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各区2010年中考一模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

课后练习

记叙文阅读试题汇编(一)

北京各区2010年中考一模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

密云区

五、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 阅读《母亲这个词所能给予的》, 完成第14—16题。(共10分)

母亲这个词所能给予的

梁晓声

①我买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青年近卫军》,一元多钱。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还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无精打采。

②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到过几次《青年近卫军》长篇小说连续广播。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

③我到母亲的工厂向母亲要钱。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钱的那个地方。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后。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那些女人热得只穿背心。毡絮如同褐色的重雾,如同漫漫的雪花,在女人们在母亲们之间纷纷扬扬地飘荡。这使她们不得不一个个戴着口罩。口罩上都有三个实心的褐色的圆,那是因为她们的鼻孔和嘴的呼吸将口罩濡湿了,毡絮附着在上面。她们的头发、臂膀和背心也差不多都变成了褐色的,毛茸茸的褐色。我觉得自己恍如置身在山顶洞人时期的女人们、母亲们之间。

④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你找谁?”一个用竹篾子拍打毡絮的老头对我大声嚷,却没停止拍打。那毛茸茸的褐色的老头像一只老雄猿。

5“找我妈!”

6“你妈是谁?”

7 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8“那儿!”老头朝最里边的一个角落一指。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瘦弱的毛茸茸的褐色的脊背弯曲着,头凑近在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的电热烤着的脸。

9“妈——”

10“妈——”

11a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肮脏的毛茸茸的褐色的口罩上方,我熟悉的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12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13“我……”

14“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15“我……要钱……”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字,可是竟说出来了!

16“要钱干什么?”

17“买书……”

18“多少钱?”

19“一元五角就行……”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毛票,用指尖龟裂的手指点着。

20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啊!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b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22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我的母亲原来是这么瘦小,竟快是一个老女人了!那时刻我努力想回忆起一个年轻的母亲的形象,然而竟回忆不起母亲她何时年轻过。

23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我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我为自己15岁了才意识到自己应该是一个大人了而感到羞愧难当,无地自容。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得给你钱的吗?!……”

25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了我,又给我凑足了够买《青年近卫军》的钱……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从此我拥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第③段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车间的环境?(2分

.文章中有许多句子写得很精彩,请你从文中a、b句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不超过150个字,5分)

第25段为什么说“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请结合文章谈谈自己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

五、本题共25分

(一)10分

.答案示例(共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表明工作环境非常恶劣,挣钱十分艰辛;为下面的情节做铺垫,反衬母亲毫不犹豫地掏出自己的血汗钱让儿子买书的慈祥与伟大。

答案示例(共5分,写出了什么2分,怎么写的2分,表达1分。意思对即可):

句:表现了儿子对艰辛工作的母亲的深深疼爱之情。“背直起来了” 表明母亲长时间的弯曲着脊背,“肮脏的毛茸茸的褐色的口罩”“一双疲惫的眼睛”突出了瘦弱的母亲承受着异常繁重的工作,作为儿子第一次知道母亲的这种工作状态又是多么的震惊和不忍,一句一个“我的母亲”表现了儿子对母亲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艰辛地劳作的无限怜惜之情。

句:强调了母亲工作紧张忙碌的程度。 几个“立刻又”的反复使用,后面的几个动作分开来写,突出表现了母亲劳动的艰辛和强度,也表现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情挚爱,他站在那里呆呆地望着母亲“坐了下去”“弯曲了背”“头俯在缝纫机板上”“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心里充满了酸楚,充满了怜惜。

答案示例(共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因为那钱饱含着母亲的辛劳与血汗,那钱是母亲给我买书的钱,那里面饱含着母亲的欣慰与期盼。

门头沟

五、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卑微母亲的眼泪》,完成第14一16题。(11分

卑微母亲的眼泪

雪小禅

他有一个卑微的母亲。

母亲穷,所以,供他上学费了劲。那时,他是家中的老三,两个哥哥已经成了家,可因为媳妇的关系,与母亲的关系很紧张。

像所有农村的家庭一样,母亲在万般无奈之下,向两个哥哥张了口,她说,你们供弟弟上大学吧。

他那时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为了学费,他整个暑假都在煤矿上当小工,整个人累得脱了形,可是有什么用呢?昂贵的学费让他的大学梦就要破灭了。

