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后语文教学的新探索

教学分析

课改后语文教学的新探索

课改后语文教学的新探索

九年制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改革,是在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语文教学的成败得失,遵循语文教育理论中进行的。随着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的改革,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旧的教学模式,进行课改后新的语文教学的探索。

一、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在新的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预习效益,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能进步。”让学生预习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必要方法,是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新的学期里,伴着语文课程的改革,我在学习一篇新的阅读课文前,首先让学生做好课前知识准备,让学生根据课前阅读搜索和查阅工具书,自行设计一张预习卡,其内容是通过预习,让学生把已掌握的知识,用文学或图画等不同表达形式展示出来,把还不明白的问题通过“设疑”表示出来,然后带到课堂上的学习小组中去,小组成员共同“解疑”。这样,学生在自学预习中,学会了很多通过自学能够搞清楚的知识,提出了丰富多彩的甚至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课堂上,教师就能从学生的问题中找出突破口,和学生一起共同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归纳,去综合,去感悟,找出各个学习小组提出的疑难问题的共性。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求异、探究,捕捉了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达到开发创新、互参互动、主动探究的目的。例如:我在学习《我想》一文,首先发挥学生的预习效益,让学生在预习中设计预习卡,用“考一考”的方式,老师对每个学习小组提出了“通过预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懂的知识?”等问题,由小组内推选的记录员将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学生把明白的知识和能在小组中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小组交流,大家都来受益,扩大了学生掌握的知识范围。然后,教师把不明白的重点问题集中板书在黑板上。如“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呢?”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它的住宅是怎样建造的?……让学生逐个问题来看,并且提出“你觉得哪个问题最值得研究?学生便针对课文的重点问题,联系课文中某些段落画出能够解决问题的段落或句子。再在班中把小组研究结果进行交流。教师对勇于向自己和他人挑战的同学给予及时地表扬鼓励,同学们在预习中能够运用不同学习方式解答问题。如:有的同学能够大胆创新,运用一幅图画的形式表达出了其住宅的特点,并在课文中所提到的大厅、卧室、平台、门等内容以外,还为蟋蟀设计上走廊、粮仓、隧道等设施。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地表现出来了。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出示蟋蟀挖掘住宅图片,设计了“蟋蟀又在盖房子了,你想对它说什么?”等问题,不断引导学生向课文中心靠拢,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拓宽他们的视野,让学生带着自己渴求去探索问题,让学生在开放、民主、自主、愉悦的气氛中驰骋思维,各抒己见,感悟情感,使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展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地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因此,引导学生质疑

问难,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也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基本训练。

二、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合作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在新的课程改革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运用新的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启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机制,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在课堂上我们始终贯穿自主、探究、合作这一主线,注重合作与交流,例如:我在进行《新型玻璃》一文的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先讲后练”,而是“先学后用”,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文,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运用知识的选移,掌握了五种玻璃的特点与用途,然后,教师应该实物投影,老师以“科技创新公司的董事长的名义,代表本公司招聘业务推销员,竞争上岗,利用投影出示“告示”招聘推销员:“现代科技创新公司,研制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和吃音玻璃。今天,公司要招聘这五种玻璃的推销员,你想竞聘哪一个?请你对其中一种新型玻璃特点和用途作一次演说。有创新精神的优先录用。”接着,小组激烈竞选,产生了竞争优胜者,代表学习小组参加班上的竞聘演说,每个演说者好像身临其境,十分神气地把每种玻璃的特点及用途说得条条有据,栩栩如生,很有感召力。“口动不如心动”“快来买呀!”等广告词,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使他们能够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达到知识的升华和能力的迁移,做到学以致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

三、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反复朗读,促使学生朗读和理解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一环,“没有书声琅琅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语文课”,读是理解的前提,“情”是“道”的核心,作者的情感也就是文章之道。它要将表达形式之美,通过“读”转化为作者表达情感之美,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是要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叶老讲的美读,是一种声情并茂的吟诵,是真正能以声传情,以情动人的感情朗读,学生从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体会语言文字的运用之美,思想感情的表达之美,学生能够在读中学习,读中求悟,促使学生朗读与理解能力的提高。例如:我在教学《回自己的祖国去》一文时,便抓住了能突出表达华罗庚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言语。“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以及在送行的路上所运用的二个反问句,课文结束时运用的“再见了,朋友”等感情丰富的语句,学生通过志愿军满怀深情地追亿许多难以忘怀的事情,激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通过不同形式的美读,个人读,集体读,分角色读,使学生熟读精思,沁入灵魂深处,真正做到进入角色,感情投入,被华罗庚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灵。同学们有的泣不成声,泪痕满面,仿佛又回到了送别的场面。加深了学生对中朝两国人民友好感情的进一步体验,促进了学生朗读与理解能力的形成与发

展。

四、学生加强阅读,拓宽阅读渠道,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要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扩大阅读量,把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学校图书室让学生开架阅览,班级图书箱向学生适时开放,家中图书橱使学生自由阅读,开设多种阅读渠道,加强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阅读交流,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平日阅读中我们注重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他们逐步学会精读、略读、诵读、跳读和浏览等方法,我校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4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50篇,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60篇,利用图书馆、网络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通过大量的阅读即培养了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了阅读面,又积累了知识。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看适应自己能力的《作文指导》、《寓言》、《故事》、《诗歌》、《散文》、《古今名著》、《科普读物》、《当代文学》等书籍,多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利用节假日或星期天,多到书店一走,随时充实自己的家庭小书橱,加大智力投资,增添精神食粮,促使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总之,语文课程改革,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习,主动发展,自觉探究,终身自学,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具备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交际能力的一代新型人才!

查看更多
【课改后语文教学的新探索】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55291/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