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制度恢复已经整整20年了。20年来高考语文命题不断发展,日趋完善,到目前“3+2”已呈
现出稳定性和模式化特点,这足以说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特别命题的理论指导意向非常明确:“选拔能力
比较强,而不是仅会死记硬背的新生”,“在考查知识的同时,逐步加强了对能力的考查”(1997年《
考试说明》)。但是,高考是非常复杂的社会行为,试题的“选拔”功能和“指导”功能要接受教育实践的
检验。如果我们以素质教育的战略目标作参照,将此与当前大学生语文实际水平、中学语文教学现状、高考
阅卷评分联系起来深入思考,就会发现,高考意图通过试题进入实践以后在某些方面背离了理论的初衷,甚
至走向了反面。所以,当我们充分看到20年高考主流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它尚存在的问题。请看下
面的事实:
之一,本来大学生都是经过了高考严格选拔的佼佼者,为什么社会普遍对大学生的语文水平不满意,为
此,《人民日报》《文汇报》都曾专门发表实况调查文章,《中国教育报》也曾向社会发出呼吁,组织过全
国性大讨论。
之二,“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喊了几年,为什么“题海”战术屡禁不止,学生负担依然如故
,为什么有些学校有的教师放弃阅读、写作训练,急功近利,反复大搞基础知识拉练,天网恢恢,“密”而
不漏,什么字音300例,字形300例,什么标点100题,修辞方法100题,什么文学常识500条
,文体知识200条,古文化知识400条,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居然在高考中屡屡受益。
之三,语文界知名专家学者不止一次指出,为什么“语文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在高考中反而得不到高分”
(于漪),为什么“学生在语文课上花了大量时间学到的知识,除了用于对付考试外,实际上都是些基本无
用的”(钱梦龙)。
以上现象,如果完全归咎于高考命题,那是不公道的,因为它左右不了“应试”的形势,但是也不能说
与语言知识题的误导和高考命题效度、信度的部分失真没有关系。
一、对语言知识能力作大量静态低级考查,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语言知识”作为高考考查的内容,是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增加的。“文革”前只考一篇作文
,文科加试古文,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当时社会、学校的反映是良好的,学生的语文水平相比现
在也是较高的。为什么由只考一篇作文变为考语言知识和写作两大部分,而且基础知识题占60%,作文仅
占40%呢?停课闹“革命”,祟尚交白卷的年代,学生最起码的语文知识尚不具备,何谈综合表达?这种
高考命题的“倒退”无疑是一种战略性过渡调整。当然,经过20年的发展,语文高考命题也不断改革,按
其实质变化较大的是现代文阅读、作文、应用文修改和文学鉴赏。1984年章熊先生创立了现代文阅读考
查题型,解决了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难题,开拓了一方新的天地。写作由考查较低层次的表达能力,如197
8年的缩写,1979年的改写,1980年1981年的“读后感”,发展到现在的一材多用,多材结合
,一大一小,多种文体、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考查形式,逐步实现了高层次综合表达能力的考查(美中不
足是所占总分比重仍然是40%)。文学鉴赏也由1993年对王维一首诗所描写的一个民间传统节令的理
解判断,由最初级的诗歌鉴赏,逐渐发展为对诗、词、曲字句的赏析和意境的鉴赏评价,由1993、19
94、1995年的一题,变为1996、1997年的两题,由1993年的一首诗,变为1997年的
两首诗。这些变化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现代人才的素质要求,突出了综合能力。相比之下,语言知识
题,虽然也逐渐靠近实际应用,但实质性变化不大。纵观语言知识部分,考查的能力主要是识记、理解、应
用三种,而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查也都是单项静态的,不属综合性理解和运用。如:标点,某个实词、虚词
的使用,填词语、句子衔接等,至于字音、字形、字义、文学常识、古文化知识等,那纯粹是识记了。由于
语言知识能力层级较低,又是单项考查,所以,命题除形式之外,在能力发展的要求上变化的空间很小。所
谓考查形式的变化主要是指标准化命题的引入。如果把高考测试只看作一项社会性任务的话,标准化命题无
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面,究竟标准化命题符合不符合中学语文教学规律,能不能
选拔出高质量的新生呢?实践已经证明,标准化命题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命题点多、面广,知识量
增大,使学生本来够重的负担更重;学生动笔写的机会少了,文字表述能力下降;助长了投机取巧的侥幸心
理;“四选一”限制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现成答案的设置,使学生的思维程序扭曲、“短路”,思考问
