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课堂实录

教案设计

师: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朱自清的《匆匆》(板书:匆匆)。这是六年级的一篇课文,放到五年级来学,相信我们的同学表现一定非常出色,有信心吗?

《匆匆》课堂实录

生:有(响亮整齐)!

师:好,老师相信你们!(出示配乐图片)1922年的春天,朱自清先生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美丽的景色,陷入了深深地思索: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同学们,你觉得作者当时对时间一去不复返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呢?

生:作者觉得很可惜、很留恋

生:我觉得还有些依依不舍

生:作者有些悲伤

生:作者也有点着急

师:那好,我们就带着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伤感去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吧!

生:(朗读课文)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师:我们知道时间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朱自清先生却用生动的笔触形象地写出了时间,请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哪句话写出了时间,并用笔画出来。

师:我们班学生读书的速度真快呀!谁来说说?

生: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请你说。

生:我也找到了。他还把时间比作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就找不着了。风还能感受得到。

师:你也找到了相同的一句话,是吗?(出示PPT)那我们一起来读读:在默默里算着……

(生读)

师:你们读得很入情,很入境。你们知道作者是用什么修辞手法把时间写具体的?

生:用了比喻的手法。

师: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时间比作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师:把多少时间比作一滴水?

生:把八千多日子比作一滴水

师:比作哪里的一滴水?

生: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两个词

(生读)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时间过得非常快

生:我感受到时间的飞逝

生:我感受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师:给他掌声。八千多日子在我们感觉很长,但是在作者眼中却是针尖上的一滴水。你感到了时间有什么特点?

生:时间很珍贵

生:时间过得很快

生:我感到时间一去不复返

生:去得很匆匆,时间如(流)水

师:这么长的时间在作者的眼里只有这么一点点,说明时间是——

生:短暂的

师:(板书:短暂)谁能读出时间的短暂的?

(生读)

师:好,读了这句话,你还有什么感受呢?

生:我觉得作者是一个很珍惜时间的人。

师:为什么呢?

生:我是从“我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从我的手里逝去”感受到的。

师:她在计算着时间的流逝,读词(出示大屏幕:针尖上的一滴水 大海)

生: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有什么现象?

生:找不回来了

生:无影无踪

生:一去不复返

生:海底捞针

师:是啊,一滴水在大海里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无影无踪)好,那谁能读出时间的无影无踪呢?

生:(读文)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师:那么面对时间的匆匆而去,作者有什么表现呢?请从第二自然段找到作者的表现。

生: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师:同学们,你们对这句话有什么疑问吗?

生:作者为什么头涔涔而泪潸潸呢?

师:谁能来给她解答?

生:因为作者在叹息时间的流逝,所以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是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师:是一个珍惜时间的人。“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用笔画出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句子。

(生自学)

师:我看到许多同学都做好了记号,同学们默读得很认真。现在我想请几个同学读出作者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句子,一个同学读一句。

生: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生: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师:好,你说。

生: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师:还有吗?

生: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师:好,我们先来看这句话(大屏幕: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一起读。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自己的生活,比如看电视的时候,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呢?

生:看电视时,日子从电视里过去。

师:玩耍的时候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呢?

生:玩耍的时候随着你来时跃了过去。

师:聊天的时候,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呢?

生:聊天的时候,日子从你的话语中过去。

师:那你们想一想还有别的方面吗?

生:上课的时候,时间在举手发言中过去。

生:写作业的时候,日子随着一个个字符而过去。

师:好,太精彩了,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时间的过去吧!

(配乐朗读,师生合作)

师: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

生: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师:吃饭的时候,

生: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师:默默时,

生: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师:继续

生:我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电视画面中过去;

生:我跳绳的时候,日子在绳子的甩动中过去;

生:我聊天的时候,时间从话语中过去;

生:我写作业的时候,日子从笔尖过去;

生:我在睡觉的时候,时间从均匀的呼吸中过去;

师:时间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

生:逝去

师:好,请同学们再来看这一段(大屏幕:挪移、过去……)读一读这些词,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生:我发现这些词语是写动作。

师:什么的动作?

生:时间的动作

师:时间飞逝的动作

生: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时间流逝,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动作。

生:我发现这些词语用的是形象生动的手法描绘时间的飞逝

师:你知道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吗?

生:拟人

师:他把他当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来写的?

生: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

师:大人还是小人?

