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学杂谈

教学分析

〖异步教学中的问题设计·问题设计要有连环性,环环相扣〗

《藤野先生》教学杂谈

如果前后问题不搭界,东一个问题,西一个问题,不着边际,杂乱无章,就会搞得学生晕头转向。前后问题应相互衔接、相互贯通,形成完整的链条,才能取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持续性效果,让学生的思维在较长的时间内处于一种活跃状态。如《藤野先生》一文,可以这样设计问题:

1、鲁迅到过日本的什么地方?

2、在这些地方他遇见了些什么人?这些人做了什么事?

3、这些事对他产生了什么样影响?

4、从鲁迅的行为中,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他的什么样的思想志趣?

〖在教学中实现先学后教·指导自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课堂结构中,学生自学,是一堂课中的大环节,而自学成功与否又是上好这堂课的基础。要加强学生自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自学就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学生自学前,教师要抓住知识点靠船下篙,提出问题,突出重点,确定学生自学思考的方向。

例如:在教学鲁迅的《藤野先生》时,教师可提出这样几道思考题:

1、课文按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先后写了哪几个地点发生的事情?

2、这些事情又是按什么线索(明线、暗线)串连起来的?

3、作者笔下的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位学者?

4、作者为何要弃医从文?

这几道题目既能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又能让学生初步把握住文章的中心。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看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自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很认真,边读边批划、注记、写提要等,但也不排除有少数学生可能不认真,我们当教师的不能放过一个学生,不然10分钟时间就要白白浪费掉。要保证每一个学生拼命学习,方式主要是巡视,即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巡回辅导,启发思考,留心观察,广泛答疑,有重点地辅导差生。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尽量不大声插话,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学生通过这样的自学,对新知获得丰富的感知和初步的理解,发现问题,带疑听讲,在教学中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目标一致,同步和谐,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有效地克服了学生自学中的盲目性。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平等对话·师生间的对话〗

在操作上,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大的自主空间,我采取了多提供“话题”而少提“问题”的办法。师生双方围绕这些话题进行交谈。在交谈中,学生相互质疑,共同探究,教师只是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其中,“导而弗牵”,起穿针引线的作用,也可给予必要的启发和指点。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一文时,初步感知课文后,引导学生建立起这样的话题:从题目上看,作者主要表现的人物“藤野先生”;另一个与之有密切关系的人物是作者。那么我们共同关注一下这对来自异邦的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充分讨论,明确:藤野先生是一位正直、真诚、公平、无私的日本学者;作者是一个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苦苦探求的满腔赤诚的爱国青年。作者在异邦与藤野相处的经历使他对先生充满感激与怀念之情。这样既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又把握了一明一暗的叙事线索。在对话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推敲,如首段中“扭、油光可鉴、标致”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庸碌无为的精神状态的辛辣嘲讽。

围绕话题讨论的特点是:思维空间大,学生只围绕话题发表意见而不是回答老师的问题。所以“答案意识”淡化,交流获得的认识往往是多元的。正是在话题的情境下,学生摆脱了被“牵”的处境,思维空间拓宽了,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受到了鼓励。当然“话题”也好,“问题”也好,只是操作方式上的差别。决定是否“平等对话”的关键,在于教师是不是在意识上和行动上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浅谈教学实践中的德育渗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德育内容融汇于教学中,点点滴滴渗透于学生的思想意识,最终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行动,犹如春风化雨,悄无声息,滋润着学生幼小的心田。

如学习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时,了解了鲁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文章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思想变化的历程,尤其是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鲁迅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弃医从文!从而铸就了一代文学宗师!学生通过朗读,分析讨论总结出鲁迅的伟大抉择的意义。笔者不失时机地引出一个问题:回顾自己的人生阅历,捕捉对自影响的人或事,切实谈出自己的思想变化。“父母对生活的影响”,“教师对学习的影响”“名人对自己的影响”学生们争相发言谈出自己思想的变化,明确了自己的人生航向。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个人利益必须服从于国家民族的利益,否则人生将会黯然失色!结合所学内容,把学生的思想意识,甚至于行为有机地融入所学的课文,让学生入情入境,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得到升华,不知不觉中有如坐春风之感,其乐融融,不亦乐乎!德育教育不是狗皮膏药,随意贴,而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顺其自然,有机渗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质疑〗

质疑是学生自读后提出自己发现和想研究的问题。它可以培养学生动脑求异的思维能力,而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是从质疑开始的。如果学生一时提不出问题,或者提的问题简单幼稚、言不及义或者钻牛角尖,教师就须设法引导,不断地质疑问题,挑起争辩,创设一种思考的情境。针对学生提的问题,教师要进行选择整理,较浅显的问题引导学生直接回答;对于那些实质性的共性的问题,教师可概括归纳出几条,并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按一定的意图排列,作为下一步研讨的内容。