他听到过母亲哭,呜呜咽咽地压抑着,父亲则在旁边抽着烟。

两个哥哥为他的学费吵了起来,他们只上到小学毕业,他们说,凭什么让小弟去上大学?凭什么要我们供他

他听得心如刀割,都说是亲情如水,在他这里,却感觉到刺骨的冰冷,他的两个嫂子也是跳出来嚷着,自己没有能耐就不要供孩子上学了,凭什么和我们要?我们也有孩子

母亲忽然做出了一个举动,她踉跄着扑过去,然后跪在了两个哥哥和嫂子的面前,所有人吓了一跳。他冲上去:妈,我不上学了,不上了!他哭着,声嘶力竭地嚷着,这一幕让他一辈子忘不了

他终于去上学了,算是两个哥哥供他吧。

母亲认识几个字,写信来说,家里都好。

他明白那好里是什么,短短几个字,足以泪沾襟。他在大学里是最艰苦的学生,吃咸菜做义工……别人休闲娱乐过生日的时候,他去拼命挣钱。

甚至,他拾过同学们丢掉的馒头吃,这算丢人吗?不,想起母亲下跪的一幕,这又算什么

大四的时候,他听到同乡告诉他,他的两个哥哥又去找母亲闹事了,母亲气得一病不起,在床上躺了好多天了。

他的眼泪在眼眶里转了又转,大学几年,他没有回过一次家,不是不想念母亲,是怕来回费钱,更是怕回去看到母亲的眼泪。他忘记不了母亲的眼泪,那是一个卑微母亲的眼泪,为了自己的儿子而流,所以,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不让母亲再流眼泪。

那次,他果断地把哥哥们寄来的钱退了回去,当然,他没有告诉母亲。大学的最后一年,他是如何过的呢——自己打工,靠同学和老师的周济,吃了一年咸菜,穿了一年别人的旧衣服,甚至在夏天,他还穿着冬天的那件外罩

终于大学毕业了,他分到了一个不错的单位,第一个月的工资,他一分不剩地寄给了母亲。

母亲是含着眼泪收的钱,写信给他说,儿子,妈是不要回报的,只要你好就行。后来的几年,他挣来的钱全寄给了两个哥哥,他要还他们,以求母亲的心理平衡,以偿还母亲当年那一跪

他把母亲从乡下接了出来,两个哥哥见了他讪讪的,母亲劝他说,算了吧,到底是亲哥哥。他买了大米和牛羊肉,给母亲带回家,却看到两个哥哥家摆着他买的东西。他的心头一阵哽咽,他一直对两个哥哥耿耿于怀,倒是母亲,咬哪个指头都疼,她早已经忘记从前的不快,把小儿子的东西全给了两个大儿子。

就是从那时开始他和两个哥哥关系缓和的。卑微的母亲,给他上了人生最好的一课,以最仁慈的心来对待人和事,而母亲的眼泪告诉他,一切都可以过去,苦难或者仇恨。

选自《书报文摘》2009年第5期

文中的母亲卑微吗?为什么?(3分)

他得知“母亲气得一病不起”后,“眼泪在眼眶里转了又转”。请具体分析他此刻的心理活动。(3分)

他工作后的几年,将挣来的钱全寄给了两个哥哥,“以偿还母亲当年那一跪”。对此,班上的同学进行了讨论。张同学认为都是一家人没有必要偿还,陈同学则认为尊严是最重要的,偿还是为了获得尊严。你有什么看法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不超过150字 5分)

参考答案

五、现代文阅读(26分

(一)记叙文阅读(11分

(3分) 不卑微,母亲为了儿子读书可以做任何卑微的事,母亲本身一点也不卑微,为了让考上大学的儿子能够继续学业,为了能够维系家人的关系都能够体现母亲以最仁慈的心来对待人和事的主题,从而更显示出母亲形象的高大,人格的高尚、伟大。

(3分)

答:围绕气愤、悲伤 、担心、心疼等心理活动写出具体的心理活动

(5分)

