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案)

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乡愁(教案)

台湾作家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的多年的诗人,他的《乡愁》以独特的视角,用平实的语言,满含深情地表达了作者企盼祖国统一,亲人团聚的浓浓的思乡之情,其作品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

全诗共四节,以时空的变化为序贯穿全文,诗人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四个意向: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形成了四个比喻句,将飘渺抽象难以捕捉的乡思愁绪变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少小离家,只能用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来表达对故乡、对家人的思念;新婚燕尔,离别令人伤感,只有用“一张窄窄的船票”架起鹊桥,使离别变为重逢;后来母亲谢世,“一方矮矮的坟墓”使我与母亲永远相隔两个世界。而今,最伤感的“乡愁”竟是这“一弯浅浅的海峡”,数十年的人为相隔,使“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那是一种怎样刻骨铭心的思念![本诗写于1972年,当时的大陆与台湾几乎隔绝]

诗歌充分地运用了比喻,对比,反复、反衬等修辞手法。含蓄,委婉地把思念故国的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深切自然。希望回归,盼望祖国统一的信念同执着难消的乡愁揉和在一起,更加深了诗的艺术感召力。

在形式上,这首诗体现了诗歌的结构美与音乐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每节均衡对称。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互相变化,具有参差之美。音乐美,主要体现在回环往复,一咏三叹的美的旋律上,又加上叠词的运用,低回婉转,如泣如诉,感人肺腑。

整首诗犹如一支柔美而满含忧伤的“思乡曲”,也是一曲为祖国,为亲人献上的深情而美丽的恋歌,带有浓重的抒情意味。诗歌所创造的意境沉郁而幽远;运用的语言新奇而朴实;表达的感情强烈而深沉。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巧妙的比喻形象的写法。

2、学习作者用具体形象的事物表现抽象的概念的写法。

3、提高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思国的感情。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渴望统一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乡愁》通过新奇而形象的比喻表达感情的写法。

2、注意诗人思想感情的升华和各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能力训练点:

1、搜集有关表达思乡感情的诗,词,曲或现代散文,体会思乡愁绪。

2、仿照《乡愁》诗中比喻的句式,运用博喻的形式,描写一种事物,表达一种感情。

教学思路:

1、运用思乡歌曲导入,创设情境,营造气氛。

2、引导联系学过的诗、词、曲或散文,体会自古以来人们的思乡愁绪。

3、引导学生赏析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新奇比喻的用意及含义。

4、引导学生学会朗读诗歌,给诗歌划分停顿,标记重音,把握语调,并配乐朗读,体会作者感情。

5、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感受,设想自己是一位久居台湾的游子,体会作者的思乡及思国的愁绪,体会海外华人的恋根情绪。

6、拓展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四韵》,散文《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进一步体会海外华人渴望祖国统一的热切希望。

7、仿照诗歌说出或写出几句“诗”运用博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谈话法

学法设计:朗读、联想,想象;联系实际各抒己见;对比阅读;仿写诗歌。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思乡歌曲,创设情境:[多媒体画面]

导言: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元旦即将来临,每当这时,远居海外的游子会是怎样的心情?[学生回答] 谁能用一句诗来表达?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游子思乡”是中国诗歌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么,请同学们回顾你曾经学过或读过的作品,说出有关描写乡愁的诗,词,曲。[学生各抒己见]

有关作品:

1、马致远的曲:《天净沙. 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李煜的词《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3、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李白的《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崔颢的《黄鹤楼》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是啊!抹不去的相思,挥不走的乡愁,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看多少英雄少年,白了头在一夜间!风流少帅张学良,困居台湾几十年,有多少离愁别恨,客死他乡,团聚梦难圆?多少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人民与大陆两地相隔,饱受相思之苦,因而对乡愁有着其他任何时代不可比拟的深刻的理解。其的乡愁诗也是异彩分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二、简介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幻灯片]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现居台湾。当代诗人和诗评家,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诗创作。主要诗作《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诗集有《灵河》、《余光中诗选》。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细,抒情缠绵,含蓄隽永。其乡愁诗别具特色,有很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意味深长。

这首诗写于1972年,当时,大陆与台湾互不往来,几乎隔绝。[鼓励同学们向老一辈、历史老师请教或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情况]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班同学自由朗读,认真体会诗的内涵,讨论朗读的技巧。

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幻灯片]

①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思绪?应该用怎样的语调去读?[学生体会,讨论]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刻骨铭心的思乡之愁,应该用深沉,哀婉的语调来朗读。

②每首诗的节奏以及重音如何把握?[学生讨论,试读,体会]

2、训练朗读:

①指定一名同学试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刚才强调的有关问题

②齐读,男、女分读,师生对读,于反复朗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和内涵。

四、赏析全诗:

老师配乐范读全诗,请同学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思考讨论:[幻灯片]

①全诗以什么为顺序贯穿全诗?

全诗以时空的变化为线索,以个人的经历贯穿全诗。

②这首诗运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乡愁?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有什么深刻含义?