如在教《藤野先生》一课时,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诸如:① 题目是《藤野先生》,为何开头却详写“清国留学生”?②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句如何理解?③ 写清国留学生时用“标致”一词,怎样理解?④ 作者写“弃医从文”跟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⑤ 藤野听到“我”将不从医,为什么流露出悲哀的神情?⑥ “我”既然“太不用功”怎么会得到藤野的特别关照?⑦ “我”为什么后来“连信也怕敢写了”?……教师则将这些问题归纳成关于人物思想性格,关于选材及主题等四个方面,将问题连成串,组织讨论,使得主攻一个,解决一串,充分发挥课堂讨论的效益。

〖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挖掘主题,激发动情〗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作者往往是根据文章的主题来安排层次,结构全篇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和紧紧扣住这个特点,通过主题思想的挖掘,让学生了解文章是怎样表达主题以及为何这样表达的,同时从文章所反映的主题中,使学生受到教育。

如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散文。这篇散文通过记叙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他真挚而深切的怀念之情。对这一点,学生较易理解,可散文还追述了作者当年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表达了作者要同反动派战斗到底的决心。有关这一内容,明白鲁迅学医是为了救国。讲析课文时,便抓住一些细节(如开头描写清国留学生附庸风雅的丑态,所反映出的作者对他们的厌恶之情和作者离东京赴仙台的行动;还有对“水户”这个地名的铭记不忘)和一些典型的事件(如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引导学生认真读读、讲讲、议议,通过这些教学手段,使学生明白:这篇散文除了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还有一条暗线,那就是作者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这样上完课后,学生不仅掌握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学习了本文以作者的思想发展变化为线索,围绕表现主题来组织材料的写法,还从鲁迅先生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中学习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读完这课,不少学生在日记中表示:当年鲁迅确定自己的志向,弃医学文为救国。今天,我们九十年代的中学生,更应明确自己肩负的重任,为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而奋发努力。学生日记中所反映的思想,也正说明了:引导学生挖掘文章的主题,可以激发起他们的爱国热情。

〖新课程下优化课堂心理气氛之我见·建立平等对话的课堂人际关系〗

教师在通常的教学中往往爱用谈话法,过去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因此,谈话过程中的师生双方,实际上是不平等的:教师往往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谈话对手──学生。热烈成功的谈话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获得教师预期的结论,但却很难消除学生对教师的心理距离感,而这种心理距离感的存在,将妨碍学生真正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师能否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谈则是“交谈”区别于“谈话法”的最明显的标志。“交谈”的“交”指的是师生间思想情感的“交流”,交流的双方是完全平等的。教学中要回答的问题,可以是由教师提出,也可以是由学生提出。问题提出后,教师除了启发学生思考,也可以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并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甚至反对的意见。总之,平等对话不应该是单纯的知识信息传递的过程,而应该是全面的人格震动,心灵对话的过程,让学生感到教师不仅是值得他们尊敬的师长,同时也是他们可以信任的朋友。只有当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了这样的精神联系,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教学工作的热情支持者与合作者。

如在讲授《藤野先生》一文时,在质疑的环节中,有同学问:“题目是‘藤野先生’,文中应着重写‘我’和‘藤野先生’之间发生的事,为什么还要写其他呢?”面对勤学好问的学生,我采用了和学生一起交谈的方式,“是啊,这是为什么呢?”一学生说:“‘匿名信事件’与藤野先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与电影事件均发生在仙台,都表现‘我’的民族自尊受到伤害这一中心。”“噢,这是一个原因,你很会发散思维,很好。那么写东京的事又为什么呢?老师也不太明白。”“是为了表明‘我’不愿与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为伍,才转到仙台学医救国,才认识了藤野先生。”“对了,这位同学回答得不错,作者写这些是想传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而这种强烈的情感就是本文的另一线索。”学生就很容易明白了。这样的交谈是完全平等的,既向学生“交”了自己对这个问题“无知”的底,又不失时机地发挥了主导作用,把这个突来的问题引到了教学目标上来,使学生把答案“谈”出来了。而且整个过程师生心理协调,配合默契,利于良好心理气氛的形成。

课堂除了师生交往外,还有生生的联系。大量的事实证明,在那些有着良好班级人际关系的班级里,同学之间在课堂上也形成了团结友爱的风气,相互尊重,相互体谅,这样的班级学生往往敢讲、敢问、善思,乐于合作,课堂心理氛围良好;而在那些同学关系恶劣的班级里,课堂上往往容易出现嘲讽、攻击、压抑等不良气氛,在这样的班级里学生往往多疑、胆小、不敢发言、怕遭人耻笑,课堂心理氛围自然不佳。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重视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的建立。

〖语文探究性教学的尝试·紧扣教学重点,问题难易适中〗

课堂提问要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中心,紧紧围绕教学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重点。所提问题要有一定难度,使学生乐于思考,让每个学生只要“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对个别高层次,较复杂的问题,教师可适当提示点拔。

如教学《藤野先生》一课,我提出几个问题要求学生讨论:

1、作者为何去日本求学?

