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中的思维惯常定势及其弱化训练

教案设计

所谓思维惯常定势,是指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形成的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维模式,面对问题,自然地把它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并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对其进行思考与处理。思维惯常定势有利于学生处理单纯而基本的学习问题,但对于新的相对复杂的问题,则往往表现为处理盲目,路径单一,思考缺乏广度与深度。因此,我们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弱化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维惯常定势。

语文学习中的思维惯常定势及其弱化训练

一.思维惯常定势的基本种类

1.权威定势。它形成于日常语文学习过程。小学生对语文知之不多,教师的指导与评价往往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外在权威。在他们看来,像教师那样想,像教师那样记,就意味着正确,意味着进步。如教《鸬鹚》一课时,一位教师在出示“一望无垠”后,提醒学生,原来已学的“一望无际、一望无边、一望无涯”等词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意思。于是,学生在作文中出现了类似“我面对一望无涯的家乡田野”这样的错句。深究学生的思维过程,原来是学生深信老师说的“四词同义”进而认为这四词可以换用。

2.从众定势。从众定势是指缺乏主见,随大流的一种思维倾向。学生往往在对问题的认识似是而非,或对自己的思维模式缺乏自信时,放弃或否定自己的思维路径,接受他人的观点。如三年级学生用“参加”造句时,在一学生造了“小明积极参加校园劳动”之后,随后的学生造句依次是“李丽积极参加社区劳动”,“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显然,后面几个学生都选用了“……积极参加……”句式,放弃或忽视了其它并不复杂的如“……不参加……”,“参加……真(很)……”等组句形式,思维呈现从众定势。

3.唯经验定势。它是指学生对业已获得的学习思维经验过于自信乃至依赖而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如在学《一个苹果》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审题。讨论交流中,学生们提出了“哪来的一个苹果”“这是一个怎样的苹果”“它后来怎样了”等问题。显然,这是思维定势的产物。学生以往所涉及的课文题目几乎都是反映文章主要内容或写作主题的,而本文题目则是行文的线索,学生凭借经验通过审题来推断本文的主要内容及主题,正反映了思维经验定势的负面影响。

4.唯书定势。它是指学生过分或片面相信书本内容的正确性和最优化,对书本内容的不足、不周、不详之处,缺乏发现、质疑与否定意识的一种思维倾向。如在学《飞机遇险的时候》一文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出示这样两个句子:(1)同行的除了工作人员,还有叶挺的女儿杨眉,她才11岁。(2)同行的除了工作人员,还有叶挺的11岁女儿小杨眉。要求学生与课文中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进行比较,思考哪句更好些,为什么?讨论伊始,不少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书上那句好。”教师对同学的看法提出质疑,请同学们再想一想。经过思考,学生们从无疑转向有疑。学生们不仅肯定了句(1),而且提出了一种新的表达方法:“同行的除了工作人员,还有叶挺的女儿小杨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前期表现便是一种唯书思维定势。

二.思维惯常定势的弱化训练

1.示误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是绝对真理还是相对真理,对于学生是否养成分析、归纳、演绎、推理等良好思维习惯和平等待人、崇尚科学的品质至关重要。教师要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适量适当的示误训练。从内容分,大致可以分为课题理解示误,词义理解示误,段意归纳示误,修辞表达示误、句子理解示误等。如学习《白杨》一文,学生往往视文章为状物类文章,就文题提出如下思考:(1)什么是白杨?(2)白杨的外形特点、生长习性是什么?白杨有什么使用价值?这时教师不予否定,并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行鼓励,再引导学生速读全文,引导学生突破惯常的审题思维定势,从而对审题及命题产生新的认识,获得并强化新的知识。

2.批判学习。所谓批判学习,就是抱着审慎的态度进行学习,相信所学内容的一些观点及方式方法都是值得讨论修正和完善的。学习的目的主要在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找寻最便捷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

如学习《在希望的田野上》第一段时,经过训练的学生便提出了对文中“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花,十里果香”的异议,认为“一片冬麦”中的“冬麦”用得不当,冬麦即冬小麦,秋播夏收。无论是从字面上还是从句意上都有必要改掉这个词。学生质疑大胆,分析入理,不仅使用了联想方法,历法知识,甚至引入了课外学到的电影蒙太奇理论。

3.多解训练。即不以一种思路、一种方式、一个答案的获取为满足,积极鼓励学生寻找异曲同工的多种合理途径的方法和结论。如指导学生用“情”字进行扩词训练,学生往往先说出“心情、感情、热情、真情”等前偏后正结构的词语。对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破定势,用“情”字作为词的第一个词素进行扩词,那么学生就会说出“情感、情意、情绪、情操”等词。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说出“情不自禁、情深意长、声情并茂、诗情画意”等成语。

4.独创训练。即引导学生不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结论正确、表达清楚、联想合理,而要尽可能地寻求与众不同的新见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曾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郊游,学生在农田及江边看到并认识了许多小草。事后,学生们提议以“小草”为题进行写作训练。写作前,我着重向学生作了这样的提示:我们想写小草,显然不仅仅是因为了解小草,更主要的是因为我们对它有自己的看法,甚至是一种独特的情感,希望大家能从新的角度出发理清思路,表达自己独到的理解和情感。其后学生们自由组合进行讨论,点引思维火花,习作中,学生们的独到情思得到积极的显露:(1)小草也是一种生命;(2)朴素是一种美;(3)平凡也伟大;(4)自私是可恶的;(5)顽强的生命力是可敬的;(6)无主见所以无作为;(7)奉献是美好的;(8)草的世界很像人的世界;(9)认识自己很重要;(10)活着就是幸福;(11)勇于面对灾难;(12)万物有利也有弊……

当然,在进行学生语文学习惯常思维弱化训练中,我们更多地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及学生实际和教学情境,综合地进行多种方式的训练,以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的积极发展。

查看更多
【语文学习中的思维惯常定势及其弱化训练】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62481/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