题习惯于或以结论作前提进行逆推,或放弃过程,只在四个答案中作简单比较,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
培养,也不可能选拔出高水平的人才。
纵观现行语文高考题,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应用文修改、写作,已经都涉及到了语言知识的考查
。
1991年全国普遍实行了省级会考,已侧重考查到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为参加高考的都是
会考合格的学生,为提高选拔效度,应突出对综合能力的考测,完全没有必要再单独设题,过多地纠缠那些
能力层次很低的语言知识。
二、语言知识与阅读写作相比,分数离散度大,影响了全卷的效度和信度。
语言知识部分之所以倍受命题者的青睐,是因为标准化后扩大了命题空间,阅卷效率高,学生得分离散
度大。但笔者认为两个“有利于”是高考命题的生命,决不能本末倒置。在阅卷的实际操作中,考生语言基
础知识得分所起的区分作用举足轻重,直接影响了整卷的信度和效度。
现代文阅读分析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反映,并不像判断字音、错字、标点那么容易。从历年高考的统计数
字看,一直是得分率最低的一个大题,被称为“全卷的难点”。其一,科技说明文多属高科技研究成果介绍
,专业性太强,学生不熟悉。尽管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发言人一再申明,不是考专业知识和专门术语,是从语
文角度考查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但是,这种撇开内容只考语言的做法只能使学生望而生畏。其二,科技说明
文的阅读全部标准化,为了迷惑学生,命题者在设计四个选项时费尽心思,故意设置圈套。好学生绞尽脑汁
,不得其解,甚至误入陷阱;差学生反正不会,乱选一气有时还能碰对几个。其三,记叙文、议论文阅读中
的文字表述题多属概括归纳,也是难点。概括和归纳是语文各种能力的基础,概括表述又是属于高层次的语
文能力,由于标准化命题在平时教学训练中的泛滥,再加教材编写注重知识结论(“预习提示”、教学参考
书),教师授课重绎轻归纳诸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普遍更差。总之,现代文阅读式题偏难,而
且梯度不明显,区分度不理想。
作文评分误差的解决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章熊先生曾在《中学语文教学》(1994.6)撰文《评分误差的
调查分析》,对大规模考试作文评分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影响作文评分误差的原因有很多,除去阅卷教师
的素质水平之外,还有思维定势、风格偏爱、第一印象、位置效应、光环效应、情绪心境等。笔者认为趋中
意识是影响响高考作文阅卷质量的最大的因素。高考阅卷受到时间、经费的制约,通常由某一大学承办,阅
卷人员有大学教师、研究生、职员、中学教师。为避免复核小组长找麻烦,多数人以三类卷为切入线上下浮
动,打保险分,即很难说过高,也很难说过低。再者时间紧,赶任务,时值酷暑,连续作战容易疲劳,阅卷
教师对作文优劣的区分能力降低,时间越长越明显。据江西省1990年高考阅卷7月13日、14日和16日三天抽样
统计,满分为40分,平均分从22.69上升为24.23分(引自章熊文章)。经试点,1994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在
全国推出了“作文分项分等评分标准”,它的好处是降低了评分的误差,但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是缩小了
考生间的分数差距。分项分等评分办法并没有使那些写出好文章的优秀考生受益,而得到优惠的却是那些文
章有缺陷(或思想内容、或结构形式、或语言表达)的考生。总之,在客观上缩小了考生作文成绩差距,使
本来受趋中意识影响下的作文成绩,在分项分等评分标准之下离散度变得更小。
语言知识部分考生得分能拉开距离,离散度较大。比如甲乙两考生,对“一叶知秋”之“知”字的解释
,甲选择了“了解”,乙选择了“知道”,按标准答案甲比乙可多得3分。对“载歌载舞”之“载”字的注音
,甲选择了zài,乙选择了zǎi,甲比乙又多得2分。对“惹事生非”错别字的判断,甲选择“×”,乙选择
“√”,甲比乙又多得2分。对一个句中标点,甲选择了“;”,乙选择了“,”,甲又多得3分。仅在字义
、声调、字形、标点四个知识小题上甲就比乙多得10分。以上例子说明,与阅读、写作相比,仅在这些琐细
的语言知识上就使考生分数拉开了距离,阅读和写作虽属综合能力考查,但考生得分比较集中,相对权重变
小,语言基础知识部分差不多就决定了整卷的区分程度。
综上所述,高考年复一年大量琐碎语言知识的考查,只带来了中学日复一日的重复低效性知识训练,并
未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和高校选拔的效度。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为什么“文革”前的高考并不考语言知识,
学生的语文水平不低;现在大考语言知识,学生水平反而不高?如认真的总结反思20年来高考命题的得与失
,面对现实,应该做出科学的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