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欣赏能力。
3.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活动实施
学生布置黑板,书写活动标题:乘着歌声的翅膀。
播放背景音乐:《乘着歌声的翅膀》。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唱歌,你们最喜欢哪些歌曲呢?把你最喜欢的歌曲推荐给大家,好吗?
关注深受学生喜爱的通俗文化,从中发掘有益的东西,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从最熟悉的身边的事物中去发现和学习,在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的同时,树立学生“
生活处处皆语文”的大语文学习观。
□专家点评
生1:《真心英雄》《一千零一个愿望》《阳光总在风雨后》《爱拼才会赢》《东风破》《天边》……
师:同学们为什么喜欢这些歌呢?
生2:我喜欢《送别》,因为它优美的旋律。
生3:我最喜欢《双节棍》,(众生笑)我就喜欢它的作者周杰伦,我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创作歌手,他的每一首歌我都喜欢。
生4:是啊,蔡依琳的《布拉格广场》很好听啊,歌的每一个音符中都流淌着舒缓、和谐,充满异国风情。
生5:我喜欢《爱拼才会赢》,因为在我悲伤失落的时候,听到这首歌,总会激励我重树信心。
生6:我也觉得《爱拼才会赢》不错啊,它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而且歌词也亲切生动。
生7:我喜欢《秋蝉》,因为它的歌词营造的意境非常优美。
师:的确,一首流传广泛的好歌或以深邃的内涵感染人,或以精巧的语言吸引人,或以优美的旋律打动人。下面我们就从歌曲的内涵、语言、旋律进行赏析。
品析歌曲内涵
陶冶人文精神
师:孔子曰:“诗言志,歌咏怀”,绝大多数的歌曲都是抒发一种向上的精神,渴望美好的未来,追求崇高的理想和真、善、美的精神境界的。从那些优美的歌曲中,我们能感受到生活的多彩,从而丰富自己的感情,净化自己的心灵。在你们喜欢的歌中,一定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吧。
歌词中内含的思想价值是社会生活价值观的缩影,流行歌曲是一个时代的人的内心世界的最佳写照。通过剖析领会有益的歌曲中的思想内涵,让学生得到教化的熏陶。
□专家点评
生1:《天边》这首歌告诉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要依赖别人,这样做出的事情才会有意义。
附:《天边》
小时候想长大
逃离不懂我的家
要翅膀自己闯
不让谁决定方向
长大后裹着伤
走过幸福身旁
才了解自由也是流浪
想寻找绿洲
我横越沙漠
眼前的风中
是成真的梦
还是海市蜃楼
天边有一座城堡
不放弃拼命的找
总算找到
忘记了失去多少
我的眼里阳光在跳跃
天边有一片青草
不肯被积雪压倒
努力长高
成熟不是心变老
是泪在打转还能微笑
生2:《阳光总在风雨后》让我知道所谓“工夫不负有心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
附:《阳光总在风雨后》
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
愿与你分担所有
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
要勇敢地抬头
谁愿常躲在避风的港口
宁有波涛汹涌的自由
愿是你心中灯塔的守候
在迷雾中让你看透
阳光总在风雨后
乌云上有晴空
珍惜所有的感动
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
阳光总在风雨后
请相信有彩虹
风风雨雨都接受
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
生3:我很喜欢《送别》这首歌,它不仅唱起来琅琅上口,而且使我更懂得珍惜朋友。
附:《送别》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生4:《真心英雄》这首歌看似朴实无华,实则蕴涵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大家都是普通人,无论是名人,还是街头小贩都有令
人羡慕的闪光点。不论每个人是成功还是失败,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才发现,最平凡才是最真。
附:《真心英雄》
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
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
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再没有恨也没有了痛
但愿人间处处都有爱的影踪
用我们的歌换你真心笑容
祝福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动
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
让真心的话和开心的泪
在你我的心底流动
生5:我们都喜欢唱《一千零一个愿望》,它唱出了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之情,而这种情感正是我们追求的,这种追求能使我们的心灵更加美好。
附:《一千零一个愿望》
明天就像是盒子里的巧克力糖
什么滋味充满想像
失望是偶尔拨不通的电话号码
多试几次总会回答
心里有好多的梦想
未来正要开始闪闪发亮
就算天再高那又怎样
踮起脚尖就更靠近阳光
许下我第一千零一个愿望(一个愿望)
有一天幸福总会听我的话(听我的话)
不怕要多少时间多少代价
青春是我的筹码□师生活动□专家点评
我只有这第一千零一个愿望(一个愿望)
有一天幸福总会在我手上(在我手上)
每一颗心都有一双翅膀
要勇往直前的飞翔
剖析歌词语言
提高语文素养
师:看来,同学们不仅喜爱唱歌,而且很会唱歌。可大家知道吗?歌唱艺术是音乐的音响和语词的完美结合,罗曼·罗兰曾说:“人类的美丽的语言的价值,远超过歌的价值,没有什么可以和它相比;它的高低抑扬,对于表现情感是不可胜数的。就是歌也得回到单纯的语言。”可见,歌词在歌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你们唱歌的时候,是否细细品味过这些歌词呢?