观点1分,联系文本内容2分, 联系文章表现的主题1分,语言表达1分。

平谷区

五、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记叙文《敲雪》,回答15——17题(共11分)

敲雪

①睡到半夜,忽然觉得好冷。也许,外面下雪了。我想。我蜷着身子,强迫自己再睡。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我听到了屋前屋后的惊叫声。睁开眼,天亮了,透进屋的亮光,冷冷地泛着朦胧。

②好久没见过雪了!我顾不上睡觉,一骨碌爬起来,小跑着跨出门。屋檐下,我极目远眺,整个世界全是一片白,白得晃眼。慢慢收回目光,我就看见了父亲。

③父亲站在屋对面的小路上。他眼下,是一丛一丛的雪枝。我知道,托着雪的,是密密麻麻的树枝。每到春天,那些树枝就开出一堆一堆的杏花、李花、桃花,五彩缤纷的,像一片花的海洋。花一天一天地谢了,青涩的果子藏在绿叶间,一天一天地长大了,泛红了。父亲的笑容也多起来,有时不知不觉就到了树下。开始,父亲轻轻掰下枝丫,寻找枝叶间还没完全长出来的果子,偶尔发现米粒大的一颗,也要小跑回家雀跃着向全家人报喜;后来,父亲就踮着脚尖,痴痴地看,痴痴地闻,即使枝丫垂到眼皮下,也舍不得动一指甲,生怕惊跑了它们。果子渐渐成熟了,父亲停了农活,从早到晚蹲在树下守着,守着我们的“书本”。我们兄弟多,家里又没有其它收入,读书全靠它。到了上市季节,父亲就在树下铺几床棉絮,说这样落下的果子就不会摔烂,能卖个好价钱。卖果子的钱,父亲一分一厘也不花,全存着,刚好够我们读一年书。所以,只要我们目不转睛盯着父亲担子里那些红嘟嘟的杏呀、李呀、桃呀的时候,父亲总是拍着我们的头说:“馋了吧?这可吃不得,它是你们的书本啊,不想读书吗?”我们一起点头:“想读!”“还想吃吗?”“不想!”我们一起咽口水,狠狠摇头。从此,我们就把那些杏呀、李呀、桃呀叫书本了。

④可是,这不是果树开花、结果的季节呀,父亲看那些雪树做啥呢?我很是不解。

⑤走到父亲面前,父亲看了看我,说:“星期天,多睡会吧?”

⑥我不回答父亲的话,不解地问:“你看这树干嘛?春天还早。”

⑦“真的还早么?快了快了!可是——”父亲顿了顿,脸上露出了忧郁,“这雪太大了,你看,树枝压断了好多。”

⑧我细细一看,真的,一些断枝落在地上或是横在树上,全被雪掩住了,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⑨“回去拿根竹竿来吧。”父亲沉吟了一阵,对我说。

⑩我怔了怔,一下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于是,忙不迭地回家找来一根稻田里赶鸭子用的长竿。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几十棵果树,父亲整整敲了一个上午。父亲回家,头上、脸上,身上,全是雪。给体温融化的雪水,湿透了父亲的衣服。我连忙烧起一堆旺旺的柴火,父亲骑在火上,还在瑟瑟发抖。

这天晚上,父亲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

“下呀,老师说‘瑞雪兆丰年’,下得越大越好!”我说。

“我娃儿有长进了,好,那就下吧!”父亲抚摸着我头,频频颔首。

晚上,果真又下起了大雪。父亲怎么也睡不着,他耳朵支楞着,听着外面的风吹草动。“睡呀,你怎么了?”母亲不耐烦了。“你懂啥?这叫听雪!”父亲的声音很大,传进篱笆墙另一边的我们的耳里,我和弟弟就吃吃地笑,笑父亲不会用词,雪,是能听的么?

