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图找“倒影”
师:从图上找一找,你看到了什么的倒影?
生:我看到了山的倒影。
生:我看到了草的倒影。
生:我看到了榕树的倒影。
生:我看到了房子的倒影。
……
2、由图想“画廊”
师:这么美丽的桂林山水,就像画一样,哪个词说了这个意思?
生:秀峰。
师:秀峰,指秀丽的山峰,可是还有桂林的水呢,山和水组成的美丽画卷,光用秀峰来说明,恰当吗?
生:是画廊。
师:对,美丽的桂林山水就像画廊一样。有位作家游览了桂林山水之后,这样写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就说明了这里像画廊一样美。
自评:低年级识字教学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联系生活实际,与认识事物联系起来。本课词串中的其它词认识起来比较容易,而“倒影”这个词,在图中能找到许多事物的倒影,所以要设计一个有针对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找到更多的倒影,如果当时,在图上找完后,我再追问一个问题:你在哪里见过倒影?学生就会联想到生活中自己见过的倒影,就好了。对“画廊”一词的认识,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让学生知道整个的桂林山水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渗透。
骄杨若柳:壮乡一词,可以借助中国地图,让学生知道那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也就是壮族群众集聚的地方,同时了解地理位置。
教学相长:识字2实在不算是一篇好文章。。
这篇课文,除了使用课件之外,我还没想到有什么好办法去教学生理解词语。
二年级应该是借助图画和生活理解词语的意思,但这篇课文就凭借书上挂图和学生的生活积累是远远不能解决词语意思的。
你看秀峰就没法理解。
词语的归类上也值得商榷。壮乡,这个词语我们常用吗?可能孤陋寡闻,我第一次遇到这个词语,那对学生而言,他们怎么理解?有壮乡就有汉乡、藏乡、苗乡…………象鼻放在这是不是有些牵强?就说象鼻山好了,为什么要象鼻?这给学生也是不好的文字楷模。。
记得小时候学过《桂林山水》,现在删了那篇文章,用这组词语来替代吗?可年级不同啊?要二年级学生怎么学啊?
个人见解,给大家批评指正。
点点思绪:在学习生字“碧”,班上有个孩子编的是“王子和白雪公主一起坐在一块石头上”。
紫云英:对于把壮族称为“壮乡”,如教学相长所说,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有壮乡就有汉乡、藏乡、苗乡……”。后来在google和百度中输入“藏乡”、“苗乡”这样的词,发现确实有这样的称谓。
教学“象鼻”、“骆驼”、“笔架”这组词,可对照图画来学习,通过欣赏美丽的画面,要让学生明白这组词说的是桂林形态各异的山。如果不结合图来教学那是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歧义的。
至于为什么把象鼻山说成“象鼻”,我个人有以下两点浅见:一应该是为了照顾到词串的音韵美,我们都知道,词串识字之所以受到大家喜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它“整齐压韵,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合乎儿童的兴趣,又容易记忆”;二是学生对“象鼻”、“骆驼”、“笔架”这组词相对应的实物并不陌生,但当学生通过看图知道这组词就是指桂林形态各异的山时就不难放飞想象,并在头脑中勾勒出相应的画面了。且让我们将这组词改为“象鼻山,骆驼山,笔架山”后读一读,是否少了很多美感呢?我想,词串识字吸引我们的另一方面,正是它能带给我们美好的想象,能对我们产生美的熏陶。
教学相长:美应该建立在准确的基础上,看了教参,知道了有象鼻山,那骆驼后面四峰,还是岭,或者还是山呢?笔架恐怕就不是什么形象特别像的了,因为只要几座连绵起伏的山,或者一座山的起伏,这应该是太普通了,不是桂林山里面有代表性的。其实在后面可以加上岭。如果是“象鼻山”、“骆驼峰”、“笔架岭”呢?呵呵,我没去过桂林,就在这牵强地乱说,是个设想。
点点思绪:我主要是通过看图理解课文词语,让学生感知桂林的山水秀美,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桂林的山和水组成美丽的画卷,就是画廊。
童话剧:在上这一课时,学生并不能很好的把景物与景物之间的联系搞清楚,在教学时,可以借助挂图来理解和想象.
刚好我去过桂林.我有选择性的把看到的景物描述了一下,学生也因为老师去过那儿,而突然地产生了学习的兴致,对课文中的词串的感悟能力好象是一下子有所拓展似的:发言也积极了;将文中的词语穿插在自己的语言中来描述画中的景色,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句子也变得优美了.
我认为孩子就是孩子,不能要求太高.在说话的过程中,孩子们在组织自己的语言时,即使不能很快的描述出来,我们也应当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去采集有关的信息,自己去内化,自己去重组语言,相信孩子一定是能够说出满意的答案。
紫云英:呵呵,很巧,我班有个学习很好的孩子前不久也去了桂林旅游,教学时我让她给全班同学当了一回小导游。当她拿着自己在“象鼻”,“骆驼”前拍的照片给同学们讲述见闻时,大家都被深深吸引了。可能是换了位“小老师”给他们讲课很新鲜吧,正如童话剧所说,孩子们的想象被放飞了起来,大家畅所欲言,学习兴致很高。
赞成童话剧的看法,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也许只是一颗小石子,用力丢下去,也会激起一圈圈的波浪。
童话剧:上这课以前我也没有什么把握,孩子会不会喜欢这篇课文,我也不知道。
词串这么枯燥,景观离我们又这么的远,孩子们的想像力能抵达吗?孩子们是不是能体会到这么美的景色?即使就是站在那美丽的景观旁边也不一定就能体会到那里有如此的美好,秀丽!孩子就是孩子,我们得站在孩子角度去看物,看景。不一定非要用大人的感官去理解!你们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