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中《四季》一课是一首儿歌。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儿歌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来,语言亲切、生动。课文配了四幅插图,形象优美,色彩明丽,便于学生观察想象。课后要求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四个字,认识两种笔画和四个偏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新的教学理念,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学时我尝试从以下方面去突破。
一、加强识字写字
从古至今,小学语文教学的各种纲领性文件都把识字写字作为基本的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也不例外,在总目标中写到:“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明确“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但在实验区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实验教材侧重随文识字,阅读有20课,集中识字只有8课,而且集中识字也插入了小短文。这样使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把主要精力用于文章讲读,大大削弱了识字写字教学。(2)实验教材在第一学段侧重于多识字,少写字,这是与以往教材不一样的地方,其中第一册要求认识400个字,要求书写的只有100个。多数老师不适应教材的编排,教学过程中不重视识字教学,导致学生识字效果差。(3)实验教材的第一学段生字书写的量少了,但书写的要求却提高了,不仅要求把字写对,而且要求写好;不仅要求写好,而且要有一定的速度。而不少教师在指导写字时,不重视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打好写字基础。鉴于以上的调研思考,我在教学设计中提出要“加强识字写字教学”。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识字教学设计中我注重激发兴趣,按照循序渐进原则,通过反复巩固,增强识字写字的效果,同时不断教给学生识字写字的方法,提高识字写字的能力。
识字教学具体操作是:(1)借助拼音,在语言环境中初步认识今天要学习的生字。可以用批注、圈划等形式作以标记。(2)脱离语言环境,借助拼音识字。(3)脱离拼音,独立识字。(4)结合生活实际和阅读基础,把生字放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加深印象。(5)课间休息时,游戏巩固。如:拍手游戏“你拍一,我拍一,我们来读‘对、对、对’……”如:我当老师游戏“谁会读?”“我会读!‘秋、秋、秋,秋天的秋’”等。(6)课后小结时,学生通过汇报加以巩固。(7)第二课时上课前,分层测查。(8)布置作业,要求课外阅读时,对生字作标记。
写字教学具体操作是:(1)认识新学的两个汉字笔画。(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示范书写,重点指导新笔画。(4)学生描红、仿写、练写。(5)教师反馈,有针对性地重点指导。(6)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作品,学生自评、互评。(7)巩固练习。
二、注重语言积累
多少年来,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语言贫乏造成的,《语文课程标准》与近些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相比,强调了语言的积累,其中提到“积累”有多处,如:“丰富语言的积累”,“有较丰富的积累”,“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运用”,“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等。其次,对学生阅读和背诵的篇目以及字数,各个学段也都有了具体的要求。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我国古代语言诵读教学的发展,也是现阶段语文教学的要求。但《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新理念并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把理解课文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鉴于以上思考,我在教学设计中提出“注重语言积累”。我从四个方面来落实语言的积累。
1.通过朗读积累语言。在我国源远流长的阅读活动中有一个很好的传统,那就是朗读。朗读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声情并茂,通过语气、语调、语速的随情变化将自身的感情融合到读物中去,大大增强了阅读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当做到充分地读,读出语感,读得融会贯通,读得课文中的语言脱口而出,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时,就达到了积累语言的目的。因此,在教学时我要让学生充分地读,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
2.通过背诵积累语言。对人生个体阅读而言,它随人的生命周期(如童年期、青少年期、成年期、老年期)而转移,构成一个人的“阅读生命”,在“阅读生命”的不同周期,由于生理、心理机能及社会角色的变化,其阅读价值也便不同。一般来说,童年期思想单纯,记忆力较强,所学知识,正如以刀刻石,立久不衰,对此,现代心理学和脑科学都有较深入的研究。我们的古人很早就懂得这一点,春秋时的师旷曾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清代陆世仪说:“自十五岁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因此,在小学阶段,在孩子记忆力的黄金时代,要指导孩子多背诵一些好的语句,好的篇目,将终生受益无穷。《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110篇(段)。在小学的起始年级指导背诵,我是按照由扶到放的方法来设计教学的,既减轻学生背诵全篇的难度,同时又增强了一定的趣味感。
3.通过运用语言来积累语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曾有人做过一项调查,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达到的教学效果是不同的,讲授是5%,阅读是10%,视听是20%,而学以致用是90%。因此,积累语言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运用语言。有不少老师反映,学生读了不少书,摘抄了不少好词好句,但作文仍是干巴巴的,没味道。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及时指导学生通过运用语言来积累语言。我在教学中精心设计语言环境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由书中的草芽、荷叶、谷穗、雪人,拓宽到学生的生活实际里来,提供丰富多彩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由对谁说到怎么样说,进一步激活思维,拓宽思路。总之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积累语言。
