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上最伟大的篇章之一。今天,小编跟大家一起来学习《阿Q正传》导入教学,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阿Q正传》导入教学
《阿Q正传》这篇小说创作于1921年底到1922年初,那时,辛亥革命已经整整十个年头了,中国共产党也已经登上了历史的政治后舞台,中国大地逐渐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但是,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历史出现了大倒退,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仍然没有完成,封建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不断加大对劳动人民进行思想毒害的力度,清朝反动政府在大肆宣扬忠孝节列,帝国主义则大搞奴化教育,致使广大劳动农民不能觉悟起来。鲁迅先生目睹这一现状,心情十分沉重,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仍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于是,就写下了《阿Q正传》,以揭示反动统治阶级对农民的思想毒害,批判“精神胜利法”,唤醒民众。
文中所塑造的阿Q,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典型。作品通过描述阿Q饱受屈辱欺凌的凄惨生活,愤怒控诉了反动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所实行的残酷沉重的经济剥削、政治压迫和精神奴役,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并且直接联系到了农民群众要求解放的问题。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落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均受到了严重戕害的农民阿Q的典型。阿Q是一个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赤贫者。他孤身一人,颠沛流离,没有家,寄宿在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给人家打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靠出卖廉价劳动力为生。他虽然“真能做”,但在赵太爷、钱太爷及假洋鬼子之流为代表的农村反动势力的统治和勒索下,他失去了一切,甚至失去了自己的姓,因为有赵太爷在,他不配姓赵,连向赵府的佣人吴妈求爱的权利也被剥夺了。阿Q的现实处境是十分悲惨的,但他在精神上却“常处优胜”。在未庄,从豪绅地主到地保闲人,都把他视为无足轻重的贱物,高兴时拿他开玩笑,不高兴时就随便侮辱。阿Q对此是有怨愤和不平的,也进行过一些抗争,但总是以自己吃更多的亏结束。因此,他常常采取自我麻醉的手段,把自己内心的愤懑和反抗转化为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精神胜利”,如自尊自大、自譬自解、自轻自贱、自欺欺人、自我安慰以及盲目乐观等等,以掩盖自己在现实中的失败,过着不觉醒的忍辱苟安的生活。正当他在生活中处处碰壁快到“末路”的时候,革命风暴传来了,基于被剥削者的朴素直觉,他向往革命,欢迎革命,虽然他对革命的认识还十分幼稚,十分糊涂。他决心投奔革命党,但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最后被把总老爷们栽上“强盗”的罪名枪毙了。
《阿Q正传》语言幽默,时不时地会让人会心一笑,但是,我们不应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滑稽可笑之中,而应对它进行深入的分析、思索,尤其需要认识“精神胜利法”的形成根源及其现实意义。
“精神胜利法”可以说是近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封建统治阶级面对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不断失败的处境,无法清醒地正视现实,无法承认失败,更无法奋发图强,可他们要照样维持其统治,于是,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便产生了。从农民自身而言,奴隶的地位和反抗失败的历史,也是产生和接受“精神胜利法”的土壤。所以,阿Q形象有着极为深广的意义,是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鲁迅语),它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面镜子,可以在里边照出自己的或一形象来,具有深刻的针砭作用,这也是阿Q形象的重要的典型意义之一。
《阿Q正传》导入教学由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