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课后练习

期末临近,字典语文网课后练习频道小编为您搜集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希望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8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分)

庄严的天都峰上,收起了哈( )达,俏丽的莲蕊峰顶,揭下了蝉yì( )似的面纱。阳光一照,丹yá( )贴金。这时,云海滚滚,如海宁潮来,直拍文殊院宾馆的崖岸。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协调 应酬 稀罕 绢款 B. 贯穿 待遇 逻缉 轩昂

C. 抵制 婉言 剪彩 黯然 D. 档案 颁奖 勾勒 勘查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1)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 收入分配秩序问题。

(2)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加,总体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有所降低,到中小企业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学生择业观念和心态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3)第五轮中日东海问题 5月18日在东京举行,双方继续就东海问题交换意见。

A.规范 希望 协商 B.规范 期望 磋商

C. 规定 希望 协商 D.规定 期望 磋商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好一个安塞腰鼓!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沉醉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C.十六岁是人生的花季,我们正在走进五彩缤纷、朝气蓬勃的青春花季。

D好的书需要多读,重要的书必须经常反复阅读,每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意。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中学生是青少年学习的重要阶段。

B.目前,我市文化市场稽查大队发现在例行检查时,一些网吧接纳了未成年人。

C.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似无四有。

6.默写填空。(4分)

(1)《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

(2)夫战,勇气也。 , ,三而竭。

7.仿写一个比喻句,使之与前后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3分)

诚信好象那黑夜中的明灯,失去它,你将寸不难行; ,

;诚信好象那夏日的微风,失去它你将难当酷暑。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各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语文试题 第1页 (共6页)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不要求加标点符号)(2分)

能 谤 讥 于 市 朝 闻 寡 人 之 耳 者 受 下 赏。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臣之妻私臣 ( )

(2)皆以美于徐公 ( )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

(4)时时而间进 ( )

3.汉语中有许多成语来源于古代典籍,至今仍有鲜活的生命力。上文第二段就有一个这样的成语,它是 。(2分)

4.文中邹忌先以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

“的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

”的成效。(2分)

5邹忌劝齐王取得成功,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语言交际有什么启示?(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2分)

(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各题。(10)

土 地

韩少功

吃着自己种出来的瓜莱,觉得它们每一样都有来历,每一样都有故事。什么时候下的种,什么时候发的芽,什么时候开的花……往事历历在目。

虫子差点吃掉了新芽,曾让你着急。一场大雨及时解除了旱情,曾让你欣喜。转眼间,几个瓜突然膨胀了好几圈,胖娃娃一般藏在绿叶深处,不知天高地厚地大乱家规,大哭大笑又大喊大叫,必定让你惊诧莫名。

有时候,瓜藤长袖飘飞,羽化登仙,一眨眼就缘着一根电线杆攀向高高蓝天,在太阳或月亮那里开花结果,让你搬来椅子再加上梯子,仍然望天兴叹。你看见一条弯弯的丝瓜挂在电线上,像电信局悬下来的一个野外的话筒:刚才是谁在这里通话而且是与谁通话?或者说这么多电话筒从瓜藤下来,从土地里抛撒出来,一心想告知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

你想象根系在黑暗的土地下口兹 口兹 口兹 地伸长,真正侧耳去听,它们就屏住呼吸一声不响了。你想象枝叶在悄悄地伸腰踢腿挤眉弄眼,猛回头看,它们便各就各位一本正经若无其事了。你从不敢手指瓜果,怕它们真像邻居老吴伯说的那样一指就谢,怕它们害羞和胆怯于是气呼呼地不再合作,总之,它们是有表情自己久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

你会突然想起以前在都市菜市场里买来的那些瓜菜.干净、整齐而且陌生,就像兑换它们的钞票一样陌生。它们也是瓜菜,但它们对于享用者来说是一些没有过程的结果,就像没有爱情的婚姻,没有学习的毕业,于是能塞饱你的肚子却

语文试题 第2页 (共6页)

