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李进老师的师徒活动。为了给几位青年教师搭建展示的舞台,我们将该次师徒活动作为县级教研活动兼强师培训、语文教研大组成员活动,所以全县共约50多名教师参加了活动。活动很成功,两位青年教师王群枫、张霞的上课水平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从活动之前的试教课,到活动中的正式上课,两位教师都经历了许多次的修改、实践,再修改,再实践,正是这样的反复实践锻炼,打磨,所以他们的成长特别快。尤其是张霞,我听过她所上的《山里的孩子》,后来在新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中上了《影子》一课,孩子们在她的引导下读得有声有色,玩得快快乐乐,记得最清楚的是为了上课,她还借来了电视台拍摄用的照明灯,霎时影子出现了,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孩子们在教室里转起了圈子,和自己的影子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这样的游戏怎能不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呢?课堂呈现了快快乐乐的生命态势,这正是新课程所强调的最新理念──关注生命,发展生命。今天的《回声》比起前几堂课而言,显得更加成熟了。如果说前几堂课还有雕琢的痕迹,那么今天的课堂显得自然无痕,浑然一体,犹如一个球体。这里有她自身的努力,也有她师傅的指导,这位老师善于寻求帮助,寻求帮助其实也是别人智慧的发挥,譬如:上周她与我通了将近两个小时的电话,聊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聊如何解决,昨晚她又与我讲了自己的为难之处,怕没有落实好导师的指导,因为在实践中她觉得太理性化的语言文字训练会拦腰砍断孩子们的情感线索。我肯定了她的想法,同时告诉她语言文字训练如果显得刚性,就将它软化处理在朗读指导中,同时问问“小青蛙们”:你体会到了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在这堂课中,张霞进行了很好的处理。还是来看看她几段的课堂片断吧:《回声》
【导入阶段】
设计巧妙,一举多得。
师板书:回声
师:小朋友,你在哪儿听到过声音?听到什么声音呢?
生:我在马路上听到汽车的喇叭声。
生:我听到马路上有嘟嘟声。
生:我听到田野里小青蛙的呱呱声。
生:我听到了动物园里小狗的叫声。
生:我在家里听到电视机发出的声音。
师:小朋友们听到的声音真多呀!那这样的声音你们听到过吗?板书:回。(构成题目)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叫──(学生齐读)回声。再读课文题目。
生举手问:老师,“回声”是什么呀?
师:嗯,你真会动脑筋!(板书)是什么?
生:老师,“回声”是在哪儿的呀?
师:噢!你也发现了问题,了不起!(板书)在哪?
生:“回声”是不是很吓人的?
师:是呀,“回声”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评:从写作的角度看,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审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学通常是从题目开始的,然而本课将这一特点进行了创新。从“声”入手拉动孩子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出了课文题目,通过熟悉的“声音”与陌生的“回声”比较,又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孩子们对“回声”的质疑,再老实的鼓励下,孩子们的问题一一出现。有人说“教学贵在无痕。”这样的教学设计化有形为无痕,在悄无声息中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初读阶段】
培养孩子们自主独立的学习行为。
师:第一次读课文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吗?
生:读课文要读好听。
生:要读准每一个字。
生:读课文还要把问题找出来。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把平时老师教你们怎样读课文的都记住了。真像你们说的,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还可以动动小脑筋。
(评:初读课文前,通常是老师布置要求。“第一次读课文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吗?”给自己提要求,这是老师对主人学习权利的尊重,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初步培养。)
教师的教学语言非常丰富。
【初读课文后】
师: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些什么呀?
生:“回声”在桥洞下面。
师:你真会读课文,知道了“回声”在哪儿。
生:是声音返回后产生了“回声”的。
师:你真会研究,像个小研究家。
生:桥洞底下好像有两只小青蛙呢。
师:你读课文非常仔细。
(评:每一句评价语不同,相同的是鼓励、表扬孩子们读书认真仔细,要把课文读进去,把问题读懂。盛新凤老师有句话说:“你把长长的课文读薄了。”以前只知道这是鼓励孩子们的语言,今天才感悟到其实“读薄”也就是抓出了课文内容的主要、重点。也有人说:“你把书读厚了。”意思是说,读出了自己的心得、理解,读出了自己的体会,这些体会、理解、感悟将书本变得厚厚的。看来如何运用好教师的语言确实很有意思,语文教师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点点滴滴,日渐渗透,逐步地熏陶着学生,促进着学生的语文素养。昨天我们的英语教研员对课堂语言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说到了教师的课堂语言许多都是即时生成的,是诱发思维的,是升华主题的,教师独有的教学语言是其教学个性的反映。良好的课堂语言使教学组织得到更完善、更深化、更具逻辑思维,好像是哲学家阐述自己真理所使用的语言,从而解决教学中的主题问题。)
师:出示插图和第一节课文,你们看到了什么?喜欢吗?
生:喜欢。
师:能不能用朗读将你的喜欢与大家分享分享,好吗?
生1读。
师:听出来了吗?她有个地方读得特别好。
生:好像一个大月亮。
师:你看到了什么呀?
生2:美丽的石桥。生2读。
师:石桥确实很美丽,所以你读得也很美。
师:这么美的地方,难怪小青蛙高兴地叫起来。小青蛙们,来,一起叫一下。
生齐读。
师:可是正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赶快从第二小节中找找看。
生1:不知道哪儿也有一只小青蛙在叫,真是奇怪。
师:为什么小青蛙会奇怪呢?
生1:我高兴地在叫,怎么会另一只小青蛙跟着我叫呢?
师:其它的小青蛙会怎么想?
生2:谁在冒名顶替我呀?(众多听课者都发出了笑声。虽然孩子使用的“冒名顶替”不怎么恰当,但是另一只青蛙确实有假的成分,孩子的天真、可爱显露无遗。)
师:你感到怎样呢,小青蛙?
生3:有点吓人,还不知道它是什么呢?
(评:这两个片断,教师很好地发挥了引领的作用。在她的引导点拨下,学生尽情的朗读,和文本亲近,揣摩小青蛙的心情。教师的引领作用主要是通过语言进行的,她的语言既提示表达喜欢的方式,有串连了教学环节,也激发了学生对小青蛙心理的多元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