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学杂谈

教学分析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美感体验〗

《小石潭记》教学杂谈

诚然,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学生是可以接触到一个个丰满的形象,然而这种形象本身并不显示出用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就可得出的美的特性来,这对于大脑尚处在发育阶段,生活经验尚不充足的初中生来说是较难直接产生美感的。只有当教师充分调动和深化学生各自已有的不同经验体会,并引导他们产生联想与想象,才有可能使他们在内心展现出美感来。这当中就可通过借鉴其它更为直观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等具有直接视听效果的艺术来进行。

例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经过老师的分析与启发,大多数能理解这段话里作者采用的是动静交错的写法,它贴切地表现出鱼在清澈透明的水中游动的姿态。但对于这样一段优美的文字,若不能让学生从中领会其美感和作者非凡的炼字功夫,那显然是会辜负作者的艺术匠心的。如果教师能拿出齐白石画的鱼、虾图给学生欣赏,同时启发他们画中为何未现水的清澈和波纹,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意境,还可以提醒他们回想自己养金鱼的经验或欣赏电视节目“请您欣赏”中有关养金鱼的各种镜头。经过如此启迪后,一般说来,学生就能较好地理解和体验到这段文字的美之所在。

〖自主阅读教学的几个场景·创生〗

《小石潭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美文,其中第二段的描写令人叫绝。学生初读后都能感受到,并且能对此欣赏一番;从第四段的描写中也能感到作者的忧伤与孤寂,学生基本理解了作者“乐”与“忧”的两种情感。但是作者在全文中的情感究竟是“乐”的还是“忧”的?当我提出这个疑问时,学生是“乐”“忧”参半。我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们到了小石潭会写它凄清幽邃吗?学生摇头,为什么柳宗元要写?学生一下就想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是作者内心情感在景物的投射。这一过程,学生就运用了理性分析方法,找准了作者的情感。我接着引入:乐与忧矛盾吗?学生依然用刚才的方法思考,讨论讲解之后,大家形成共识:既然写了鱼儿的自由,作者当时心里一定是快乐的,但是他的“乐”是表面的,是寄情山水之后暂时的缓解,而“忧”是内在的,当他从潭中鱼的欢乐回到现实,抑郁仍然侵蚀着他。作者的“乐”表现了更深层的“忧”。

〖也谈文言文的创新教学·要因材施教,形式多样〗

寓教于画:

乌申斯基说得好:“把图画带进课堂,就是哑巴也会说话了。”如在《小石潭记》的教学中,可让每位学生在认真研究课文的基础上,按作者写作的先后,景物的出现顺序,师生共同在黑板上作画,让学生参与进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使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有效培养,提高背诵的效率。

〖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用而用〗

在这种课堂上,教师往往抱着“不怕胡用,只怕不用”的心理,强拉硬扯,将多媒体这一新式武器拖进课堂。如在教学《小石潭记》时,找寻了一些石潭的图片,然而图片有限的表现力与文字提供给读者的无限想象空间的强烈反差只能引起学生的不满。教学实际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教师往往出于狭隘的功利主义,以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来迎合某些已走入形式主义泥淖的评课标准,而全然不顾所选乐曲是否与课文的主题合拍,所用图片否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这种拉郎配式的硬用,只能使课堂徒增无效信息,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阅读教学要重视学法指导·能力迁移,巩固学法〗

自学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多种自读活动来实现。在学生学好《小石潭记》后,继续学习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钴姆潭西小丘记》。从四人小组学习到独立学习进行过渡。要求学生对文中的字词加以圈划,找疑究难。在圈点过程中进行边读、边思、边说(翻译)。培养学生运用注释和工具书的习惯。并要求学生将课文的思想内容与作者被贬往永州时的处境及生平联系考虑。对课文加深领悟。通过三篇游记的学习后,将《永州八记》的另五篇打印发给学生自学。要求学生学习后写一篇鉴赏文章。

〖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初探·构建互动教学的途径〗

精心设计互动情境:

“如果你指望靠表面看得到的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对课的兴趣,那就永远也培养不出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学生兴趣激发只有当兴趣指向事物本质属性、因果关系的探索,方能转换为一种求知欲,维持认知活动持久而恒定的进行,这就需要按教师必须在学生“最近发展区”附近,正确处理文本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互动教学情境。

徐忠老师在设计《小石潭记》一文教学时,就从摄影、音乐、美术、电影拍摄等多种角度,通过多媒体手段,一面向学生展示山水,一面引导学生鉴赏,进而让蜗居海岛,从未领略到山水自然之美的学生,产生现场体验的效果,充分领略了柳宗元给我们描绘的优美山水深穴意境,也走进了柳宗元的情感世界。

