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语文课,越上越不知道怎么上了。”这成了我们许多语文老师的经典独白。难怪,语文课不是像白开水那样乏味无聊,就是像有人所说的那样:目前的语文教学得了“多动症”,课堂上,学生唱歌,跳舞,表演,画画……一应俱全,美其名曰:“多种学科的整合。”或者发起了“高热”:自主热,合作热,多媒体热……热度是越来越高,可教学效率却越来越低。作为与新课改同步的低年级语文老师,我更深切地体会到形式花哨的语文课堂不利于孩子们的发展。那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理想的,值得我们追求的呢?我认为应该简简单单上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说:“简单语文是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拥有语文。它追求真实、朴实、扎实、有效。”“求真务实倡简,讲求实效”,应该是我们语文课堂所追求的。
一、追求一个“真”字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的语文课堂首先应该是一个“求真”的课堂。
1、抒真情
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灵魂。这是由语文的人文性和情感因素决定的。国标本教材上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产物。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善于利用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创设情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动态,用自己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引领学生走入情境,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将自己真实的体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使师生之情,作者之情融为一体,而不是那种做作的虚情,矫情。课堂上,学生与老师、同学、文本之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对话,在一次次的对话中,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高潮,从而让那种源于儿童本性的真情在课堂上流淌。我在教《奶奶的白发》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长辈为后辈付出了艰辛与劳苦,让学生懂得要尊重长辈,孝敬长辈,我是这样设计的:从看图入手,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我”听到“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是什么心情,再让学生说说此时此刻,“我”会想什么呢?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说一说。教室里小手如林,个个争着发言,有的说:“我放学不认真做作业,让奶奶操了很多心。”有的说:“每天早上,我不好好吃早饭,也让奶奶操心了。”有的说:“我平时不听奶奶的话,有时还要和奶奶顶嘴,我真不应该呀!”有的说:“奶奶还要每天帮我洗衣服,真是很辛苦。”…… “是啊!‘我’有这么多的事让奶奶操心,奶奶的头发能不变白吗? 那‘我’今后该怎么做呢?”我问。有的说:“我要帮奶奶做一些家务事,让奶奶轻松一点儿。”有的说:“奶奶累了,我要替奶奶捶捶背。”有的说:“以后,我要听奶奶的话,不再让奶奶生气了。”还有的说:“我还想到了,我们不光要听奶奶的话,还要听其他长辈的话。我们要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再操很多心了。”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孩子们懂得要尊敬长辈,听长辈的话,激发了学生的真情,净化了孩子的心灵,也促进了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
2、育真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诚然,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和创新能力是有意义的,但尊重并不等于盲从。国标本语文教材多是文质兼美,图文并茂的典范文章,其中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教育。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对事物和问题的看法不全面,有时甚至会出现认识上的偏差。例如:《狐狸和乌鸦》一文,很多学生都认为狐狸骗走了乌鸦嘴里的肉,狐狸很狡猾,但有个别学生却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狐狸通过动脑筋,想出了种种办法,最终骗走了乌鸦嘴里的肉,它很聪明。应该说,这个学生的认识是有偏差的,但由于学生年龄小,这种出现认识上的偏差也是很正常的。我们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同时,更应该注意教材内容的价值取向,不能让孩子错误的认识和想法影响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因此,在此时,我就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去引导、点拨,我让学生围绕狐狸是“狡猾”还是“聪明”进行辩论,孩子们认识到:狐狸善于用心思考、竭力想办法实现自己的目的,但是,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采用欺骗的手段,是不道德的行为,因此,狐狸是狡猾的。当学生的认识出现偏差时,我们教师应及时地进行引导,让课文中蕴含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构建他们的精神世界,达到育人的目的。
二、着力一个“实”字
随着语文课改的推进,很多教育专家审时辨势,针对语文课堂出现的目标分散,内容庞杂,教法花哨,形式主义盛行等问题,提出了改革的主张。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语文教育要坚持语言训练和人文熏陶的统一。《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一定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要“实”。
1、读实在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的确,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加深理解,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当然,“让学生自己读”,并不是随随便便地要学生去读,而是实实在在地读,这个“读”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每次“读”都有要求,或要求学生去背诵、记忆,或要求学生去想象、表达,或要求学生去判断、分析,提出疑问,发表见解,表述观点。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感受,自己归纳,允许学生对一篇文章多元地、多义地理解,只要是正确的、合理的都可以得到教师的肯定。在《咏华山》一文的教学中,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师:课文怎样写华山高的呢?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找描写华山高的句子。(学生找句子)生:啊!华山真高哇!(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华山的高)师:华山的高还可以从其他地方看出来吗?小朋友们再读读课文找一找。(学生们自由读书)一会儿,有学生回答: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我指名请学生上台指图:谁来说,远远近近的山是哪些山?这些山高不高?学生回答之后,师:华山和这些山比呢?(生:还要高)师:句子里哪个词能看出来?(生:脚下)师指图:远的、近的,那些山都到了脚下,头顶上就是蓝天,华山这么高,是这些山中最高的。谁能读好这种感觉,让大家都感觉到华山的高来。(先读好“都在自己脚下”,读好高,再齐读这句话。)师:还有吗?生答后出示: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师:“山腰”在哪里呀?老师简笔画山后:谁来画一画山腰间的云朵?平时我们在哪里才能看到云朵?(生:天上)师:只有在天上才能看到的白云现在才飘到了山腰间,这华山怎么样?(生:高)师:高得超过了白云,到了天上,所以太阳也变近了。(指图)好象就在头顶(或身边)。师:华山怎么样?(生:高)师边点红或加点“那么近”“朵朵白云”。谁能读好“高”,把大家带到山顶。相机指导学生朗读。师:除了高,你还感到华山怎样?(生:美)指导读出高读好美。
可见,让学生自己读,在读中能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能感受课文的意境,感受语言,感受思想,感受它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2、练扎实
