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语文教育转型的特征
语文教育的转型是顺应社会的转型而发生的。不同形态的社会,有不同的生产要素和不同的劳动力需求,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往往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价值取向;也就有不同的人才观、不同的文化氛围、不同的人才成长环境和不同的人才培养与选拔标准。
农业社会的基本生产要素是土地、与农业生产相适应的手工工具和简单劳动力;工业社会的基本生产要素是资本、原材料、能源、各种工业生产工具和掌握相关生产技能的劳动力。在农业社会,教育处于自发的或半自发的分散状态,内容偏重于人文、社会的综合型,对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实用功能不强,教学状况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思想认识水平相适应,全社会的教育普及程度不高。在工业社会,出于对能使用工业设备的劳动力的需要,教育的实用性大为增强,普及程度大大提高,仿照工厂生产的规模建立起学校教育体制和课堂教学方式,按现代科学体系形成分科的教学,而且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在高度计划化的国家里,一种按照统一规格、以流水线批量生产劳动力的教育方式,逐渐为世人所接受并且难以撼动。工业时代的教育方式,其指导思想是和这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价值观相一致的:世界是由各个个体加合起来的、被组织的无生命体,世界演变的规律是线性的、机械的、确定性的。教育的规律也当是如此。18世纪的拉美特利在笛卡儿“动物是机器”命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人是机器》的思想。在生产管理中,从泰勒到西蒙,都把劳动者物化为机器或机器的零部件,要求精确地加以测量和计算。这种思想自然也渗透到教育以及语文学科教育中来。语文教育中把课程内容分解到点,逐点训练然后串联成线的加工原理,以及对客观性、确定性、统一性的热切追求,都是吸收一个特定时期科学技术思想方法的结果。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我们对语文教育形态以及教学模式的种种探索,是对社会和社会思潮发展的回应,反映了时代进步,同时也打下了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局限和弊端的印记。
信息化时代的基本生产要素是具有创新价值的知识和信息,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处理工具,是能掌握这种知识、信息与工具的具有高度自主意识的人。信息化社会,由于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们的生活目标不再仅仅是求生存,而是普遍希望个人需求得到更高程度的满足,由物质需求为主转向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并重或者精神需求第一;高消耗的劳动力密集型生产,将被低耗高效的知识、信息密集型生产所替代,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的产业将获得大幅度的发展,并且提供优质、个性化的服务,帮助人们实现新的多样化的生活目标,以替代麦当劳式的标准化生活方式;随着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国家之间、产业单位之间的竞争,将愈益激烈,竞争的压力将呈现出新的态势。进入这样的社会,原来的许多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未必都能适应。根据现有的认识,信息时代的人才不但要有专门的知识技能,还需要有全面的素养、开阔的视野和前瞻的眼光,不但要有健康的体格,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富有个性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但要有良好的教育经历,更需要有创造的意识、合作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社会转型要求教育转型,这一次课程改革就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社会的转型不仅仅是某一个社会要素有所变动,而是诸多要素一起发生革命性变化。同样,教育的重大转型也是诸多要素一起发生根本性变革。当前我们实行语文课程改革,推动语文教育适时转型,这是顺应社会发展的明智抉择,是坚持语文教育的实用价值取向、科学取向与人文取向相统一的思想产物,也是重新认识科学思想方法、超越确定性机械论科学观的结果。语文教育的转型包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评价体系以及课程的形式、结构和实施机制等诸多方面。一系列教育要素发生根本性变革,导致新的语文课程模式的诞生。按照新的课程模式,我们必须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强调时代性、专门性与综合性、边缘性内容的结合,刚性目标与弹性目标、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共同性目标与个性化、多元化目标并重,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学习方式上注重接受与探究、独立与合作、贴近学生需要与引导学生发展的协调统一。
二、当前语文教育转型所面临的问题