不能进入你的大脑,无法填注你感情的空空荡荡。难怪都市里的不少孩子都不识瓜菜了,鸡蛋似乎是冰箱生出来的,白菜似乎是超级市场里长出来的,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这真是让人遗憾。

什么是生命呢?什么是人呢?人不能吃钢铁和水泥,更不能吃钞票,而只能通过植物和动物构成的食品,只能通过土地上的种植与养殖,与大自然进行能量的交流和置换。这就是最基本的生存,就是农业的意义,是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只能以土地为母的原因。英文中culture指文化与文明,也指种植和养殖,显示出农业在往日文化与文明中的至尊身份和核心地位。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总有一天,在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大潮激荡之处.人们终究会猛醒过来,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

那才是人类culture又一次伟大的苏醒。

1. 根据原文,概括“土地”两层含义的要点,每点不超过8个字。

(1) (2)

2.“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从全文看,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内涵?(2分)

3.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

(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4.从全文看,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2分)

A.作品描写那弯弯的丝瓜像“电话筒”一样,“一心想告诉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这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远离土地的优惠。

B.“这几乎不是吃饭,而是游子归家,是你与你自己久别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这句话主要表达作者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的一种幸福感。

C.所谓都市里的孩子“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鸦’”,主要表达了对西方文化影响的一种焦虑。

D.“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这主要是说古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能够使他们比我们更直接、更真切地领悟到自然对人类生存的根本意义。

E.作者从自己的种菜的小题入手,引申出文化思考的大主题,这充分显示了散文“以小见大”的文化特征。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各题。(12分)

荷叶咏

郑伯琛

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从湖上飘来,愈往前走便愈分明地看出湖上的那一片墨绿。到了,荷花洲!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星罗棋布亭亭玉立的荷花。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带雨,皎皎无瑕;怒放的,嫩蕊摇芳;含苞的,娇羞欲语;再加上绿盖叠翠、青盘滚珠,好一幅迷人景色。

语文试题 第3页 (共6页)

我在一块大青石上坐下。凝神思索,古人许多咏荷的诗句纷至沓来……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曾幻想“集芙蓉以为裳”。魏晋时曹植以荷花的美形容过他理想中的洛神:“迫而繁之,灼若芙蓉出绿波。”白居易则描绘了荷花不枝不蔓,不容亵玩的品格:“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另外,不少诗人或取其清新,或取其艳丽,写过许多秀丽如画的佳句。

忽然,一阵凉风吹来,一阵清香袭来,田田荷叶轻轻摇动,把颗颗珍珠倾入湖中。我的联想中断了。看看眼前的景象,一个奇异的念头油然而生,而且夹杂着一丝隐隐的不平之气。我大胆设想:如果去掉荷叶,只留下一枝枝光杆儿荷花,茕茕孑立,景色还能这样迷人吗?从美学意义上讲,荷叶是美的一个组成部分,失去了这部分也就失去了美。再从生物学意义

上看,没有叶子,便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便绝对长不出这些漂亮的荷花以至莲蓬和藕。难道那些荷叶就不值得歌颂吗?难道它们只能作为一种陪衬出现在古人的诗中吗?

是啊,这些荷叶,墨绿、浑圆、厚中,多少年来默默无言地居于人们强加给它的陪衬地位,上催芙蓉赤,下助玉藕白。盛夏时候,它们从不与人争风,反而像把团扇把阵阵清风送来。这是一种多么朴实无华的品格!它们又是无私的,久旱初雨,它们一点一滴都不沾唇,而总是小心地把水积存起来,那该是留给湖中鱼儿的吧!当风雨袭来时,他们紧密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压,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护持着朵朵荷花;当烈日吐火时,它们个个撑起翠盖,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阴凉处的鱼虾游戏。他们襟怀坦荡,外直中通,日月都能囊括在心中,当人们把荷叶从茎部掐断时,千丝万缕连着根,那是它们不忘湖塘养育之恩的证明。

荷叶对人类是很有益处的,作为药材,它可以去热清火;作为特殊的包装材料,它不怕水浸。另外,荷叶煮成的荷叶粥,碧绿馨香,清爽可口,……它本身有用,而且帮助生长了于人类有用的莲蓬和藕。它本身美,而且创造了荷花的美。但最吸引我的不在这些,也不在荷叶的自然。最吸引我的是荷叶的精神美。

