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现《风娃娃》的构思有悖常理吗?

教案设计

对待新教材教学,应该本着“小立课程、大下功夫”的精神,进行发现、利用、改造。

你发现《风娃娃》的构思有悖常理吗?

发现,以创新教育的视角去审视课文,而不是用教师备课,以编书人的视角;在“服从”的前提下“如何上好这一课”的理念,永远不会有新的发现。

利用,“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可以全部利用,也可以部分利用;前提是教材有价值的就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改造,其实就是对教材开发的创新行为。尤其是《语文》,时效性强,一篇文章发表时可能还“时髦”,教这篇课文时也许就“老化”了,要加以改造。

总之,对待教材,不是传统的“照本宣科”“以本为本”,而应以创新的教育思想去发现、利用、改造它。

一、你发现《风娃娃》的构思有悖常理吗?(第16课)

(一)

“风娃娃”比喻什么?给小学二年级小朋友讲《风娃娃》的“风”,用人性化比喻为“娃娃”,显然指微风、和风。这是常识。

“风娃娃长大了。风妈妈说:“到田野里去吧,在那里,你可以帮人们做许多事。”(第一段)

“娃娃”就是娃娃,“长大了”,就是“风少年”了。“娃娃”能帮人们做什么事?“娃娃”自己生存还需要大人帮忙。

以下发生的事,都不是“风娃娃”能够做的。

(二)

“风娃娃”“使劲向风车吹去”“风车一下子转得飞快!”于是,“抽上来的水奔跑着”。(第二段)

风车在微风、和风的情况下,是不能转的。这是常识。

只有阵风、大风的情况下才“转得飞快”,那不是”风娃娃”,而是“风”家族中的“男子汉”“伟丈夫”,叫“劲风”,“劲风”是可以利用的动力资源。给小学二年级小朋友说“风娃娃”会成为“风动力”资源?

(三)

“风娃娃”可以使“纤夫们”“收起纤绳”不用拉纤了?

“风娃娃又来到河边,看见许多纤夫正拉着一艘船。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喊着号子,船却走得很慢。他急忙跑过去,对着船帆吹起来。船在水面上飞快地行驶。纤夫们笑了,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第三段)听课时,我问旁边的一位小朋友:“纤夫为什么拉船?”“不知道,……船机器坏了?”课后与教师讨论时又问:“纤夫为什么拉船?”回答是:“我也不清楚。”

有句成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比如,人力船从瓯江上游丽水一青田一温州顺流下来,走得飞快;可从温州载着货物,逆流而上,非得要纤夫在岸边拉纤绳不可。

编书的有悖常识有五处:

1.逆水而上,船帆一般是不挂的,因为借点风力毫无意义;

2.“许多纤夫正拉着一艘船”,“船却走得很慢”,说明载重量很大,那么,风娃娃“对着船帆吹起来”就能使“船在水面上飞快地行驶”?

3.有了风娃娃(微风、阵风),那么,“纤夫们笑了,一边收起纤绳”,可以不再拉纤,不拉,船会倒退的呀。

4.从风娃娃“看见一艘船”,“纤夫们”的视野应该是正面、迎面的。正面、迎面“对着船帆吹起来”,不是增加阻力吗?

5.再说,“许多纤夫”也不准确,一般一、二个纤夫。“许多纤夫”拉船走水路逆流运货物,除非公路时代没有开始之前。

(四)

风娃娃把“风筝吹得无影无踪”?

风娃娃“折断了路边新栽的小树”?

第5段、第7段写风娃娃“干坏事”的两件事,“罪名”也是不成立的,有悖常理。

“风筝”之所以谓之“风筝”,是由于有了“风娃娃们”,才把它送上天的;风,成了“筝”的动力;没有风娃娃,“筝”要摔下来的。风娃娃们才不会去干“折断新栽小树”此类丑事,那是风家族中的“狂风”干的,至于“吹跑人们晒的衣服”,那是风家族中顽皮的“小流氓”——”大风”干的。还有把房屋吹塌、把大树连根拔起,甚至害人性命的,那是风家族中的“暴君”与“魔鬼”——台风干的。

风娃娃只知道风妈妈说的,与“细雨”姐姐一起,“和风细雨”给人们带去舒心与快乐。

摘自《发现利用改造——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分内容的思考》

查看更多
【你发现《风娃娃》的构思有悖常理吗?】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40355/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