2、作者为何要离开东京去仙台?

3、作者如何具体塑造藤野先生的形象?

4、作者为何要写枪毙中国人的电影这件事?这件事对鲁迅先生的思想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反应强烈,小组讨论热烈,通过小组交流,老师点拔,学生理解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也理解了作者当年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弃医从文的原因,感受到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种目标明确的巧妙提问,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但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更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正是这个道理。

〖寓美育于语文教育之中·入情入境感受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审美素养的培育和情操的培养都是从感知和认识美开始的。”这句话言之有理。美感是审美主体在接触客观现实中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情绪或情感上的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和怡情养性的主观心理状态。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教学时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学生对美的形象能产生深刻的感受。

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把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感受美。

如教学《藤野先生》37节之前,教师用语言激发学生情感,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个弱国,中国的留学生受歧视被人瞧不起,而鲁迅先生却受到特别优待,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给鲁迅先生添改讲义、纠正错图,对鲁迅敢于解剖进行鼓励。他的热情教育、诚恳帮助、不倦教诲和寄予的热心帮助,鲁迅先生多么难忘啊!他深深尊敬和怀念他的鲁迅先生!学生深受感染后朗读学习能感受到文词间深沉真挚的情感美。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设置悬念〗

从审题、解题入手。根据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产生悬念,激发兴趣。

如教授《藤野先生》一文时,在出示课题后,老师可故做惊奇地问:“同学们,先生者,老师也,从小学开始到中学甚至到大学,我们会在很多老师的教诲下学习,为什么鲁迅偏偏对藤野先生记忆犹新呢?”面对如此具有强烈悬念的问题,学生渴望了解知识的欲望自然就会油然而生,探知的兴趣陡然而起。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巧设疑问〗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问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开动脑筋,才会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老师巧妙的设问,可以以问促读,以读促思,从而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我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为培养学生的语感,在阅读写藤野先生和鲁迅交往的几件事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并和学生一起讨论归纳。“有一回上火车时,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一句中,“致使”一词初稿为“竟”,哪一种好?为什么?讨论并归纳:“竟”是“出乎意料”,用“竟”便把这件事的责任归结为管车的人了,这显然不合理、不公平。而改为“致使”,则说明误会完全是由藤野先生本人引起,与管车的无关,这就更突出了藤野先生专心治学、不修边幅的性格特点。“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一句中,“似乎”一词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似乎”是不肯定语气,用来表现藤野先生感到突然和痛苦的心情,突出他内心很激动,却不知如何表现的复杂心理。像这样巧妙的设疑,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节奏刍议·利用幽默控制课文课堂节奏〗

语文课堂上教师运用幽默语言,动作等进行教学是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也是师生双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据调查显示,学生欢迎富于幽默的老师,而不喜欢表情冷漠,语言淡而无味的教师,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巧妙运用幽默语言、滑稽动作,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控制课堂节奏,使枯燥无味的学习变成一种精神享受,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我讲授《藤野先生》时,我就以抑扬顿挫的声调朗读“我就是──藤野──严九郎”同时还做出日本人行鞠躬的神态,这种富于幽默的表情和动作之美,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富有生动的表现力是一种轻松节奏,一下子沟通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便于展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教学过程的开放〗

以课堂为主,但不局限于课堂,走课内课外相结合的道路,阅览室、电教室乃至于整个校园,甚至社会都是课堂。首先是预习。开放性教学的预习除了要求学生扫清字词障碍,熟读课文之外,更要让学生到图书室或网上查阅有关作者的资料、写作背景,与课文有关的名言、故事、诗歌、歌曲、电影等方面的资料,拓展学生视野,丰富教学内容。

如教《藤野先生》之前,我要求学生查找有关教师给学生深刻影响的事例,学生搜集到了毛泽东和徐特立先生、海伦·凯勒与莎莉文老师、福楼拜与莫泊桑的故事,在上课时交流,给本课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其次是教学形式开放。传统的教学形式单一,使得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无趣。其实,学习是一个复杂的情感活动过程,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让课堂丰富起来,活跃起来,开放起来。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重点,我们可以设计出如下一些课型:语言积累课、朗读指导课、技法探究课、感悟欣赏课、说写练习课、课文改编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凡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学习形式,都可以尝试、都可以采用。

〖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学的思考和困惑·以活动为教学板块〗

多样性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高效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生成语文能力,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活动方式如知识竞赛、探究活动、品读活动、辩论活动、创新活动等。