〖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三个阶段·理解探索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入〗

解读性阅读教学法:

即指导学生通过解读文眼或关键词句等来全面理解文本的教学方法。文眼是文本的眼睛。眼睛最能传神,因此文本中最精彩、最传神、最能表达文本主旨的句子便是“文眼”。文眼是理解文本的钥匙,抓住它全文就能豁然开朗。理解即是对文本的全面解读,是解读性阅读法的灵魂,也是阅读的核心。不理解读物的意义,就不可能从中吸取文化科学知识、交流信息,无法通过阅读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更谈不上学习语文表达技巧、提高写作水平。解读性阅读既要微观理解,更要宏观理解。即不仅要对词语、句子、句群、段落、章节的局部理解,更应对文本整体内容、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社会价值乃至作者全面的理解。只扣字词句、见树不见林不是真正的微观理解,撇开字词句、天马行空的架空“分析”也不是真正的宏观理解。在教学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的时候,我主要就是指导学生抓住“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个文眼,我们就能体会出作者那种忧郁、悲凉、孤独的心境,从而把握整篇文体的感情基调。

〖谈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激发联想和想象,使学生体会文章中的情感〗

新的语文教科书上选择懂得课文,大都是文情并茂的文章,他们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教学这些文章我们可以利用联想和想象的办法,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经验让学生去体会和领悟。

教学柳宗元写的《小石潭记》我们让学生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你一个人在一个幽静的林子里你会想到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经过学生的讨论,让学生体会到作者被贬谪以后自己内心的凄凉感和失落感。

〖谈谈多媒体教学·可加大有效信息的接收量〗

课堂学习的内容是有限的,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内容引入课堂,从而学生的视野,加大课堂的容量,将丰富的影视知识引入课堂,自然激发兴趣,并在课堂中学会欣赏,课堂与课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文言文教学怎样从语言层进入文化层是初中语文的一个难点,过分注重语言因素,往往支离破碎,片面强调思想,又不合语文学习规律。在教学《小石潭记》一文时,可设计在凝重古朴的琵琶独奏曲和《二泉映月》的现代名曲中,大幅柳宗元的像在屏幕上出现,仰视这位在中国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文人,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进入语言世界,然后再展现出小石潭及它周围的风景画面,一边让学生聆听叮咚作响的流泉,欣赏那斗折蛇行的河岸,再加以动情的朗读,课文中重要文言词和文言句相应显示于屏幕,教师让学生质疑后适时加以点评,把对关键语句的诠释、概括和意蕴的揭示,有序而醒目地亮于屏幕,就可把语言、场景、意蕴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就使课内外知识得以有机结合,有效深化对重要信息的摄取,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走进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激励性探索·讲究语言机智〗

激励性评价并不是一味追求肯定,而是提倡否定时应讲究语言艺术,更多地给予鼓励,即寓“贬”于“褒”,创设一种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如上《小石潭记》时,我要求学生用读来表现对“池中水清”的理解。第一个学生读得不够好,我说:“你读得这么响,我却感受不到呢。”第二个读得有进步了,我就说:“哦,你让我看到了。”第三个情感到位了,我评道:“呀,这下真看到很多的景啦!”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励下,每个学生都趣味盎然,参与热情十分高涨。原因就在于指出学生不足时,采用委婉、幽默的措辞加以表达,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使教学评价的调控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呵护学生的阅读感动·创设情境,诱发感动〗

创设听觉情境:

如以优美的乐曲创设情境、烘托情感,根据课文的风格特点,选用适合学生情趣、感情基调与课文相适应的乐曲来配音阅读,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到情境之中,能更好地调节情感,促使学生读好文章。如在教学《小石潭记》一文时,可播放“高山流水”式的琵琶或古筝曲,让学生先听配音范读,领略其情感所在,让学生体验情感之美。

〖文言文教学激趣举隅·巧问激趣〗

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最不放心的是文言字词的落实,为了做到落实,便大包大揽地从头讲到尾,学生无需思考,只要记下教师所讲的内容,课后花时间记忆即可。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直接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提不起劲。其实,在教学中巧妙设问,引导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并在这个过程中弄清句义和文义,解读文本,正是文言文激趣的方法之一。例如,教学《小石潭记》,便可抓住课文标题中的“小”和“石”这样设问:这个潭本是无名的,作者为什么给它命名为“小石潭”呢?你从文中哪些词句看出了文题中的“小”和“石”呢?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见能力的培养·爱护学生新思路,并加强开辟新思想的练习〗

