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这是一篇内容有趣,寓意深刻的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是故事主人公说的话。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教者对教材作适当的组合、拓展,把文路、教路、学路三者和谐地统一起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看图说话,出示课题。
教者首先出示的是葫芦藤架,让学生领悟这是葫芦藤。老师再让学生说说“葫芦藤”三个字的特点,指导学生“藤”字的结构并书写,接着让学生找书上的句子读,这就是让学生图、文、字三者统一起来。感受葫芦的可爱和葫芦藤的茂盛,种葫芦人的高兴,这时,老师又放“葫芦”掉下来的声音,“葫芦”掉下来的动作。再让学生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学生纷纷回答。但种葫芦的人要的是什么?这时,老师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这正是水到渠成。学生齐读课题后,老师再次设疑,究竟是谁把我们的小葫芦搞掉了呢?
二、理解过程,探究原因。
导读第二、第三段,让学生带着下边的问题研读课文,当葫芦的叶子上有洞,小葫芦生病的原因是什么?那个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
导读这两段时,着重指导学生读好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的内心活动,同时及时进行语言的转换训练。“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呢?“叶子上的虫还用治?”那个人再说“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在充分感知语言的基础上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通过朗读指导和训练,使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文字,并进行情感体验。突破学习的难点。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有效地构成的悬念,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200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