半夜,父亲突然翻身跳下床,惊醒了我们。我们问他怎么了,父亲说:“我听到树枝又断了,一声连一声,我得敲雪去。”我们说这么远,听不到,你那是幻觉,睡吧睡吧。可是父亲不理会我们,拖着竹竿,打着手电就出了门。我们穿了衣服撵出去,在屋檐下看见的已是一束在树下晃来晃去的亮光了。看了一会,冷得不行,我们只得跑进了被窝。

天亮,父亲回家,把我们全都摇醒,高兴地说:“一根树枝也没断,你们又能上学了,又有书本了。”父亲的牙齿咯咯直响,磕得不听使唤。

第二天,父亲就病了。

冬天完了,春天来了,夏天也来了,杏呀、李呀、桃呀,比哪一年都大,都红。父亲的病却一直不见好转。我挑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捧到父亲床前,说:“爸,你尝尝,好甜呢!”

父亲挣扎着撑起身子,劈手打掉我手里的桃,怒气冲冲地吼:“谁叫你们吃?这是你们的书本哪!不想读书了?”

“想!”我哭着说,“我们没吃,只想你吃一个,你的口味不好!”

父亲叹了口气,拉过我,给我擦了一把眼泪,说:“拣起来吧,我吃一个!”

我看见父亲咬了一口桃,父亲的眼泪也一下子流了出来。

阅读第④—17段,请你用词语概括父亲在雪后的心理变化过程。(3分)

选文第③段中插叙部分主要交代了哪些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结合文章内容,仔细品味第 18段“我挑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捧到父亲床前,说:‘爸,你尝尝,好甜呢!’”中的“挑”和“捧”,说说它们好在哪里。(5分)

参考答案

五、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 (共11分

、忧郁 担心 高兴 (共3分,1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①父亲对这些杏树、李树、桃树的喜爱、重视、悉心照顾,②父亲每年用卖水果的钱给我们凑学费。

体现了父亲对我们读书受教育的重视,为下文父亲半夜听雪、敲雪和训斥我的情节发展做铺垫。(共3分,内容2分,作用1分,意思对即可,)

、“挑”是精心选择。 “捧”是用双手托。“挑”和“捧”写出了我对“让父亲吃桃”这件事的重视。为保住今年的果木收成,以保住我们有足够的学费能上学读书,父亲整夜去敲树上的雪,以至一病不起。我精心“挑”了最好的桃子,“捧”到父亲病床前让他品尝。这两个字更充分表达了我对父爱的理解及对父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共5分,表层理解1分,结合文章内容2分,深层含义1分,语言表达1分。)

房山区

五、现代文阅读(共27分)

㈠ 阅读《有一个地方叫北溪》,完成13~15题。(共13分)

有一个地方叫北溪

戴冠青

①有一个地方叫北溪。

②北溪是中国的魅力乡村。

③北溪因溪而得名,一条溪从山上直挂下来,蜿蜒曲折,穿村而过,使小山村显得分外灵动。我们去的时候恰逢冬季枯水期,溪里几乎没有水,干涸的溪床上裸露着一块块粗砺的溪石。但是我发现有几股涓涓的细流在乱石间顽强地流着,它们小心翼翼地寻找着石缝,柔柔地穿梭着,柔柔地流淌着。没有拍岸的涛声,也没有叮咚的泉响,只有悄悄的身影,只有默默地穿行,但它们流得苗条飘逸,流得婀娜多姿,流得清澈纯净,把溪底的鹅卵石也洗涤得历历在目,抒情而写意。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干涸的溪床和涓细的水流居然能构成这么一幅富有韵味的意境,它沧桑得让我深邃,又柔美得让我心疼。

④北溪的花也让我感动。虽是冬季,但漫山遍野各种各样的花儿随处可见,山坡下悄悄怒放的红杜鹃,乱石中横逸嚣张的小红豆,小路旁蓬勃灿烂的迎春花,还有那像星星一般密布在小溪两岸墨绿色的草丛中叫不出名儿的小黄花。北溪人说,在春暖花开季节,北溪最动人的风景之一是成片的油菜花,我们现在看不到。但我依然能够想象,阳春三月,一层层的梯田上盛开着一片片黄澄澄的油菜花,衬托着绿色的油菜叶,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金子般的光彩,灿烂着人们的笑脸,也辉煌了整个山村。那种充满野性的张扬和蓬勃,我想,在任何一个城市的公园里都无法铺排

