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晏几道
非花非雾前时见,满眼娇春。浅笑微颦,恨隔垂帘看未真。
殷勤借问家何处,不在红尘。若是朝云①,宜作今宵梦里人。
【注释】①朝云:王朝云,苏轼的侍妾,心灵手巧,才貌双全,深受苏轼宠爱。“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著名诗句,就是苏轼专门为朝云写的。
8.上片词人隔帘所见的女子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答: 。
9.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根据内容概述。(6分)
答: 。
【答案及解析、鉴赏】
8.①女子似花非花,似雾非雾,具有迷人的朦胧美(2分)。②女子满目含情,像娇媚的春光(1分);面带浅笑,像微微皱眉的西施,具有动人的情态美(2分)。
【解析】结合比喻的手法对女子的形象进行具体分析,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上片前三句均有比喻,第一句“非花非雾”是“似花非花,似雾非雾”的缩写,解说这个句子时要将其展开,使其变为比喻的形式,这样才能表现出女子的朦胧美。第二、三句也是如此,要用比喻的形式对相关语句简要解说,以生动形象地表现女子的情态美。 “微颦”,是微微皱眉之意。西施“捧心颦眉”是一个著名的典故,由此又生出“东施效颦”的典故来,于是人们常把“颦”“颦眉”“微颦”与西施联系起来。但是,“颦”毕竟不是西施的“专利”,是否与西施有关,还要根据语境进行推断。由下片中的“朝云”以及对“朝云”的注释可知,苏轼把朝云比作西湖和西施,晏几道则把女子比作西施和朝云。这样,“浅笑微颦”的比喻义就很清楚了,形容女子“面带浅笑,像微微皱眉的西施”。
9.深深的爱慕,苦苦的思恋(2分)。词人不辞辛苦地打听女子的踪迹,认为她是个脱俗超凡的女子,在尘世中是找不到的,可见对她爱慕之深(2分);词人把女子视作朝云那样心灵手巧、才貌双全的姑娘,期盼与她在梦中相见,可见对她思恋之切(2分)。
【解析】下片表达词人对女子的爱慕和思念,这种思想感情是非常明显的,但不能泛泛而论,而要依据相关内容进行具体解说,而且关键词“殷勤”“红尘”“朝云”等要解说到位,使爱慕和思念落到实处,这样才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赏析】在晏几道的词作中,爱情题材占了很大比重。这首采桑子就是这类作品中的一朵奇葩。上片写见到女子的情景。词人运用比喻手法,着力描写女子的美丽。一是迷人的朦胧美,女子似花非花,似雾非雾,美丽而朦胧。二是动人的情态美,女子满目含情,像娇媚的春光;面带浅笑,像微微皱眉的西施。首句中的“前时见”,交代时间,说明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但女子给词人留下的印象很深,使他念念不忘。末句看似有些矛盾,既然“隔垂帘看未真”,词人却把女子“浅笑微颦”的细部特征都看清了。这看似矛盾的写法,其实意味深长。词人所“遗憾”的是,一张薄薄的帘子把他和女子隔开了,使他不能把女子看得更加细致更加真切,更不能与她亲近,表现了词人对女子爱慕不已的心情。“微颦”一词,如果停留在“微微皱眉”的字面意思上,未免失之肤浅,应与“捧心皱眉”的西施联系起来。下片的“朝云”,是对“微颦”的印证。“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著名诗句,就是苏轼给他的爱妾朝云写的。苏轼把朝云比作西湖和西施,晏几道则把女子比作西施和朝云。下片写词人对女子深挚的爱慕和深沉的思恋。首句中的“殷勤”,是辛劳、勤苦之意。词人不辞辛劳地打听女子的踪迹,却没有找到,于是认为她是个脱俗超凡的女子,在尘世中是找不到的,可见对她爱慕之深;词人把女子视作朝云那样心灵手巧、才貌双全的姑娘,期盼与她在梦中相见,可见对她思恋之切。全词抒写了词人偶然见到一女子后所产生的强烈感受,表达了他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描写细腻,感情真挚,设喻生动,深受坠入爱河的青年男女喜爱,代代广为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