我爱荷叶,故作荷叶咏。

1.第2、3两自然段都是描写荷花的段落,但所采用的表现手法不同,说说他们分别采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2.第4自然段“忽然,一阵凉风吹来……把颗颗珍珠倾入湖中”这句话中“珍珠”指的是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3.第4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一段中作者所说的“一丝隐隐的不平之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用意?(2分)

4.根据第5自然段的内容概括“荷叶的精神美”的主要内容。(用书上的原文回答)

5.第6自然段对荷叶的功用作进一步说明,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6.本文的文眼(点睛之笔)是文章中的哪一句话,用原文回答。(2分)

语文试题 第4页 (共6页)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马付才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

③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④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⑤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⑥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大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⑦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找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

⑧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

⑨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⑩黄春苹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⑾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2.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浯的理解,(2分)

(1)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2分)

⑵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F面……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2分)

3.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是景物描写,请联系上下文,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2分)

语文试题 第5页 (共6页)

4.请谈淡你对第⑩段“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这句话的理解。(2分)

5.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2分)

四.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也许正面临着战争的考验,于是和平成了人们最高的呼声。其实要解决民族的冲突、战争的危机,和谐是关键。国与国之间和谐,就不可能存在战争;民族与民族之间能和谐,就不可能有民族冲突;人与人之间能和谐,才能生活得愉快充实。人与自然之间能和谐,人的生存环境才能越来越美……于是,和谐将成为我们这个世界,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请以“和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

语文试题 第6页 (共6页)

2007年7月八年级期末考试(北师大版)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1.hǎ 翼 崖 2.C 3 B 4. B 5 D

6、(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一鼓作气,再而衰

7、示例:诚信好象那航船上的罗盘,失去它你将迷失方向。

二.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2.(1)偏爱(2)比(3)指责(4)间或,偶然

3.门庭若市

4.王之蔽甚矣 战胜于朝廷(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5.示例1:尊重被劝说者,委婉劝说,这样才能使对方愉快地接受意见。

示例2:因身边小事设喻说服别人,由己及人,以小见大,既让人感到亲切,又能将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三.(一)1、生命的根基;(2)文化的源泉(或精神的家园)

2、①与自然的生命交流越来越少;②劳动创造的精神愉悦越来越少。

3.(1)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具有真切感、亲切感。(2)拟人(或比拟或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充满感情。

4.BC

(二)1.第2段采用正面描写;第3段采用侧面描写。作用:①这两段文字为下文作铺垫;②描绘荷花以突出表现荷叶的品格与精神美。

2.“珍珠”指的是“水滴”,这里运用的是比喻修辞。

3.第4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丝隐隐的不平之气”意思是说“荷叶不只是陪衬,而且是美的一个组成部分。”

4.“荷叶精神美”主要指朴实无华、无私、襟怀坦荡。

5.这样写意在加深人们对荷叶的认识,从而使荷叶的形象显得更加完美高大。

6.最吸引我的是荷叶的精神美。

(三)1.“我”生活在大山里,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听了黄春草在逆境中奋斗的经历后,认识到了只有选择顽强.才能茁壮成长。

2.(1)“质问”:表达“我”对父亲的不满,把自己不能过上城市富足生活的责任归结到父亲身上。(意合即可)

(2)第—个“竟然”强调小花恶劣的生长环境;第二个“竟然”突出了小花顽强的生命力;

3.烘托了“我”对黄春草的美好生活的羡慕之情(或“向往之情”)。

4.“阳光”暗喻了美好生活(“阳光虽然没有照到小花身上”是指还没有过上美好生活,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是指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存在)。这句话告诉我们看到了美好生活,就有了希望和梦想,就要去追求奋斗。

5.形象点明了文章的工旨,暗喻了在逆境中顽强奋斗的人(或者“黄春草”)

四、略。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7678/
课后练习推荐
热门课后练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