⑤尽管如此,最打动我的却是溪岸的桂花。那是我们刚踏进北溪土地的第一天,太阳早就落山了,暮色苍茫。北溪人招待我们到溪对岸的农家去吃饭。沿着溪岸,踏着暮色,感受着清新的山野气息,我们缓缓地朝不远处那一盏光亮走去。突然,一缕迷人的香味钻进了我的鼻子,若隐若现,飘飘忽忽,像天边的仙乐,遥远而神秘;但又分明缭绕在你的周围,让你心酥神定,疲惫全消。是什么香那么诱人?我开始回头寻找香味的来源。原来是桂花,是溪岸那一列桂花树的花香,就在我的身旁!在夜幕的笼罩下,灰黑的桂花树像一株株剪影,乍一看你根本没法发现那树上有花,何况桂花是那么小。但只要你仔细一瞧,你就会发现在这黑黢黢的叶片间,分明有一小串小米粒一般细小的白色花朵,它们把自己隐藏得很深,不招摇不卖弄,不显山不露水,却毫不吝惜自己的香气,散发给每一个经过的客人,让客人心旷神怡,反复回味。突然想起我在武汉大学读书时就住在桂园,每到秋天,园里到处可见一穗穗乳白色的桂花在轰轰烈烈地盛开,花香扑鼻而来,浓郁而华丽,不像北溪的桂花如此谦虚而含蓄。而且,北溪的桂花居然冬天也开花吐香,不,北溪人说,这里的桂花一年四季都开花。这就是北溪的桂花,淳朴、蕴藉、坚韧、大度,难道这就是这个美丽乡村的魅力所在?

⑥北溪人招待我们的是地道的农家菜。北溪人热情地介绍说,稻米、芋头、花生、青菜都是自己种的,猪、白鸭是自己养的,竹笋、草菇是山上采的,一律是绿色健康食品。不仅原料纯粹,厨艺也绝对传统,煎煮炖炒原汁原味,不添加那些花里胡哨的色素佐料,让人觉得特别清爽可口,忍不住狼吞虎咽,即使已经吃得肚子滚圆还舍不得放下筷子。是啊,想一想回到城里,哪里还吃得到这么纯粹的农家饭菜

⑦主人大嫂一看来了这么多人,一大早就把全家人发动起来,忙得不亦乐乎。洗菜的大妈额上挂着汗珠,脸上却乐呵呵的,看得出她心里很高兴,仿佛家里来了嘉宾贵客。她看我要去山上走走,亲切地交代说,路上小心点,山路不好走,早点回来吃饭,菜凉了可就不好吃了。我不禁心里一热,仿佛听到母亲的叮咛。再看大妈手脚麻利,步伐矫健,脸上也没有什么皱纹,就说,您还这么年轻,孙子孙女都这么大了!她有些不好意思,不年轻了,都奔70了。哦,这个数字倒是我没想到的。她还说,男人们都进城打工去了,只留着女人在守望自己的家园。前些年儿子就叫她到城里去住,她不去,觉得还是山村里的老家好,住着习惯舒心。听罢不由得心里又一动,是什么使她精力旺盛容颜不老?是山上的绿色植物?是山村的新鲜空气?是没有污染的生态环境?抑或是长年累月的劳动使之筋骨舒张身手灵活?我想,更重要的也许是山里人的一种生存智慧,他们正是拥有了这样一种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生存心态,才会活得如此自在和潇洒。

⑧离别北溪,我频频回头,我知道,从此以后,我的梦中有了你……

阅读第③段,请分别简述表现小溪“沧桑”“柔美”的主要内容。(4分)

答:

作者为什么要写北溪漫山遍野的花儿?(4分)

答:

第⑧段的“离别北溪,我频频回头”中“频频”一词去掉好不好?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不超过150字)(5分

答:

参考答案:

五、本大题共27分

㈠本题共13分

沧桑:溪床干涸,溪石粗砺而裸露。

柔美:溪流涓细而轻灵,舒缓(平缓)而澄澈(或:清澈)

