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下语文第三、四单元试卷(五)

考前练习

高中一年级下语文第三、四单元试卷(五) 

高中一年级下语文第三、四单元试卷(五)

(二)鉴赏文艺,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要通过作者的文字去认识世界,体会人生,当然要靠读者自己的努力。有时候也不妨听听别人的话。别人鉴赏以后的心得不一定就可以转变为我的心得;也许它根本不成为心得,而只是一种错误的见解。可是只要抱着参考的态度,采取不采取,信从不信从,权柄还是在自己手里。即使别人的话只是一种错误的见解,我不妨把它搁在一旁;而别人有几句话搔着了痒处,我就从此得到了启发,好比推开一扇窗,放眼望去可以看见许多新鲜的事物。阅读文艺也应该阅读批评文章,理由就在这里。

批评的文章有各式各样。或者就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加以赞美或指摘;或者写自己被作品引起的感想;或者说明这作品应该怎样看法;或者推论这样的作品对于社会会有什么影响。一个文艺阅读者,这些批评的文章都应该看看。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批评文章都有价值,但是看看它们,就像同许多朋友一起在那里鉴赏文艺一样,比较独个儿去摸索要多得到一点切磋琢磨的益处和触类旁通的机会。

文艺阅读者最需要看的批评文章是切切实实按照作品说话的那一种。作品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应该怎么看法,为什么;对于社会会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这样明白地说明,当然适于作为参考了。

有一些批评文章却只用许多形容词,如"美丽"、"雄壮"之类;或者集合若干形容词语,如"光彩焕发,使人目眩","划时代的,出类拔萃的"之类。对于诗歌,这样的批评似乎更常见。从前人论词(从广义说,词也是诗歌),往往说苏、辛豪放,周、姜蕴藉,就是一个例子。这只是读了这四家词所得的印象而已;为要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所得的印象,才选用了"豪放"和"蕴藉"两个形容词。"豪放"和"蕴藉"虽然可以从辞典中查出它们的意义来,但是对于这两个形容词的体会,未必人人相同,在范围上,在情味上,多少有广狭、轻重的差别。所以,批评家所说的"豪放"和"蕴藉"不就是读者意念中的"豪放"和"蕴藉".读者从这种形容词所得到的帮助很少。要有真切的印象,还得自己去阅读作品。其次,说某人的作品怎样,大抵只是扼要而言,不能够包括净尽。在批评家,选用几个形容词,集合几个形容词语,来批评某个作家的作品,固然是他的自由;可是读者不能够以此自限。如果以此自限,对于某个作家的作品的领会就得打折扣了。(节选自叶圣陶《文艺作品的鉴赏》)。

18.第一段中划线的"理由就在这里"中的"理由"指什么?(3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二、三段中,(1)"像同许多朋友一起在那里鉴赏文艺一样"一句话中的"许多朋友"比喻什么?(2)鉴赏文艺,适于作为参考的是哪类文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结尾部分说"读者不能够以此自限",其理由是。(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纵观节选的四段文字,请归纳其主要内容。(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列说法符合原意的两项是:( )

A.鉴赏文艺,要走近作者,走进作品,努力通过作品去认识世界,体会人生。

B.鉴赏文艺,不应选用形容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C.鉴赏文艺,也应该阅读批评文章,把它作为参考,有所取舍。

D.鉴赏文艺,要有自己的见解,不应盲从,例如前人论词中的"豪放"和"蕴藉"之说就没有什么价值。

E.鉴赏文艺,批评家有选用几个形容词批评作品的自由,但读者却因此失去了鉴赏的自由

查看更多
【高中一年级下语文第三、四单元试卷(五)】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71604/
考前练习推荐
热门考前练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