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率先进入新课改的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四省区首次进行新高考。广东、山东自主命题,宁夏、海南使用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这三套“课标卷”,既保存了往年高考语文试卷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新课改的新理念、新要求,试题具有样板性和导向性,它将对新课改实验区的语文教学产生直接影响。研究三套“课标卷”的命制特点,将对福建新课改有序、有效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三套“课标卷”的命制总体上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 基础夯实,赋分加大
1. 三套“课标卷”不约而同把名篇名句默写分值提高到6分,体现了对知
识积累的重视,也体现了名篇名句的学习对语文素养提高的重要性。
2. 山东卷和全国课标卷的古代诗文阅读都将分值提高到了30分,尤其是
把古诗阅读鉴赏提高到11分,引人关注。全国课标卷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占9分;把“古代诗文阅读”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列为必考内容,就体现了保证高考语文的基础性,保护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性的理念。
3. 全国课标卷把字形题移到作文题中考查,将作文评分标准“每3个错别
字扣1分”改为“每1个错别字扣1分”,加大了对基础的考查力度,体现了对汉字书写规范这一基础的重视。
4.全国课标卷中语言文字运用保持了以往高考考题的风格,考查了成语运用、病句辨析、连贯排序、仿写修辞、概括要点等,占20分。全国课标卷如此重视基础,相信对新课改的语文教学会起到非常好的导向作用。
二.能力拓展,增“探究”级
《2007年语文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在原来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五个能力层级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探究”能力层级。
三套“课标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不仅体现了对筛选、理解、分析能力的考查,还增加了对整合、探究和表达能力的考查。
直接考查“探究”能力的题目引人注目。全国课标卷在“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题中,各命制了一道探究题。下面是小说《林冲见差拨》(《水浒传会评本》第八回)中命制的一道探究题:
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摇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
这不是简答题,它要求考生去探索,去论述。试题问:林冲身份指的是什么?探究题答案不唯一,考生可以从配军身份、反映隐忍顺从的性格和心理去论述,也可以从教头身份、反映了沉着冷静的性格和心理方面去论述。还可允许有多种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由此可见,三套“课标卷”对各种能力的考查更加多样,更加全面。
三.内容拓宽,有选择性
作为课改区首次亮相的高考试卷,其最大特色和亮点在于:三套试卷都设置了可选做其一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前者类似于非课改实验区的“现代文阅读”(散文、小说阅读),后者注重实用类文体,如全国课标卷考的是传记《叶圣陶在四川》(《叶圣陶和他的世界》第九章),广东卷考的是访谈《访钢琴家傅聪》,山东卷考的是新闻《梦碎雅典》。这些文体的出现,体现了高考对选修课程的呼应,对实用类文体的重视。两类文体能体现不同个性倾向的发展需要,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
总之,三套“课标卷”都重视了“基础性”,拓展了“探究性”,尝试了“选择性”,对福建的新课改怎样深入地进行、有效的实施起到重要的引领和借鉴作用,也引发了我们一些思考:
我们习惯了讲语文能力,新课程提出了一个新概念“语文素养”。其实“语文素养”包括了语文知识和能力。“语文素养”这个新概念其内涵比原来的“语文能力”要丰富得多。
高中阶段关于学生能力的目标与义务教育有所不同。到高中阶段,语文能力的培养,应突出在“应用、审美、探究”三个方面的能力培养上。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这三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既要考虑其均衡性,又要考虑到学生有个性地发展。要提出一个共同的目标,还允许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内容。既要打好一个共同的底子(也就是学生高中毕业后语文方面最基本的东西要打好),在这个基础上提供条件促进其个人的发展。力求从能力训练层级,发展到素养养成层级。
为了达到新课改的目标和要求,保证其优秀的教育质量,不能把新课改片面地理解为只是追求形式的改革,而要制订一系列扎扎实实的在教学内容上的落实措施,只有“基础”打好了,才有利于“探究”、“选择”的顺利发展。必须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和教风,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所培养出的学生既要经得起高考的检验,更要竟经得起将来社会的检验,真正成为有真才实学,有竞争能力的人才,这才是新课改要追求的真正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