评分:本题4分。答出“沧桑”的内容2分(直接摘原句给1分);答出“柔美”的内容2分。

一方面是表现北溪漫山遍野的花儿种类多、多姿多彩,充满野性的张扬与蓬勃,体现了北溪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或:表达了作者对北溪自然的生机与活力的赞叹之情),另一方面也为了衬托下文北溪桂花谦虚、含蓄、大度的独有之美。

评分:本题4分。每个要点2分。

不好。/“频频”是叠词,修饰“回头”,强调了“我”回头的频率高,次数多/,突出了我对北溪难以割舍的情感,/因为北溪的溪流深邃而柔美;北溪的花充满野性的张扬与蓬勃;北溪的桂花,淳朴、蕴藉、坚韧、大度。北溪的人热情好客,具有一种生存智慧。/这一切引发了我对北溪的景与人的欣赏、挚爱与赞美,若删去该词,就弱化了作者这种强烈的情感。

评分:本题5分。表态1分;理解2分;分析1分(必须勾连全文);倾向评价1分。

石景山

五、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一日的春光》,完成 13-15小题。(共12分)

一日的春光

冰心

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得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地远去了。

天下事都是如此——

去年冬天是特别的冷,也显得特别的长。每天夜里,灯下独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吧,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

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的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地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院里的桃花开了,可天刚刚过午,从东南的天边,顷刻布满了惨暗的黄云,跟着千枝风动,这刚放蕊的春英,又都埋罩在漠漠的黄尘里……

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吧。”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我想:春去了就去了吧!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去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朗”——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天来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疼,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春在眼前了!

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哄哄地在繁枝上挤着开……

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的涌出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这一大群孩子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定格为永远的春天!

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的一放

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噘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根据行文思路,将文中描摹的景象和作者的情感补充完整。(3分)

景象:黄尘漠漠 → ① → 海棠怒放

情感:盼望、失落 → ② → ③

.作者长时间盼望春天,为什么却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4分)

.盛开的海棠让作者感受到了“一日的春光”,请从文中任选一处描写海棠的语句,作简要赏析。(5分)

参考答案

五、共27分

(一)共12分

.①杏花残败;②悼惜、憎嫌;③欣喜、满足

评分:共3分。每空1分。

.①“一日的春光”烂漫、骄奢、光艳,使作者感受到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

②这“一日的春光”,酬报了作者九十日的苦苦期待,消除了心中憎嫌春天之情。

评分:共4分,每个要点2分。

.示例一:“乱哄哄地在繁枝上挤着开”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海棠花的茂盛,与下文“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形成呼应,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活力与生机的真切感受,流露出欣喜之情。

示例二:“乱哄哄地在繁枝上挤着开”中的“挤”字形象地写出了海棠花茂盛繁密的样子,引出下文关于孩子们的联想,传达出作者所感受到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流露出欣喜之情。

评分:共5分。找准赏析点1分,品析内容2分,赏析表达效果1分,语言表达1分。

崇文区

五、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雄关赋》,完成15—17题。(共13分)

雄关赋

峻青

①哦,好一座威武的雄关!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②这铮铮响的名字,我是很早就听到了。童年时,听我的一位四爷爷讲述山海关的一些传说、故事:那雄伟的城楼,那险要的形势,那悲壮的历史……

③也曾做过童年的梦:身着戎装飞越那绵延万里的重重关山,或是手执金戈高高地站立在雄伟高大的城门之上。……

④啊,梦虽荒唐,然而那仰慕雄关热爱国土的心却是真挚的,深沉的。

⑤现在,我终于亲眼看到这思慕己久的雄关了。

⑥啊!好一座威武的雄关!——果然名不虚传,天下第一关!

⑦城楼是那么雄伟,那么坚固,高高的箭楼,巍然耸立于蓝天白云之间。那“天下第一关”的巨大匾额,高悬于箭楼之上,五个大字,笔力雄厚苍劲,与那高耸云天气势磅礴的雄关,浑为一体。但是,最壮观的还是它形势的险要。走到城墙之上,箭楼底下,手扶垛口,昂首远眺,你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喜的赞叹:“嗬,好雄伟的关塞,好险要的去处!”