即语文课应注重实效,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该训练时就要大胆训练,该讲解时就要主动讲解。随着《课程标准》中淡化“训练”,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在课堂上,许多老师不敢“训练”,整堂课,让学生感悟来感悟去,谈自己“独特”的感受,弱化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和运用。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但没能悟出什么东西来,就连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没有得到提高。长此下去,怎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通过触摸语言,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人文性才能彰显出来。小学阶段是基础的基础,理应抓住工具性不放,通过工具性渗透人文性,这才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色。正如《课程标准》所说:“语文教学注重语文的感悟、积累与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可见,属于基本技能的东西,如:听、说、读、写等等,还是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一位教师在教《晚上的“太阳”》一文时,抓住重点词语,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心情,如:抓住“搓着手”让学生做动作,让学生说说从“搓着手”这个词感受到什么?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出爸爸的无奈与着急。再如:当学到手术成功后,教师让学生看图,观察每个人脸上的表情,体会心情,出示了这样的句式练习:爸爸 说:“ 。”妈妈 说:“ 。”引导学生用上合适的词语进行句式训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锻炼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课堂上,我们应该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在“训练”与“感悟”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让“训练”与“感悟”并举,有机融合,训练之中有感悟,感悟之时有训练,真正让语文学习实在起来。
3、求朴实
场面热闹,形式花哨的语文课终究不长久,我们应该追求那种朴素、自然、真实、有效的课堂。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小稻秧脱险记》这篇课文,在理解杂草的蛮横无礼时,并没有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而是抓住了重点的词语,如:抓住了“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 等词语进行演读,让学生理解杂草是如何抢小稻秧营养的,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指名读、配乐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很浓,积极性很高。于老师只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朴实、扎实又有实效的课堂。可见,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追求一种新的境界,那就是语文课要上得自然、朴实,让琅琅的读书声不绝于耳,让个性化的读书感受交汇碰撞,真正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三、提倡一个“简”字
当前的语文课堂变得越来越复杂,形式多,花样多,让人觉得热闹繁华。然而,一堂语文课热热闹闹的,却看不到扎扎实实的训练,也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这样,怎么能提高孩子们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删繁就简,把“”真“实”还给语文课堂,简简单单教语文吧!当然,这种“简”并不是简单无物,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单一,而是将教学目标单纯化,将教学内容精简浓缩,力求“简而精,单而丰。”课堂上,多一些“语文”,少一些“关于语文”的东西,课堂情境相对稳定,而不是像走马灯那样频频转换。我觉得一堂“简单”的语文课,应当是:
1、教学内容简约
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艺术地处理教材,合理地运用教材,科学地补充教材。该写就写,该读就读,该背就背,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如:教学《冰花》一文时,由于在我们南方很难见到冰花,为了让学生真正能体会到冰花的美丽多姿,我先让学生说说冰花美在哪儿?当学生回答:“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我就让学生画一画宽大的树叶和柔嫩的小草,学生画完后师生进行点评,之后,让学生欣赏像宽大的树叶和柔嫩的小草的冰花图,学生自然便理解了这两种形状的冰花;当学生回答:“像丰满的牡丹……”我则让学生先欣赏牡丹图片,然后,将牡丹图片与像牡丹的冰花图进行对比,这样直观形象,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了冰花的美丽多姿。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指导学生朗读,让一幅幅美丽的冰花图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欢乐的泼水节》一文,我则抓住能够表现泼水节欢乐的词句,如:“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铺满了火红的凤凰花瓣”“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点 唱着歌 跳着舞 赛龙舟 放烟火”……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体会,让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气氛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升华。
2、教学过程简洁
正如于永正老师说,有人请教台湾著名教授王财贵怎样教语文,他说:“跟我读!”我们应该少一些语文教学环节的一环扣一环,去掉那些不必要的环节,突出重点。
3、教学媒体简便
也就是说,教学媒体要简单方便,运用得恰到好处,让教学媒体为教学服务,为语文教学增光添彩,锦上添花,而不是在语文课堂上作秀。国标本上有很多描写优美景色的文章,如《咏华山》《美丽的蝴蝶谷》《鸟岛》……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说,这些地方没去过,很难想象出文中所描绘的景色。此时,我们运用电教媒体,如:录象、图片……就可以让孩子们一目了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课文的意境,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千万不要一拿到课文就动不动使用多媒体,让多媒体影响课堂教学,成为累赘。
4、教学语言简练
教师要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让学生置身于优秀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从而受到感染和熏陶。如:《欢乐的泼水节》一文,在教学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文中的情境,感受傣族人民的欢乐气氛,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引读课题后,师:“盼啊,望啊,等啊,这一天终于来临了,傣族人民又是怎样准备泼水的?”学完第二自然段总结时,师:“勤劳的傣族人民在泼水中向往吉祥、如意、幸福,此时的傣族人民完全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让我们也去参加这欢乐的泼水节吧!”学完第三自然段总结时,师:“的确,从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傣族人民是那样的欢乐,怪不得人们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让我们跟着这群不肯离去的人们,一起去分享他们的快乐吧!”……这样的过渡语,虽然语言简练,但赋有启发性,并能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可以给学生学习的提示,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受到感染,产生情感共鸣。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请把“真”“实”还给我们的语文课堂,让我们在“求真务实倡简,讲求实效”上下功夫,做好语文课堂“咬文嚼字、培养语感、揣摩写法、领悟神韵”的本职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这才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真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