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指瑕

教学分析

高语第五册课文《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立论充分,论证严密,同时又条理清晰,说服力极强,是一篇优秀的文学评论。但也存在一些瑕疵,现指出如下,与同仁商榷。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指瑕

①……而其中的错误、疏漏、粗糙之处,后来在文人再创作的《三国演义》中都得到了改正与润色、丰富,从而取得了更高的艺术成就。

“错误”可与“改正”对应,但“疏漏”不能与“润色”对应,“粗糙”也不能与“丰富”对应。正确的是,“疏漏”与“丰富”对应,“粗糙”与“润色”对应。原句前后内容对应错乱,应该改为:“……而其中的错误、疏漏、粗糙之处,后来在文人再创作的《三国演义》中都得到了改正、丰富与润色,从而取得了更高的艺术成就。”

②文人与民间创作结合的创作方式,使得中国古典小说呈现了重视情节的特点。

“文人与民间创作”实在无法“结合”。结合:“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现代汉语词典》)也就是说,人只能与人结合,事物只能与事物结合,而人是不能与事物结合的。比如,我们不能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说成“理论与人相结合”。同样,“文人”也不能与“民间创作”(事物)相“结合”。原句可以改为:“文人创作与民间创作结合的创作方式……”也可以改为:“文人参与民间创作的创作方式……”

③史传文学作品如《左传》《史记》等则采取“实录”的态度写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句中顿号使用有误,当改作逗号。并列短语作谓语或补语时,短语之间应该用逗号,不用顿号。在这里,“真实丰满”和“有血有肉”是并列短语,作“写”的补语成分,所以它们之间应当用逗号。

查看更多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指瑕】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60466/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