⑧北面,是重重叠叠的燕山山脉,万里长城,象一条活蹦乱跳的长龙,顺着那连绵不断起伏不已的山势,由西北面蜿蜒南来,向着苍茫无垠的渤海直冲下来,一头扎进了渤海岸边。山海关,就耸立在这万里长城的脖颈之上,高峰沧海的山水之间,进出关内外的咽喉之地。站在这雄关之上,精神顿时感到异常振奋,心胸也倍加开阔。

⑨哦,童年的梦,复活在这“天下第一关”的城楼之上,山海之间。

⑩正当我凭栏四眺遐思迩想的时候,猛听得一阵喧哗,回头一看,啊,一个身披盔甲手执青龙大刀的武士,从那古老而高大的箭楼大门里走了出来,我不禁吃了一惊,上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来游览的小伙子,穿着这一身戎装拍照留影做纪念的。这决不只是为了好玩和逗趣,这,也蕴藏着一种可贵的感情。瞧,这小伙子手执大刀昂首挺胸的威武严肃的神情,不就是很好的证明吗?

与我同来的一位青年女作家,也租了一套盔甲、兵器,披挂起来。她头戴朱缨金盔,身穿粉底银甲战袍,手抚绿色鲨鱼鞘青锋宝剑,俨然是一位身扼重关力敌千军叱咤风云的巾帼英雄。她高高地站在那里,两眼凝视着远方,神情是那样庄严。真像是花木兰再世,穆桂英重生。

刹那间,一股慷慨激昂的火辣辣的情感,涌遍了我的全身。

我相信:假若一旦我们的神圣国土再一次遭受到异族入侵的话,那位手执大刀的小伙子,还有我们的现代花木兰,以及所有登临这雄关的公民,全都会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奔赴杀敌救国的战场!

不是吗?山海关纵然是坚固险要,却也被满清的铁骑践踏过,滚滚铁骑不就是从这山海关下蜂拥而来席卷中原的吗?在我们那辽阔的疆土之上的许许多多重关要塞,从来就没有哪一座关塞真正起到过阻挡强敌的作用。

那所谓“固若金汤”的雄关,是从来就不存在的;而真正坚固的雄关,只存在于人们的心中。——这,就是信念!

对我们伟大祖国坚贞不渝的信念,就是最坚固最强大的雄关,是任凭什么武器都不能攻破的雄关!

它,永远屹立于我们伟大辽阔的国土之上,亿万英雄儿女的丹心之中。这才是真正的雄关:无比坚固的雄关!

啊,雄关!好一座威武的雄关!

(选自《中国散文百年精华鉴赏》 有删改)

.“好一座威武的雄关!”在文中出现了三次,体现了不同的内容与感情。阅读全文,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所见所想

内心的情感

第一次

回忆雄关的传闻

第二次

惊喜

第三次

目睹青年的戎装英姿

第⑨段“哦,童年的梦,复活在这‘天下第一关’的城楼之上,山海之间。”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本文有许多精彩的语句,。请任选一例赏析。(不超过160字)(5分)

参考答案

五、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散文阅读(共13分)

.答案示例:思慕 亲见雄关的雄伟 想到人们心中的雄关 激昂

评分:共4分。每点1分。

.答案示例:与第③段童年之梦相照应,领起下文青年男女身着古代武士戎装的现实情景。 评分:共4分。每点2分。

. 答案示例:“万里长城,象一条活蹦乱跳的长龙,顺着那连绵不断起伏不已的山势,由西北面蜿蜒南来,向着苍茫无垠的渤海直冲下来,一头扎进了渤海岸边”。作者将万里长城比作一条活蹦乱跳的长龙,以连绵的山势、无垠的渤海为依托,以“冲”、“扎”等动词将这条巨龙宏伟的气势,生动的姿态展现在眼前。作者站在山海关上看到长城感到精神振奋,心胸开阔。

评分:共5分。选例1分,具体分析3分,情感点1分。

大兴区

五、记叙文阅读。(12分)

