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评价

教学分析

最近,我曾经教到过这样一篇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文中这样写道: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评价

读了这篇课文,我突然想到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说,每一天,每一节课,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开始时,课堂即时评价也就发生了。无独有偶,我们的课堂评价,也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先说第一种“糟糕透了”。课堂上,当学生答错题目,教师立刻拉下脸来,一顿呵斥:“错了,给我站着!”“你有没有脑子?怎么回答问题的!”有时甚至是讽刺:“我真怀疑我的听力出了问题,居然有这么糟糕的回答。”……如此一来,答错的学生满心负疚,无地自容;正想举手的孩子立刻打消了念头;举着手的呢,犹犹豫豫打算抽回手去。整个课堂,噤若寒蝉,一片萧瑟。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新理念的深入人心,“糟糕透了”的评价终于招来一片批评声,老师们不约而同都认识到,尊重学生主体、以学生为本,就要千方百计给学生鼓励、肯定和赞赏。于是课堂上响起了一片“精彩极了”的声音。教师和颜悦色,对学生称赞有加,还时不时地翘起大拇指,或者奖励一些星星、卡片之类的小礼品;学生在老师的示意下,时不时训练有素地拍三下掌“XXX,你真棒!”整个课堂一片欢声笑语。有一次听我校一位青年教师的课,他这样评价学生:“说得真好!这题是这样做吗?再想想。”这真是叫人啼笑皆非!“真好”,是说他错得好吗?这样的例子其实有很多,尤其在各种类型的观摩课、公开课上,你能听到的几乎都是“真棒”“真聪明”“真能干”。不管学生回答正确与否,先肯定了再说,课堂上充斥了含糊不清、是非不明的评价语言。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仔细分析,我想,一是因为有些教师在上课时,往往更多关注自己怎么来教,并没有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只是随意作了一个评价敷衍了事。二么有些教师听是听出了学生发言的问题,但不敢直面对学生的错误提出批评与指正意见。生怕一提出来,就戴上“不尊重学生主体”的高帽,所以就只好言不由衷了。这样下来的结果呢,学生一味地听好话,自尊自信变成了自高自大,渐渐听不得半句批评、受不得半点委屈了。

让我们再回到课文中,作者在最后这样写道:“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慈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课堂上对学生的即时评价,一味地批评或者一味地赞扬都是不足取的。教师只有在热爱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真心诚意地、恰如其分地对学生作出评价,才能真正发挥课堂即时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导向功能。好的就要表扬,但表扬不要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发自内心地和学生作情感的交流,对学生的奖励应重精神轻物质这一点,我们在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上回经常找到例子,我曾听过几节于永正老师的观摩课,每当学生有精彩表现,于老师有一个习惯动作,就是笑眯眯地走上前去摸摸他的脑袋,赞赏之情,溢于言表;反之,学生有问题也应明确指出,引导帮助学生及时改正。当然,向学生指出问题要讲究艺术,上海特级教师贾志敏有一次公开课上,上的课文题目是《勇敢的女主人》,有一位女学生读课文由于心慌,开头就给读错了,正在尴尬的时候,贾老师笑着打趣:“你真象个心慌的女主人!别着急,读下去!”女生害羞地笑了,这以后,果然读得很顺利,读完后,贾老师朝她翘了翘大拇指:“恩,这才是个勇敢的女主人呢!”

课堂即时评价,既离不开“精彩极了”,也离不开“糟糕透了”。

查看更多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评价】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79685/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