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学习语言。选取鲜活的语言样本让学生斟酌品味,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参与,又能够落实语言学习的教学目标,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专家点评
生1:《东风破》是我的最爱,而我更喜欢它富于古典韵味的歌词,特别是“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这句相当精彩,一个“瘦”字,体现出主人公内心的寂寞和痛苦;而“偷”字,更给人一种时间逝去却又无可奈何的感觉。
生2:《梦想缤纷》的歌词,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如“打开宁静的天空当作画布”,将“天空”比喻成“画布”,表现青少年天真可爱、异想天开的个性,使人眼前一亮,心情愉快,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生3:《送别》中作者特别善于抓住一些景物来突出离别的忧伤,如“长亭”“古道”“晚风”“夕阳”,整个画面流露出一份淡淡的忧伤。而后面的“浊酒”“别梦寒”都深深地拨动人的心弦,与作者产生共鸣。
生4:我也喜欢《送别》,词中“晚风拂柳笛声残”写离别之时,连笛声也歌不成调子,更加渲染出离别情感的忧伤、意境的凄凉。
生5:《真心英雄》中我最喜欢“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形象的语言蕴涵深刻的道理:成功两个字好写,但要做到,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
生6:《一千零一个愿望》中“踮起脚尖就更靠近阳光”,“踮起”二字写出了距离的短小。“更”字告诉我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哪怕是微小的一点成功,都离你心中的“阳光”更进了一步。
赏析歌曲旋律
培养审美情趣
师:的确,优美的语言所激发出的生动情感,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而生动的旋律与歌词的完美配合使歌曲要表达的情感得以淋漓尽致的显现,滋养一代又一代人。让我们运用音乐的知识,来赏析一首首熟悉的歌曲。
生1:《光阴的故事》中“童年成长”这一句,作曲者用了一个小高潮,也就是一个突然转高,我似乎能感觉出作者小时候那种对成长的渴望以及渴望成真后的喜悦。
突破狭隘的语文学科界限,大胆在语文学习中引入浅显的音乐欣赏,让文质兼美的歌词在音乐旋律的烘托下更彰显出其佳处,实现语文学科向其他领域的合理与适度渗透。
□专家点评
生2:《真心英雄》作者在“痛”与“恨”两字的处理上都用了一个重音,这个重音突出了对痛与恨的厌恶与排斥。
生3:《牧童》这首歌的旋律空灵悠远,写出了乡间清新自然的气息,乐曲中穿插了活泼欢快的笛声,写出了自由自在快乐的童年时光。
生4:《天边》这首歌的歌词写了小时候的任性和长大后的探求,歌的旋律有一种跳跃性,词曲的结合让人感受到青春的活泼与洒脱,充满了活力与张力。
生5:《东风破》全歌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了一段含蓄的悲伤情感,没有过多的述说,而是借景抒情。人物的思想似乎是在过去与现实之间徘徊,一遍遍回忆,一次次伤心,平稳而舒缓的节奏,更突出了伤感的内涵,二胡和琵琶的穿插更渲染了这份无奈、忧伤。
生6:《童年》全歌采用二拍子的节奏,欢快而轻松,显示出少年的憧憬和幻想,特别是两段旋律中的过门,采用了一段清亮的口哨,更体现了少年的自信与自由。
根据歌曲特点
尝试创作班歌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歌曲是歌词和旋律的完美结合,正是因为曲调的风格和词的风格相吻合,音律的展现、力度的变化、节奏和高潮部分的安排、和歌词一致,才能把感情宣泄出来,对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请同学们根据我们班级的班训“真诚学业,真诚友谊”,创作歌曲。
在综合性学习的基础上,设置真实的任务,以对优秀歌词、优美旋律的欣赏为前提,以学生生活的真情实感为素材,以学生创作自己的独特作品为动力,这样的作业无疑是能够唤出学生创造的活力与智慧的。
□专家点评
同学们纷纷拿起了手中的笔,热情高涨地投入了班歌的创作中。
(很快,同学们交上了自己的作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产生了我们的班歌)
活动反思
1.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的特征。活动的设计上,让学生通过看、听、读、说、写、唱,达到了学习目标的综合;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生活,涉猎艺术,掌握歌词创作技能,实现了跨领域学习目标的综合;同时,课内与课外衔接,书本与实践结合,接受与探究相融,实现了学习方式的综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2.歌曲的创作丰富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和途径。语文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激活生活体验的过程,同时,生活体验也能照亮语文的学习和学习的语文。也可以说,语文学习是在不断地内视、发现、理解已有的生活体验及其意义;而已有的生活体验也在不断地解读语文,生活体验愈丰富,愈能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进入语文并掌握语文。本次活动,把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相联系,互补共效,获得了双倍的意义。
3.成功地对学生进行了一次人文精神的培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作为人文学科的重头戏,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更好地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精神成长“打底”。本次活动让学生自己写歌、唱歌,注重人文,走向生活,努力在人文与生活的结合上下工夫,有利于开发心智,操练技能,又有利于培养性情,塑造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