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鹅毛歇后语故事及释义

课外知识

【歇后语】: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

千里送鹅毛歇后语故事及释义

【解释】: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成语】: 千里送鹅毛

【拼音】: qiān lǐ sòng é máo

【解释】: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出处】: 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举例造句】:千里鹅毛意不轻,瘴衣腥腻北归客。 ★宋·黄庭坚《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诗

【典故】:

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纥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国王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这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湖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子,张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捡到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一时间,缅伯高捧着几根雪白的鹅毛,直愣愣地发呆,脑子里来来回回地想着一个问题:“怎么办?进贡吗?拿什么去见唐太宗呢?回去吗?又怎敢去见回纥国王呢!”随从们说:“天鹅已经飞走了,还是想想补救的办法吧。”思前想后,缅伯高决定继续东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小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湖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义重,千里送鹅毛!”

缅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披星戴月,不辞劳苦,不久就到了长安。唐太宗接见了缅伯高,缅伯高献上鹅毛。唐太宗看了那首诗,又听了缅伯高的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

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人义重”,便成为我国民间礼尚往来、交流感情的写照或一种谦词。

查看更多
八字精批 八字合婚 八字起名 八字财运 2024运势 测终身运 姓名详批 结婚吉日
已出生未出生
【千里送鹅毛歇后语故事及释义】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57365/
课外知识推荐
热门课外知识推荐
付费后即可复制当前文章
《千里送鹅毛歇后语故事及释义|语文知识|课外知识-字典翻译语文网》
限时特价:5.99元/篇原价: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