猎人与狼

①猎手穿行在灌木丛中,查看前几天挖下的陷阱,可惜一无所获。当他走进一片灌木林时,微微有些心跳,那是最后一处的陷阱了。

②伪装的树枝不见了,陷阱露出阴森森的洞口,猎手狂喜,端着枪走近阱口。猎物是只成年的公狼,金黄色的皮毛闪烁着金属的光泽,在阱底嗥着,焦躁地团团转。

③靠近点,再靠近点,猎手告诫自己。小心地挪动脚步,边举枪瞄准,他只有将尖锐的弹头射进公狼的前额,才能获得一张完整的狼皮。猎手觉得手心有点湿,全神贯注地往前挪步。突然,他脚下一滑,眼前一黑,耳边响起尘土和落叶的坠落声,猎手意识到,他正掉进自己挖的陷阱里,他忽略了昨晚的那场大雨。

④现在,猎手和凶恶的公狼,共同被困在狭小的阱底。四周是三米多高垂直光滑的泥壁。猎手的心中滑过一阵苦笑:这大概就是报应吧,打了一辈子猎,结果却要死在亲手挖掘的陷阱和已捕获的猎物口中。

⑤在猎手掉进陷阱中的那一刻,公狼被这突如其来的坠物给镇住了,它转过身,目光凶狠地瞪着近在咫尺的猎人,龇着白森森的狼牙,鼻孔中发出威慑的低嗥。

⑥赤手空拳的猎手知道,无论如何是敌不过眼前凶狠的公狼的。凭他多年的狩猎的经验,他很快镇定下来,也龇着牙,目光狠狠地瞪着公狼不动。

⑦人和狼都不敢轻举妄动,互相对峙着,时间似乎静止了,不知过了几分钟还是几小时,公狼也许感到眼前的人对它并不构成威胁,也许无暇顾及,逃命要紧,公狼盯着猎人后退两步,见猎人没有反应,便掉转身,不再顾及背后的人,开始义无反顾地用尖锐的前爪飞快地扒着阱壁。

⑧雨后的土很松,公狼很快就在脚下扒下一大堆土,把阱底垫高了一层。公狼用后脚跟跳上土墩,竖起前爪,继续往高处抓。猎手很快就明白了公狼的意图,不禁在心里骂道:狡猾的家伙!旋即便在公狼的身后,把公狼抓下的松土踩实、垫宽,做成台阶状。

⑨狼和人,在这一刻成了同舟共济的合作者。人和狼,为了求生,竟配合得如此默契和协调。

⑩只用了两个时辰,狼和人都看见了头顶的地面。狼一纵身,蹿上地面,向前走了几步,停住,回转身坐下来,目光定定地望着洞口。猎手最后也很艰难地攀上洞口。他看见狼正盯着自己,慌忙拾起掉在地上的枪,端起瞄准狼的前胸。

公狼见到猎人上来,全然不觉危险就在眼前,而是偏着头,对猎人眨眨眼,然后缓缓起身,慢吞吞地朝着密林深处走去。在转过山脊时,又回身望了望猎人。

猎手端着枪,怔怔地瞄着渐渐远去的公狼,僵硬的手指,没有扣下扳机,任由猎物从容地隐入林间……

从此,猎手不再进山。他告诉别人,他已经失去作为猎手应有的那股狠劲了。

阅读全文,从猎人、公狼的角度概括补充本文的情节。(3分)

本文的情节由:“ 、紧张对峙、 、 ”四部分组成。

第⑩9322;两段对狼的描写不但生动形象,而且意蕴丰富;试举一例进行分析。(2分)

文章结尾处猎人说自己已经失去了“作为猎手应有的那股狠劲了”。猎手的“狠劲”是什么?猎手失去了“狠劲”,得到的又是什么呢?(2分)

本文中,猎人与狼由对手变为合作者,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80~100字。(5分)

参考答案

五、记叙文阅读。(12分)

(3分)示例:跌落陷阱、合作求生、无言分别(每空1分)

(2分)示例:第9322;段中的眨眨眼,缓缓起身,慢吞吞,回身望几个词语,表现了狼对猎人的友善、信任、依恋的感情。

(2分)要点:冷酷、残忍、敌对、杀机;对动物的仁慈、友善、尊重、温情。

(5分)略。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即可。

查看更多
【北京各区2010年中考一模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85204/
课后练习推荐
热门课后练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