4.通过欣赏相关的文章丰富语言积累语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等等,讲的都是只有读书广博,才能熟练掌握表达各种事物的语言,作文以及与人交流时才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旁征博引,挥洒自如。《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各个年级段的阅读量都有具体的要求,第一学段是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完全撒手不管,一是认为既然是课外阅读,就让学生课外阅读去,课上不涉及:二是对学生的阅读不指导,不反馈。这两种做法均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在起始年级,学生还小,读什么,怎么读,还不十分明确,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所指导。这一课是通过儿歌的形式写四季的,因此可以向学生再推荐一些描写四季的儿歌、短文或名篇片段,通过欣赏,了解到丰富多彩的描写四季的语言,从而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教师经常有意识指导学生拓宽阅读,深入阅读,会使学生逐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
三、突出自主合作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主式的形成”。自主能力、合作意识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良好素质。早在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教师的作用“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巧弥深”。所以,《语文课程标准》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一项提出来,尤其是关于合作意识的培养各个学段都具体作了要求,比如,第一学段“乐于与人交流”,第二学段“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三学段“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不仅阅读有这样的要求,习作同样也有。鉴于以上思考,我在教学设计中提出“突出自主合作”。
1.自主。所谓自主学习,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要明确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是逐步找到自己学习方式的过程,是有独到见解和独特感受的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但目前我了解到的教学实际情况是,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慎重考虑自主学习任务的个体差异性,不注意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兴趣,不够关注学生自主探求的过程和结果。我在教学设计中力求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自主学习任务的确定,首先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制订为:(1)借助拼音读准课文,读熟课文,背诵课文。(2)逐步独立认读生字,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进行描红,仿写,练写。(3)初步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层次。其次考虑学生个体差异,个别安排:(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3)提出阅读疑问。(4)能将语言形式拓展运用等。再如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兴趣。在学生发表意见、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探求的过程和结果。
2.合作。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合作的基础是自主,没有充分的自主学习,学生是拿不出心得与别人交流的,听了好的意见也不会豁然开朗,当然合作的效果也不会理想,更多的是流于形式,浪费时间。但目前的不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合作有余而自主不足。(2)合作的前提是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尤其对于小学起始年级,绝大多数孩子刚进入班级教学的形式中,如何认真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如何友好地与同学老师交流,这些方面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是我们许多老师重视不够的。(3)合作的方式应该是多样的,有效的。在第一学段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首先要给学生创设和谐的共同学习交流的合作氛围,让学生乐于合作,其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合作的方式要简单易行,这样合作学习才会是有效的。比如识字时,可以开展“我和你比”组与组竞赛活动,比赛前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这样会调动小组内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调动了小组间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学习课文时,可以开展“我问你答”的挑战活动。比如朗读课文时,可以开展“我帮你读”自由组合读书活动。
四、促进学科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提出“促进学科整合”。《四季》一课我试图将自然、美术、音乐等学科融合,点燃学生关心自然和生命、热爱生活的激情,初步感受儿歌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四季》一课本身就是涉及自然学科知识的文章,借此机会让孩子多了解一些自然知识,读读关于气象、动植物等一些自然学科的书籍,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自然学科知识方面的语言。对生活的感受、对环境的观察、对美的理解,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其表现形式是不同的,音乐是用声音和旋律来表现的,图画是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的,文学则是用语言文字来表现的,但它们同时又是相通的,文学是无声的音乐,无色无形的图画,它靠的是人们通过语言文字的再造想象来感受生活、感受美。那么学生阅读后进行绘画、吟唱,到生活中观察、寻找,可以进一步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体操作是:
1.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播放关于四季风景的视频资料,揭示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2.通过质疑,引导学生查阅自然学科方面的书籍解决问题。
3.安排画一画“你喜欢的季节”,欣赏赞美四季的歌曲,深入体验儿歌美好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
4.组织“美丽的四季”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