特级教师洪镇涛开设《藤野先生》时,设计了一个创新活动环节,要求学生从藤野先生的角度出发叙述与鲁迅交往的几件事,非常富有新意。课堂教学活动化,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打破课堂死气沉沉的氛围,给学生以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人,那么语文课堂就充满生机与活力了。

〖引领学生探求文学作品蕴含的美·理解美、鉴赏美〗

在鉴赏文学作品时,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体验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布局某篇遣词造句之美。在普遍的语文教学中,把一篇完美的教材像拆零部件一样,搞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学生得到的只是碎块,而不是整体。而语文审美教育确是要崇尚完整,让学生完整地去把握阅读对象(审美对象),形成完美的形象整体。如果仅仅是无量教学需要,而不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美文就会被讲析得支离破碎,学生也将失去一次感受美、品味美、接受美的熏陶的机会。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很多都是极其精美的,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一文的开头,作者就用比喻、夸张、反语和讽刺手法,只寥寥几笔,就活画出那些出国镀金捞取个人名利的浪荡子弟们的丑态,让学生细细品味“形成一座富士”、“宛如小姑娘的防髻”、“应该看见、”“油光可见”、“实在标致极了”等形象,清朝留学生们的怪态,就会立刻浮现在学生们的眼前,并由然而生对丑恶现象的厌恶之感。同时,又能领悟到文章语言精美、独特之在。正是通过这样幽默而犀利的语言描绘,透过人物的外貌展示了清朝留学生的丑恶灵魂。这样学生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在其中完成了理解美、鉴赏美的过程。

探求文学作品中的美,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开辟了一方教学实践的新天地,为语文教学的百花园里增添了一朵奇异的鲜花,唯其“新”、“鲜”,我们更有呵护的责任;探求文学作品的美也为以人为本的教育提供了课堂典范模式,体现了丰富的人文精神。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探求,这朵鲜花将开遍整个教育天地。

〖语文教学导语设计·解析式〗

这是常用的导入方式,要求紧扣课题字眼,从挖掘关键词的含义引入新课,这样既节省时间,言简意赅,又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共鸣。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回忆在日本留学时期,与藤野先生的师生真挚情感,赞扬他正直热情,治学严谨,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在解题时,我先解析“先生”的含义。古往今来,“先生”多指对长辈的尊称,古代郎中也称先生,多数人则称老师为“先生”,本文的“先生”专指老师。藤野先生是一位日本的老师,鲁迅先生为什么写回忆他呢,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什么情感?学习本文将会找到答案 。

〖走语文愉快教学之路·精当有趣的导语设计〗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精巧而成功的导语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它能产生良好的课堂氛围,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要使学生愉快的投入到课堂教学里,增强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情绪和信心,这就要求教师格外重视开场白的设计。倘若导入的语言平淡无味、导入的方法千篇一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必然受到压抑,课堂教学的愉悦感必将丧失。

我总是根据课文文体、内容、结构、语言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和学习愿望出发,选择比较理想的导入方法,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从感情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兴趣盎然地与我一起徜徉于语言文学的园林之中,尽情地吸收文中的知识营养。

如:教《藤野先生》一文时,我是这样设置导语的:鲁迅在年轻的时候,曾东渡到日本去留学,在那里结识了一位老师──藤野先生。如鲁迅自己所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以至事隔二十年之后,当鲁迅先生受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南下至厦门大学任教时,仍能清晰的回忆起藤野先生,强烈的思念起藤野先生。藤野先生,到底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能在鲁迅的心目中占如此重要的地位?”这样的开场,首先奠定了情感氛围的基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具体情境,燃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导语设计探微·形势、背景导入式〗

《藤野先生》一文的导语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都喜欢在自己的课桌上刻一个“早”字,这是学习谁的做法?(学生回答:鲁迅)鲁迅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讲鲁迅小时候的故事)由于医学水平低下,那时候许多人过早地被病魔折磨而死。于是,鲁迅决心长大后当一名医生,救治像他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他中学毕业后,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东渡日本学医。在那里他结识了一位老师──藤野先生。(板书题目)请读课文。

〖异步教学中的问题设计·问题设计要有连环性,环环相扣〗

如果前后问题不搭界,东一个问题,西一个问题,不着边际,杂乱无章,就会搞得学生晕头转向。前后问题应相互衔接、相互贯通,形成完整的链条,才能取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持续性效果,让学生的思维在较长的时间内处于一种活跃状态。

如《藤野先生》一文,可以这样设计问题:

1、鲁迅到过日本的什么地方?

2、在这些地方他遇见了些什么人?这些人做了什么事?

3、这些事对他产生了什么样影响?

4、从鲁迅的行为中,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他的什么样的思想志趣?

查看更多
【《藤野先生》教学杂谈】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4068/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