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
冬
冬天匆匆地接了秋天的班,带着它给大自然的礼物,来到人间。
冬天带来的寒气遍布了每个角落,就是晴朗无风的时候,天也是干冷的。人们在室外即使只待一会儿,也会“面红耳赤”,赶紧回家去了。
光秃秃的树枝可怜巴巴地指向苍天,曾经生机勃勃的小草终于支持不住,倒下、干枯,或在空中飘荡,或被埋进土壤,原野上是一望无际的土黄色。
看,风起了。起初一缕轻烟,从地平线上升起。它轻轻地拍打着雪白的窗纸,像在有节奏地唱歌;它轻轻地摇曳纤细的树枝,帮助摘下最后一片树叶。它的力量在膨胀。终于,它愤怒地抓住树干,死命摇晃;它推开了没有关紧的门窗,“哗——啪——哗——啪,像惊涛拍岸。此刻,风像一位突然反目为仇的朋友,又像一个正歇斯底里发作的疯老头。看到这情景,正在晒太阳的小猫咪会“噌”地蹿到屋里去……
看,下雪了。蒙蒙的天空重现了夏天雷雨前可怕的景象。不知什么时候,雪花飘落了下来。团团雪花随风旋转,像一个个身着白色薄纱的娇小姑娘在舞蹈。大雪下,高耸的山峰像须发皆白的老神仙,那么威严;树枝上挂满亮晶晶、毛茸茸的雪花,树皮上的皱纹也被雪填平了。小猫咪又偷偷地跑过来,在坦荡如砥的雪地上,印上几朵小梅花……
冬天,虽然没有春天迷人的花香鸟语,没有夏天壮观的电闪雷鸣,没有秋天诱人的丰硕果实,但它也有献给大自然的含蓄的美。春夏秋冬,各有神采,要不大自然怎么会有四季的交替呢?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面红耳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机勃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目为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是抓住事物的什么特征,紧紧围绕冬的哪两个事物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阅读第4自然段,说说作者笔下的风有什么特点,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第5自然段,体会作者对雪的喜爱之情,用“________”画出相应的句子。
5.文章的结尾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愧而脸色发红。
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翻脸而变成仇敌。一般指夫妻不和,矛盾激化,互相对立。
2.文章抓住了冬天寒冷的特征,围绕着“风”和“雪”两个事物来写。
3.作者笔下的风喜怒无常,越刮越大,越刮越猛烈。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风来临时由弱到强的状态描写得栩栩如生,有形有色。
4.“团团雪花随风旋转,像……印上几朵小梅花……”这样描写既表达了作者对雪的喜爱之情,又抓住了雪的优美姿态以及银装素裹的壮丽的特征。
5.采用对比的手法,用冬天含蓄的美与春天的鸟语花香、夏天的电闪雷鸣、秋天的丰硕果实来对比,突出文章的中心。
(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