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当我们见到一些可怕的事情时,就会感到十分恐惧。下面是字典语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形容恐惧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形容恐惧的成语【1】毛骨悚然: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惊魂丧魄:形容十分恐惧。
惊魂动魄:形容十分恐惧。
重手累足:两手相重,两足相叠,不敢有所举动。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惊心褫魄:形容十分恐惧。同“惊心丧魄”。
惊心丧魄:形容十分恐惧。亦作“惊心褫魄”。
惊心破胆:指内心十分震惊、恐惧。
惊心裂胆:指内心十分震惊、恐惧。同“惊心破胆”。
胆战心惊: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惶惶不安: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不寒而栗: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胆颤心惊: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惊恐万状: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局促不安:局促:拘束。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如坐针毡:象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坐立不安: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手足无措: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心神不定: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人心惶惶:惶惶:也作“皇皇”,惊惶不安的样子。人们心中惊惶不安。
关于形容恐惧的成语【2】不寒而栗: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为治。”
怛然失色:怛:畏惧,恐惧。指因害怕而变脸色。
出处:宋·苏洵《送石昌言舍人北使行》:“闻介马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人者怛然失色。”
大惊失色: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出处:《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
呆如木鸡: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出处:《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呆若木鸡: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出处:《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呆似木鸡: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出处:《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担惊忍怕: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出处: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一折:“做买卖的担惊忍怕,眼见得疏林老树噪昏鸦。”
担惊受恐: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担惊受怕: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出处:《水浒传》第三五回:“你们若要做夫妻,每日同一处,不担惊受怕,我却有一条妙计,只是难教你。”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胆破心寒:形容由于恐惧而伏帖的样子。
胆小怕事: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出处:巴金《谈〈寒夜〉》:“他后来竟变成了一个胆小怕事、见人低头、懦弱安分、甘受欺侮的小公务员。”
胆小如豆:极言胆子小。
出处:《黑籍冤魂》第六回:“可笑我们中国的官员,胆小如豆,莫说见着短衣窄袖蜂目高鼻的洋人惊得发慌,就是见了一个没辫子的光棍,手里提着一根赶狗棒,也要害怕起来。”
胆小如鼠:胆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出处:《魏书·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胆小如鼷:胆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出处:《魏书·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胆战心寒: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出处:《古今杂剧·楚昭王疏者下船》:“怕的是城荒国破,常子是胆战心寒。”
胆战心慌: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明·汪廷讷《种玉记·赴约》:“牛郎织女图欢会,蜂喧蝶嚷须回避,我因此上胆战心慌不自持。”
胆战心惊: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胆战心摇: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清·洪昇《长生殿·惊变》:“呀,你道失机的哥舒翰,称兵的安禄山,赤紧的离了渔阳,陷了东京,破了潼关,唬得人胆战心摇。”
道路以目: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
出处:《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吊胆提心:提心吊胆。形容非常担心或害怕。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一个个擦拳磨掌,吊胆提心的,只等姑娘一句话。”
动心怵目:怵目:使人看了感到恐惧。看了使人感到内心恐惧。形容感受很深,震动非常大。
出处:宋·陈亮《祭宗成老文》:“虽才俊比肩,可喜可愕,至于动心怵目,无所不有,然其厚德伟度,要不复前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