、朗读吟诵,深化感动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学生只有将自己融入课文之中,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感动,而朗读吟诵便是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与作者真情对话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正如新“课标”所言,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在琅琅的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的人格、思想和情操;在琅琅的书声中,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境,读出了情,也读出了一份无法言表的强烈的感动。通过语言技巧的运用和语音的多种变化,把文章中的人、事、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趣味,绘声绘色的表达出来,也能使字里行间潜在的含义溢于言表,还可以把书面文字难以表达或者根本无法表达的隐情妙趣抒发出来。
三、角色表演,充分体验。
情境教学中有多种创设情境的具体途径,其中之一是角色扮演,体验情境。让孩子扮演奶奶与 “我”的角色,用朗读与表演的结合去体验人物的心情,如在理解“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你的头发雪白雪白的呢?”时,这个小孙孙想不通了。难怪他是什么表情?(好奇)好奇就是什么意思呀?(感到新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在此基础上
指导朗读:谁来扮一扮“我”用好奇地语气问一问奶奶,读第一自然段。又如:在学习完课文后让学生加上动作和表情把整篇对话演一演,先请小朋友分角色在小组里演一演,然后在小组之间展开竞赛,比一比哪组表演得最棒。师生一起担当评委,并给优胜组颁发奖品。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语言得到了锻炼,情感得到了升华。
四、立足文本,升华感动。
在这一堂感人的语文课临近尾声的时候,我设计一个“写”的环节。这是一个在层层积淀之后情感喷发的时刻,让学生用手中的笔来记录感动、抒发深情,这比唱歌、画画、表演等做法更有“语文”的味道,是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人文熏陶的美好体验。
语文教学没有了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人文性就如同看上去是很美的海市蜃楼。为了夯实学生 “精神大厦”的基础,所以课堂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品词析句、拥抱语言的同时,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快速、深入地进入文本,实现与文本的情感共鸣。人类美好的情感,不仅需要感动,更需要在升华中赢得智慧,洗礼灵魂,收获高尚,用体验深化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