生:大人

生:小孩

师:跨过、飞去、闪过

生:他把时间比作一个活泼顽皮的小孩。

师:你说的非常好。下面老师把这些词读一遍:跨过、飞去、溜走、闪过。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越读越快

生:时间过得匆匆

生:我感受到时间的飞逝

生:时间像飞一样。

师:这个同学说得太好了,时间在飞逝而去。请同学们再这一段,自由读,开始。

(生读)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这一段,其他同学静静地感受时间在不知不觉中飞逝。

(配乐,指名朗读。读完,台下掌声一片。)

师:这位同学读得入情入境,我们都被深深地感动了。这个地方——“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请你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生读)

师:好,时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飞逝而去,请同学们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看看作者面对时间这样匆匆而去发出了怎样的感叹,看看作者有几次追问?

(生读第四自然段)

师:有几次追问?

生:有七次追问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六次

师:我想请六位同学来读这六次追问,你是一问,你是二问……好,开始!

(生深情朗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面对匆匆而逝的时间,作者一问自己,读——

生: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师:“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他二问自己——

生: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师:“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他三问自己——

生: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师:他四问自己——

生: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师:我连游丝样的痕迹也没留下,难道就要离开这个世界吗?他五问自己——

生: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

师:他不甘心哪!他六问自己——

生: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师:同学们,读了作者的感叹,你感觉到作者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要珍惜时间

师:时间是很宝贵的

生:告诉我们时间过得很快,要珍惜时间。

师: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那么朱自清先生到底做了些什么呢?这就是朱自清——出示幻灯片简介朱自清的成就。你们觉得作者有没有白白来这世上走一遭呢?

生:没有

生:没有,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散文和诗歌。

师:是啊,从1922年到1948年,这26年他为我们留下了留下190余万字的作品,用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他没有白白地在这世上走一遭啊!同学们,我们正直十一二岁的年龄,算一算已经有多少日子悄悄地从我们身边过去了。

生:已经有三千多日子翘起的从我们身边溜走了。

师:三千多。同学们,时间太短暂了,它在不知不觉中飞逝而去,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么,面对这样的时间我们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在一分钟里写下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生写)

师:好,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我想说的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生:我们要抓紧一切世间去学习,去行动。

生:我们应该做时间的主人,而不应该做时间的奴隶。

生:我们应该在有限的时间留下自己的痕迹,对得起自己。

生:所以我要珍惜时间(板书:珍惜时间),还要有所作为。时间过得真快呀,40分钟就这样匆匆过去了。请同学们课后去背诵《匆匆》,认真阅读朱自清的文章,继续搜集背诵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诗词等。很高兴认识咱们501班的学生,你们今天的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谢同学们,再见!(授课 林兰)

点评

聆听了林兰老师上的《匆匆》,让我获益匪浅,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读”占鳌头,读中感悟

书声琅琅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反复诵读,整堂课都是在读中进行的,但读得并不让人腻,并不让人烦,每读一次学生都有收获。多朗读,多品味,以读为本,读中悟情,本课将新课程理念落在了实处。在一次次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进行了猛烈地碰撞,擦出了情感和智慧的火花。

2、强化积累,学以致用

语文新课程强调“读书要注重积累与运用”。如在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感受时光飞逝时,林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读书——“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紧接着,老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知识迁移——“聊天的时候……跳绳的时候……睡觉的时候……”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强化了语言的积累,体验了修辞的魅力,既感悟了时光流逝的匆匆,又享受了读书的快乐。

3、备课全面,教学轻松

对于那流逝的八千多日子,作者为什么要“头涔涔泪潸潸”呢?他又为什么不愿意白白走一遭呢?这一切都与当时的背景有关,《匆匆》写于一九二二年,是“五四”落潮期,现实不断给作者以失望;但是诗人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沦,因此,他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下深深的脚印”,因此而写下了散文诗《匆匆》,这样的背景资料对于理解他对时光逝去的无奈、着急以及对人生的执着追求都能起很好地铺垫作用。作为上课老师,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全方位备课,把课备“活”,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游刃有余,学生的学习轻松愉悦。

4、内化自己,提升素养

纵观整堂课,学生的语感几乎个个都很棒,叙述语朗朗上口,朗读语声情并茂,给听者以极大的享受。相比较而言,老师的叙述语、朗读语几句都是一个调,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几乎没有,这是值得反思的。身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应该有较好的文字处理能力,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潜心钻研,精益求精,不断内化自己,提升语文素养。(点评冯鹏英)

查看更多
【《匆匆》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56448/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