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教学我教《榆钱饭》_语文论文

教学分析

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的话,散文教学更是一种美的艺术,它应该更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色,尤其是自读课的散文教学更应该如此。只要教师心中紧系一根线,就可以尽量让学生学得自由洒脱,使课堂自始至终充满暖色调,最后给学生一个完整明晰的印象。

现代文教学我教《榆钱饭》_语文论文

笔者就教自读文《榆钱饭》一课,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先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自己写的文章能不能现在就可以编入自己读的语文课本中?“这是天方夜谭,绝对不可能的。”学生几乎同声回答。我顿了一下说:“确有其事。在五十年代,我国有位‘神童’在16岁时,他的一篇题为《青枝绿叶》的小说,就编进了高二的语文课本中,这时他是正在读高中的学生。他,就是当代赫赫有名的作家刘绍棠。他的成名与成长同共和国共患难……为了歌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农村的富民政策,借自己在农村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饱蘸了笔墨写下了一篇散文《榆钱饭》。(‘榆钱饭’三个字竖写在黑板中间)请大家品尝他的泥土气息。”这样,一下缩短了作者与同学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个环节质疑。经过预习,同学们提出了近二十个疑难点。我把这些问题大致归为三类:第一类,一般性简单明了的问题,如:“什么叫‘青黄不接’”、“鱼生火,肉生痰”“亮囤底”等,由同学自己解答。第二类,较深的,如:“丫姑在树上把榆钱大把大把地揉进嘴里”“丫姑野性”,“用榆钱哄饱肚皮”、“杀风景”……这些可供创造的词句,必须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展开争论,从而把问题由表层引入纵深。如:只一个“揉”字,就把旧社会穷人的孩子饥饿难忍的急切心情跃然纸上。一个“哄”字突出了农民用榆钱儿度过饥荒的痛苦无奈的情况里……这些不仅是难点、也是能够突出中心的点睛之笔,因此绝不能让它们轻意滑过去,教师必须借学生质疑之机深化、强化,才能把教学落到实处。第三类,时代背景中的术语、方言、个别有关文学知识的问题等,搞不通就容易造成误解,但放手让学生讨论既费时间,又没这个必要,教师只做简单的点示就可以了。如:“为什么‘政策一年比一年左,粮食一年比一年减产’”,“大队干部为什么被社员逼得‘钻烟囱’”?针对十二、三岁的孩子提出的有关六、七十年代我国的社会问题必须解释清楚,才能突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混个树饱”是方言,即“用树混饱”。“农民富了以后,二妹子不愿意给作者吃榆钱饭,刘绍棠为什么不请别的乡亲给他做着吃呢?”因为这并非纪实散文,而是带有文学性的抒情散文,作者把自己亲历了四十年的事浓缩在二妹子一家三代人的身上,其目的是通过对比来歌颂党的改革开放的新政策。

质疑,这一教学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虽然看起来很“乱”,占时间又最多,学生提出的问题散无边际,包括字、词、句、语法、修辞、文学知识、政治背景等,从形式到内容,无所不有;但在我心中始终有谱,没有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而是抓住时机,因势利导,使学生不知不觉地由散到聚。30分钟过去了,我利用学生“吐的丝”,逐步在黑板上形成了一个“经纬网”(板书)

┌────┐

〈以小〉 │ 线索 │ 〈见大〉

└────┘ 救命粮 控诉

┌─小时候吃 榆 哄饱肚皮

│ │

常│ │ 又来救命

吃│ 钱 混个树饱 批判

│ │

└─十年动乱 │

饭 赞扬

难 打油腻

79—82年吃 极其难得

〈借事〉 〈寓理〉

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了自读课的特色,又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了铺垫,水到渠成地过渡到下一环节。

第三,小结。我结合板书,明确了本文教学目的:[1]作者从幼年一直写到壮年,涉及了三个历史时期,用“吃榆钱饭”贯穿始终,把看似“散”的内容“聚”在一起,这就叫线索。[2]作者用吃榆钱饭的小事来反映大的社会主题,这是本文的又一特点:以小见大,借事寓理。[3]作者控诉了旧中国人民的苦难,批判了“左”倾路线的恶果,通过对比,赞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政策,这是全文的中心。三分钟的总结,既明确了教学目的,又把握了文章中心,也深化了教学重点。

第四,训练、延展。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印象,提高能力,我设计了两个练习:[1]给本文换个题目(略去)。[2]结合对联给学生添加兴奋剂:“记得在作者发表本文的同时,报纸上曾刊登过这样两幅对联:

春节家有二升米,压岁身无一分钱。

横批:我也过年

春节有米十余担,银行存款几千元。

横批:欢度春节

它和本文一样,都是农民生活变化的写照,语言通俗,含义无穷。现在刘绍棠请大家也给他“吃榆钱饭”生活的三个历史时期分别撰写三幅对联。”

对联引入课堂教学中,这对初一学生是很新鲜的,且上面所引对联又紧扣本课的中心,“一石激起千重浪”,这具有凝聚力的启发,一下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亢奋状态,个个跃跃欲试,但又不着边际。于是我又因势利导:[1]对联中心必须紧扣“榆钱饭”这一线索。[2]材料全部选用课文原句。我先出示第一个历史时期的上联:“小时候,春三月,青黄不接”请同学在课本的111页中组织出下联。因为学生一时还不掌握对字的要领,所以开始两个学生对得不理想。我又点了一下“摘杨芽——”学生马上心领神会对出:“摘杨芽,采柳叶,不如榆钱”。好!请给加上横批,它要涵盖上下联内容,可结合板书内容思考。“哄饱肚皮”学生们脱口而出。接着用同样的方法又完成了第二联:

春播时,亮囤底,难为无米炊;

仓库里,饿老鼠,只盼榆钱饭。

横批:混个树饱

到第三个历史阶段,如果让学生对出下联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变换方式,先出示下联,请学生在114页的第三自然段中搜寻补出上联。这时大家的参与意识倍增,几乎都举起了手。我巡视了一圈,看到大家都找对了,于是同声喊出了

鱼生火,肉生痰,食欲不振;

想榆钱,打油腻,忆苦思甜。

横批选了两个:“物稀为贵”“极其难得”。为了进一步明确中心,我把这三幅对联(预先写好的)附在板书上的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右侧。

由于这个练习设计得新颖、有趣,一下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它不仅起到了进一步熟悉课文、明确中心、加深印象的作用,而且激发了兴趣、开发了智力、拓展了美的创造力。

最后两分钟学生乘兴完成课堂练习。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本节课开头的导语就把学生引上了“好之者”的情境中:结尾结合对联教学又进一步把学生推向了“乐之者”的高潮。所以,这节课上得轻松,学得自如,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师生都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查看更多
【现代文教学我教《榆钱饭》_语文论文】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4187/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