要开启学生的新思路,教师的教学设计本身就要力求体现新思路,以有利于学生的思想活跃。以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为例,《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被贬官至永州后所写的山水游记系列之一,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作者寄情于山水之间,将政治上的失意不得志融入了寻访山水胜景的闲情雅趣之中,使其游记情与景水乳交融别具一格,课文本身就是新思路的体现。我教《小石潭记》正是将其作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范文来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这一独特思路。因此,在教学法中我以“小石潭为何会吸引柳宗元”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于是,学生自然归纳出小石潭的特点:幽静、人迹罕至、水清、鱼多、石奇等等,而诸多特点中许多是见到小石潭后描写的,柳宗元之所以未见小石潭已经“心乐之”的真心原因则在于“隔篱行,闻水声、如鸣佩环,”是因为小石潭水声清雅,地处幽僻,再引导学生比较其他一些游记散文,大多写的是名山大川,为何柳宗元却偏偏对那些无人光顾的无名景点情有独钟呢?通过了解写作前景,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柳宗元的游山玩水实则是内心精神世界的苦闷郁烦的表现,是借游山玩水来排遣自已内心的抑郁苦闷,所以文章虽写“心乐之”,细细体会之下,何乐之有?待学生领悟这一点后,再顺水推舟,放手让他们自已去寻找能体现这一写法,这一思路的其他地方。这样,学生思想活跃,认识到诸如写“似与游者”相乐等看似写鱼的自由、欢快,实则写出了人的孤寂忧伤,更有学生联系全文,领会到作者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本想借山水排遣内心郁闷,反却在游玩后更添了几许忧伤,这是眼前的景触发了内心的情,可以说,这种观点正概括体现了这篇山水散文的独特思路。

在每篇课文中指导学生探寻作者独特的思路,这无疑是一种对思路的训练。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一个个思路通道,信息的检索就可以选择最合乎需要组合方式,表现出自已语言运用的新思路了。

〖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下和创作主体对话〗

我在《小石潭记》第二课时设计了“巧遇柳宗元”表演课本剧的环节,这一设计一提出,马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纷纷讨论、揣摩(由于农村学生能力有限,不能即兴表演,我就在课外活动的时候指导他们进行排练),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艺术加工,不仅淋漓尽致地表演了柳宗元当时的孤独寂寞的感情,还尽情地抒发了自己陶醉于优美的山水风光的感受,大叹此处环保佳、风光宜人,甚至有同学还劝慰了柳宗元一番。

〖让学生乐中求学事半功倍·“以画辅学”优化课堂教学〗

具有美感的东西一定能吸引人的注意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小学阶段,图画能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五彩缤纷的世界。利用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常借助板画辅助教学,让这种用笔勾勒形体的线条的画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其简易性、趣味性、实效性,既给学生美的享受,感情的熏陶,又给学生思维的启迪,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如教学古文《小石潭记》时,我让学生根据文中所述内容,勾勒出《小石潭记》中所有景物。学生接到任务后,看课文非常认真,他们几乎不愿放过任何细节。随后,我又带领学生边读边画,读画完之后,我让学生合上课本看着板画尝试背诵课文,反复两遍后就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能背下这篇文章了,真是乐中求学,事半功倍啊!

〖小荷才露尖尖角·渗透〗

“渗透”主要是指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来重新关照我们的文本教学,从而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活化学习方式,综合性学习也因之得以充实、成长的目的。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途径的多样性本身就是综合性学习生长的极好的土壤。而综合性学习的渗透也必将为语文课堂注入“源头活水”,必将为语文课堂带来全新面目。

案例:

老师在讲《小石潭记》一课时,在引导学生疏通字词、了解文意后,让学生为宣传永州的这一景点作广告策划,为这一景点的建设出谋划策。学生纷纷设想广告画、拟广告词、设计人物雕像、为景点拟对联、拟警示牌……

这样的教学设计显然调动了学生,让学生在做中真切体验了文本的意境美、情感美和作者的人格美。当这些教学内容以综合性学习这一新颖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们发现学生是这般地爱语文,是这般富于协作、创造精神,教学过程也因之成为开放的、动态的教学流程。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动起来〗

工笔绘美景,深化审美能力。学完《小石潭记》之后,我请同学们画一下小石潭的方位图。不少同学都找出了自己的彩笔,认真地画了起来。过后,我看了看,多数学生画的很仔细,方位准确无误,色彩鲜明,景物逼真,小石潭周围的竹子,潭中的游鱼和潭底形状各异的石头,历历在目,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的甚至把柳完元及其他五位游玩的人一起画上了,十分形象。我还为此给他们办了一个画展呢。这一画,不仅在同学的心中有了一个立体的石潭,更其重要的,是强化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只要注重再培养他们“隅反”的意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就会有个大的提高。

