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家庭、社会的不良环境影响,也有学生心理上发生障碍的原因。但不论由哪种原因所形成的后进生,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对自己失去自信心,自卑心极强,常常表现自暴自弃。针对这种情况,我从培养自信心入手,采用激励疗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首先,我通过家访等多种渠道,尽快与后进生家长取得联系,通过努力改变他们对自己孩子的看法,让他们发现孩子的优点,看到孩子的希望,重新燃起家长心里熄灭已久的希望之火。在学校,我还经常找后进生谈话,时刻给他们以鼓励和期望,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品学兼优的学生与他们同座,巩固他们刚刚树立起来的自信心,并使之逐渐得到加强。
二、除了与家长、与学生的促膝谈心之外,我还不断满足后进生的合理需要,有的放矢地运用激励疗法。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年曾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尽管人的需要千差万别,但是归纳起来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呈现,层次性发展的5个阶段,即生理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我充分了解后进生的需要,分别对待,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给予他们安全保障,爱护关心他们、尊重信任他们、鼓励表扬及提供表现的机会。我班曾有一位学生,学习成绩差,并有自暴自弃的思想。经过几次谈心,我发现他特别喜欢画画,针对他这种特长,我尽量满足他的心理需要,发挥他们绘画天赋,想方设法为他借来许多绘画的书籍,供他参考。同时安排他担任班级宣传委员,负责班刊,使他的长处得到发挥。这样,他觉得他得到尊重,得到班主任的喜爱,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合理需要得到满足,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以后,他象换了个人似的,要求上进,学习成绩也提高得很快。
三、正确地给后进生设置目标,循序渐进地运用激励疗法
美国著名学者弗罗姆曾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期望理论,认为激励的作用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人对激励因素所能实现的可能性大小的期望,一是激励因素对其本人的效价的大小。因此,对于一个后进生,我除了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外,还要帮助他们正确设置目标。只有目标设置正确,才有目标实现的可能,也才有努力的方向、前进的动力。假如给后进生设置的目标偏高,后进生以自身当前条件根本无法实现,那么这种目标激励对他来说成功的可能性极小,更有甚者会让他认为自己无用,产生消极情绪。我班上曾有名学生,学习欲望强,父母对他期望又高,导致他对自己要求偏高,学习时间虽然花了不少,但成绩不但没提高,反而后退,久而久之,他产生厌学情绪。针对他的情况,我及时指出他的毛病在于对自己期望过高,欲速则不达,目标设置不合理,导致退步。我根据他的具体情况,帮他设立一个科学而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列出各个阶段目标实现的具体要求,让他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地学习。同时对他的点滴进步,我及时给予肯定、奖励,对没有达到要求的地方及时指出,激励地朝着另一个新的目标继续努力。
其中,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我们班在学习纪律、卫生、体育、品德等方面设立了进步奖,并召开以下次获奖者是谁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课之前,我给后进生做了大量工作,鼓励他们勇敢地走向讲台,并做下次获奖者是我的演讲。班会开始了,颁奖后在我激励的目光下,施炯杰同学站了起来,并大步走上讲台,简短的语言,却道出了一个学生的心里话,从中也看到了他树立起来的自信。他的讲话,博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紧接着,一个又一个后进生走上了讲台……自信心是动力,是火种,既然孩子心中有了自信,下一步的转化就有了希望。这之后,我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上来,经常与课任老师、与家长联系,给后进生辅导;班级成立学习小组,帮助后进生努力提高后进生的成绩,并促进他们的品德发展,以达到转化的目的。当然,这里面要做许多耐心细致的工作,常抓不懈,尊重信任,批评互补等。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班的后进生在道德品质、学习等方面都有了长进,受到课任老师、家长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