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竹影》是七年纪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这个单元选的是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以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教学目标】
1、体味文章生动形象的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难点】
体会生动形象的描写和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教法、学法】
一、教学方法
从教法来看,本节课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贯穿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1、注重创设情景。引发学生对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情不自禁进入课文情景。
2、注重学生的体验。从情感角度切入,让学生与作品中人物对话,让学生进入文本,充分解读。
3、把听说读写特别是口语表达融汇课堂中,注重学生全面能力的提高。
二、学习方法
从学法来看,本节课力求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动口、动脑习惯。这是自主学习的表现。让学生朗读,表达感受,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好思考好动口的习惯。
2、合作、探究精神。在研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彼此合作,探究,在交流中触思,顿悟。
3、体验反思。在阅读中,让学生与作品中人物对话,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充分解读作品。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竹,历来被文人墨客吟诵,让学生说出描写竹子的诗文。竹代表着高雅脱俗,就连竹子的影子都能触发人的艺术灵感,蕴含着艺术和美。今天我们随着作者丰子恺的视角,一步步进入艺术的殿堂。
二、作者简介
学生预习,搜集资料。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认读生字词,扫除文字障碍。(目的是把学生带入课文阅读中,为进入下一个环节做准备。)
2、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合作交流
再读课文,让学生勾画自己认为最生动地描写,说出理由,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全班交流。
五、质疑问难
六、拓展延伸
1、《竹影》一文主要表现了童真童趣,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表现童真童趣的文章,是什么?回忆《童趣》,新旧知识相结合。
2、让学生叙述自己的童年趣事,在学生的叙述中,有的可能是恶作剧,教师要想积极的方面引导。(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
七、小结
学生谈这一节课的收获。
八、作业
找出中国画于西洋画的区别。可以向美术老师请教,各科之间互相合作、互相渗透、有机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