诗人将不可捕捉的抽象的乡愁描写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使乡愁有了寄托,变得具体可感,形象生动感人。

小时侯外出求学,“小小的邮票”,使我可以用家信来寄托着作者对母亲,对故乡绵绵的思念;

长大后,出外谋生,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思念,“窄窄的船票”能使我来往于大陆和台湾之间,了却我的无尽的牵挂。

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使我与母亲永远生死相隔,永生无缘再见,也许,在母亲临死时还满含热泪盼望着团圆!

现在,“一弯浅浅的海峡”使多少骨肉同胞两地相隔,日夜思念!诗人将个人的悲欢与伟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感情撩人愁思。暗含了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全诗运用新奇的比喻,从纷繁的世事与旷远的时空中,提炼出四个意象。除此而外,还运用了对比,反复,反衬的修辞手法,将游子思乡的愁绪写得具体可感,如泣如诉,哀怨动人。前三节犹如汹涌而进的波涛,最后一节轰然汇成全诗的九级大浪,感情的潮水奔涌而出,达到高潮。正如诗人所说:“纵的是历史感,横的是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诗人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了以往任何时代不可比拟广度与深度。

③拓展讨论:

乡愁是凝重的,诗中为何却说“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

作者正语反出,以一种轻描淡写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上,反衬出乡愁的浓烈。托物寄情,表达绵绵不尽的乡愁。含蓄委婉,而又深沉哀怨。

④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有什么感受?[各抒己见]

表达了作者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2、拓展延伸讨论:[幻灯片] [学生各抒己见]

①假如当时你的亲人有在台湾的,你的感受如何?

②假如你是一位台湾同胞,面对香港收复,澳门回归,你会有什么感受?

③就我国目前的现状,你有什么看法?

五、拓展练习:

1、对比阅读:学生作品《乡愁》[自制幻灯片]

2、拓展阅读有关余光中的诗句《舟子的悲歌》,《乡愁四韵》[其二]

六、布置作业:[幻灯片]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仿照本诗的托物寄情的手法,以“母爱”为题,发挥想象,巧设比喻

写一首小诗。

3、拓展阅读:

①余光中的《乡愁四韵》体会诗人的感情。

②阅读散文,《冬季到台北来看雨》体会海外游子的心情。[印发材料]

附:板书设计:

附阅读材料: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附学生作品:

[台湾诗人余光中和席慕容的《乡愁》感情深沉,意境感人,适合与“情境学习”,即可以配乐朗读,延伸思考。我让平时文学感悟比较深的几位同学回家听音乐朗读后,自己写一篇《乡愁》,可以是诗,可以是散文,音乐自己选。]

乡 愁

作者:西安中学初二、十班 王锦

乡愁是一抹净净的黄土

风吹不走的相思

乡愁是滴在草间的露水

感念中的芜杂

乡愁是我心中思念不死的枝桠

从爱到痴 从生到死

教后记:

执教完本课,我有以下感受,也可以说是本课的独特体验吧。现总结如下:

一、用音乐创设情境,可将听课者的情感因素,融入对诗歌的理解体会。

开课前,感情深沉,震撼人心的思乡歌曲,将听课者带入思乡情境之中。指导朗读时,凄婉幽怨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诱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学生的朗读深情投入,为体会诗中深刻的蕴涵作好了情感上的铺垫。

二、讲解要深情投入,联系实际,使听课者与作品,与讲课老师产生心灵的共鸣。

我讲课时深情投入,无论是诗歌导入,指导朗读,教学语言,都恰倒好处。当谈到游子的乡愁之深时,我联系实际,以一个游子的身份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让学生体会身在他乡,连亲人最后一面也见不上的游子心情。真正体会诗中所写“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的情景。动情之处,潸然泪下,打动了所有的听课者。真情的流露使所有的人与诗歌产生了共鸣,受到了心灵上的感染与熏陶。

三、教法设计要大胆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积极性,体现青年教师的创新精神。

在介绍写作背景时,我随机应变,让评委朱校长来介绍70年代初台湾与大陆的有关情况,这一举动,令所有的人深感意外。但很快,所有的人都放松了刚开课时的紧张情绪,[包括评委,学生以及执教老师],一下子拉近评委与同学们的距离。然后教研室郭主任的介绍有关情况,本课的教学在大家都全情关注的情况下自然轻松开始了。[当然这并不是每节课都要这样]

在学完诗歌后,我安排了对比阅读,赏析另一首《乡愁》。之后,让本诗的作者----初二、十班的王锦同学谈自己的创作思路。这一举动,又使得全场为之震惊!如此寓意深刻而又意境悠远的诗歌,作者竟是身边的同学!每个同学都在欣赏与羡慕的心境中听完了王锦同学的介绍。对《乡愁》一诗的主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进一步理解了台湾诗人那种对家乡对祖国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同时安排诗人其他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拓展阅读,可以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在赏析诗歌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诗歌的朗读体会,对诗歌内涵的把握,学完诗歌的感受,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讨论,这样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但限于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幽怨的,因此可能不会出现非常活跃的课堂气氛,但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感情蕴涵。

四、板书设计富有创意,会增添课堂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加深印象。

我的板书设计犹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重点突出,意境幽雅,对学生背诵,理解诗歌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创造性的板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使每一位听课者对本课的教学印象深刻。

查看更多
【乡愁(教案)】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59546/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