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当今社会,有关“阅读率”的调查不时见诸报端,“阅读危机”可谓老生常谈。据英国《镜报》刊载的一项调查发现,25%的英国成人以为超人故事出自圣经,同时却不知亚当夏娃的故事出自何处――这似乎成为“不读书没文化”的又一佐证。当然,也有观点认为,现代人只是阅读方式发生变化,不用杞人忧天。电子终端简易便携、网络传播迅捷快速,极大延伸了阅读,个体每天接受的信息量远非昔日可比。那么,仅仅是不“读书”而已,并不意味着阅读量下降。
②媒介形态日益丰富,从时空上极大拓展了个人视野,理固宜然。但在传播快时代,资讯从不足变得过剩,公众所缺的不再是内容资源,而是阅读的一份宁静与耐心。人们的浏览行为越来越多,真正的阅读却越来越少。但接触信息无法替代沉静思考,毕竟,在触摸屏滑动指尖,与手抚简篇、感受墨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体验。传统阅读的过程,既是追随作者的笔触,其实也是在思索中与另一个自己对话。
③有鉴于此,加拿大学者约翰・米德专门出书倡导“慢阅读”,强调拉近读者和所读信息之间的距离。美国篮网队著名后卫肖恩・利文斯顿接受采访时就曾谈到,他通过阅读赫尔曼・黑塞的名著《席特哈尔塔》激励自己找回了状态。巴克莱中心球馆更衣室的一本蓝色小书,蕴含着让人度过危机的精神动能,这正是“慢阅读”的魅力。
④去年,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孟莎美的文章《不阅读的中国人》在网络热传,并被一些报刊转载。这位印度人观察发现,中国人空闲时间爱玩iPad,却很少安静看书,不免担心“如果就此疏远了灵魂,未来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尽管观点存在争议,但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9本,同期韩国、美国、法国国民年人均阅读量都在8本以上。从数据上看,中国人确实落后了。
⑤高尔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家喻户晓,中国人笃信“腹有诗书气自华”。梁启超读书,分“鸟瞰”“解剖”“会通”三遍;冯友兰则把“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和“明其理”奉为读书经验。然而,不论秉持何种读书观,倘若止步于浏览速读,不能做到在书海沉潜,也就谈不上体悟文字真谛,又遑论采撷智慧精华?索契冬奥会开幕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接受俄电视台专访时表示,读书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国家领导人日理万机尚能做到经常读书,言如黄钟大吕,催人省思。
⑥“世界读书日”自1995年设立以来,每逢“4・23”就成了人们反思缘何不读书的节日。透过阅读危机表象,不难窥见社会人文精神消解,也折射出现代文明面临的文化困境。当传统阅读由大众趋向小众,人类离精神危机也就相距不远了。从这个意义出发,“阅读危机”并非是个噱头,回归阅读也是一种自我救赎。
(选自 2014年4月20日 《人民日报》,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①段指出了有关阅读的哪两种观点?
3.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习近平作为国家领导人日理万机,尚能做到经常读书。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1.回归阅读是自我救赎。
2.一是当今社会出现阅读危机,二是当今社会仅仅是不“读书”而已,并不意味着阅读量下降。
3.举例论证;列举肖恩?利文斯顿通过阅读名著激励自己找回了状态的事例,真实具体地论述了“慢阅读”的巨大魅力,增加了论证的说服力。
4.示例:我常常以功课多、学习任务重、没时间作为不读书的借口、托辞,习主席为我们做了表率,我应向习主席学习,抽点滴时间多读书、读好书,从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