〖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四个结合·学新与温故相结合〗

教材中很多课文在题材、立意、语言、技巧等方面存在着联系点。若能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则必能在使学生对课文理解趋向深入的同时,促进其比较思维和分析理解能力的提高。当然,这里的“新”和“故”是相对而言的,可以趁热打铁,拈取本单元文章作比较,以求得到及时的巩固和消化。如学完《小石潭记》一文后,可引导归纳该文与同单元《记承天寺夜游》游记散文在写作特点和人物思想上的异同。即使有的文章学习时间相隔较长,但问题一旦抛出,也会自然促使学生迅速打开记忆之门,进行积极紧张的回顾和思考,这样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

〖我的课堂我做主〗

古文阅读是中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普遍认为背课文、尤其是记书下注释是一件及其“痛苦”的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我总是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讲《小石潭记》前,我在备课时发现这是一篇十分典型的古代游记,景物描写很细致,很有特色,并充分体现了古人写游记时的“移步换景”的方法。这样的游记故事性虽不强,但却能给人以很强的镜头感。于是,我布置了这样一个预习作业:熟读课文,并根据课文中提供的信息,画一幅关于“小石潭”的画。画一张可以,画成连环画也可以,学生们听到这个作业,又惊讶又兴奋,语文课竟然用图画来当预习作业,一些平时不爱学古文,但对自己的绘画水平很有信心的同学,也摩拳擦掌,准备交一份令老师满意的语文作业。虽然同学们热情很高,但又马上面临着下一个问题,“小石潭”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如我所料,同学们在上自习课时,开始以积极的心态去阅读这篇文言文了(以往做预习作业有应付之嫌),有的同学读完几遍课文后,开始结合书下注释,对文章进行初步的翻译,是啊,不弄明白课文大意,怎能把景物形象逼真地反映在画纸上呢?同学们在“行动”,我也在盼望着这份“特殊”的作业。

第二天,学生们的作业准时交齐,打开画纸,我的眼前一亮,翠绿的竹子,清澈的潭水,自在的游鱼,弯弯曲曲的溪岸,学生们画的好极了,我的头脑中也即刻现出了《小石潭记》的原文:“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有的同学画水彩画,更显现出小石潭的美景,有的同学,合理的发挥了想象力,加入了主人公,即柳宗元等人。看来,同学们确实认真的预习了此课,《小石潭记》的教学计划顺利完成,为了考查知识点的落实情况,我进行了随堂测验,结果令我十分满意,满分的同学达到了一半以上。课后,我与同学们交流感想,学生们一致认为,想画好画就必须熟悉课文,画画时脑子里要不时回忆原文与书下注释,一些解释就不知不觉的印在了脑子里,平时死记硬背书下注释,一个小时过去了,也不见的记住多少,效率很低,而这次画画,好象在玩的过程中,就把该记的全记下来了,一点也不困难。作为老师,我的体会是批改这样的作业以不在是一种工作,而是一种享受。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使老师和学生达到了双赢,这种效果确实有些在我的意料之外。

〖课堂──阅读能力培养的基地·重在导思,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学习《小石潭记》时,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一提起艺术,人们总是感觉它特别的高雅,其实,我我们周围就有很多熟悉的艺术形式,比如诗歌、舞蹈、音乐、美术,别忘记了文学,我们语文课接触到的文学作品也是艺术,艺术的形式真多,但艺术是相通的,为什么?──因为艺术都是抒写人的内心情感的。今天我们就尝试一下,用其它的艺术形式来解读我们的文学作品。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有时我们读一篇好的作品时,从心灵深处就会响起一首曲,隐隐约约,脑海中会闪现相关的画面,朦胧或者清晰?今天我们学习柳宗元的游记散文《小石潭记》。先请大家静静地、轻轻地吟诵一下这篇文章,看看作家高超的文学魅力唤起了我们怎样的艺术感受。学生轻轻的自读课文,教师启发:“你听到你心灵的曲子了吗?它是怎样的调子?怎样的节奏?又是怎样的器乐弹奏出来的?”学生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走进课文,仔细捕捉课文的有关信息,对课文内容有较深刻的理解,老师在适当的时候联系课文的时代背景。就这样,在老师的精心的设计,在艺术形式的变换中,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查看更多
【《小石潭记》教学杂谈】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77176/
上一篇: 周恩来简介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