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与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进入21世纪,多媒体计算机进入课堂,对语文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了信息传递的方式和容量,丰富了语文内容的感性天地,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节约了教学时间,并能及时反馈信息,以利于教学措施的及时调节和强化,为语文教学的改革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便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恰当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一、创设意境,以景激情。

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

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如教学语文园地四中的《悯农》时,我设计一组“动画”:“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辛勤的农民手拿锄头弯着腰用力地耕种,大颗大颗的汗珠从额头滚落下来,滴入稻田里。农民不时拿抹布檫脸。”此情此景,学生已有深刻的感性认识,我们的粮食来之不易呀。随后,我又在图画上方出示古诗,诗句和图相对照,激起学生思维的层层涟漪。此时,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朗读就能入情入景,能体现出农民的辛劳,自己也从中学到了道理。(相机教育小朋友们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

二、激发情感,以情促思。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如教学《我多想去看看》这篇文章,我先出示课件:“一位妈妈拿着一幅图画在向儿子介绍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壮观景象。(配音乐)”于是便会有很多小朋友们都迫切地想去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于是,再次运用教学媒体展示课件:“一幅庄严的升旗图,天安门上,五星红旗随着国歌的奏响冉冉升起,广场上站立着来自各阶层的人,气势雄伟,体现出了升旗时的壮观。”此时此刻,小朋友们身临其景,情绪高涨:“那有些什么人观看?国旗在天安门是什么时候升起的?……我多想去看看呀?”四面八方的问题一涌而上,学生思考的问题越多,对课文理解就越深,教学目的就越易达到。

三、启发想像,自主学习想像,是借助表像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激发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如《四季》一课,如果没有生动的图画,单靠文字是很难让学生深入想象并了解课文内容的。于是,我便把课文的内容按四季分别制作成四幅不同的“动画”。如春季,在碧绿的草地上,花儿盛开,小鸟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并发出唧唧喳喳的叫声。于是,小朋友们都能知道,春天鸟儿特别多,而且是百花盛开,草儿生长的好季节。接着,一幅一幅动画呈现在小朋友面前,(夏季,青蛙在碧绿的荷叶上跳来跳去,不停地呱呱叫;秋季,谷穗金黄金黄的,农民们正在收割稻谷,收割机不停地轰隆轰隆;冬季,下雪了,小朋友们堆雪人玩得多开心,不停地嘻嘻哈哈。)老师一边引导一边让他们自主讨论学习,认识每一个季节都有什么特点,然后小组发言提问,老师总结。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相互合作、自主学习,又能达到教学目的。总之,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有助于化解学生认识活动中的难点,深化学生情感活动,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查看更多
【恰当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率】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70820/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