一次重大的转型不可避免会遭遇到许多问题。无论是回顾过去语文教育的转型,还是考察现在的语文教育的转型,都会发现形形色色的问题。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大致有:
1、语文学科教育转型的思想准备、理论建设还不够充分。我们今天洞察到转型的必然趋势和紧迫性,主动积极地推动语文教育转型,这一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然而要成功地实现一次重大变革或者说转型,总需要有系统完善的理论指导,目前的理论还处在初步的建设阶段。
2、为了实现语文教育的重大转型,建设适应新时期社会需要的语文课程,就需要改变我们语文教育的现状。现在很多学校反映自己的办学条件与新课程的要求距离较大。《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学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开设选修课,帮助学生有个性地发展,等等,许多学校感到力不从心,或是经济力量不足,教学设备落后,或是开展一些活动得不到校外单位的支持;学生人数多,教师工作量大,负担重,在这样的条件下,很难达到新课程的目标。所以,有的老师说,现在的语文课程标准有点理想化,不大切合实际。
3、许多教师对于新课程感到不能适应,这里面大体上有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许多教师一时之间还不大能接受新课程理念。有人反映“《语文课程标准》看不懂”,对一些新的概念和提法不理解,对一些新的实施思路觉得不好接受。还有的人觉得所介绍的新课程理念中有不少是外来的理论和经验,对中国的语文课程建设并不管用。第二,有经验的教师已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教学程序和方法,有了现成的备课方案,要改变不大容易,也不大愿意;一些新教师则会把当学生时已适应了的教学程序和方法化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去。这种程序和方法已成为思维和工作的习惯,而这习惯中还包含了许多统一的“规定动作”,多年下来,教师已习惯于“告诉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现在要打破既有的定势,而一时又失去了可依赖的统一规定,所以感到“不好操作”。第三,新课程,特别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幅度较大,不少教师在业务上准备不足,例如,语文新课程十分重视诵读和课外阅读,可是有的教师本人就缺乏这方面的兴趣、习惯和基础,而且因为应付统一考试的需要,对作品的解读不能背离指定的教学参考书,所以长期下来,养成了对教学参考书的依赖性;又因为在教学中有很多“规定动作”,教师只需要按部就班,照本宣科,故而教师无须下工夫提高自己独立的鉴赏能力和研究能力,久而久之,有的人甚至自己的写作能力也会退化。第四,教师要改变长期形成的思路和做法,养成独立钻研、独立进行教学设计的习惯,需要花时间、下工夫,而教师工作繁重,继续学习的时间不够,一时难以改变这种状况。
4、学生、教师和家长对新课程心存疑虑,担心现在实行改革,将来却以旧的标准评价学生和教师。现有的考试模式、招生制度,以及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体系,对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还在相当程度上产生制约作用。 三、关于语文教育转型问题的思考和展望
一次重大的转型,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经济的转型、社会的转型,都是如此。而一个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和思维模式之下、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肯定是更为复杂,实施新课程、推动语文教育转型的任务也更为艰巨。
但是我们不能等一切条件都成熟,等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平衡之后,再实行改革,再来推动转型。世界发展、社会进步的潮流,留给我们实行跨越式发展的时间并不多,我们只能义无反顾地投入新课程建设的洪流,边实践边建设,摸着石头过河。其实,二十世纪初的语文教育转型何尝不是困难重重。那个时候,中国社会的转型、语文教育的转型,落后于先实现转型的国家二三百年。觉醒过来的人们纷纷寻找救国方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推动本国的社会转型、教育转型,那一次语文教育转型也是在困惑、彷徨、责难、争论和执着的探索中走过来的。当前这一次转型是在世界性教育发展的大潮流中,与其他国家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因而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必然会更多。
我们要在转型途中加紧进行理论建设和机制建设,积极探索评价体系、考试模式和招生制度的改革;要扎扎实实进行新课程实验,防止新瓶装旧酒的现象,防止制造改革泡沫的现象;要加强调查研究,交流改革中的创新成果,揭示所存在的问题,使学校之间能互相启发和促进;发现偏差,不必大惊小怪,转型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在所难免,但要认真分析总结,及时予以纠正。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顺利实现语文教育转型的一个关键性环节。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语文教师积极面对语文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研究新课程的理念,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加强业务进修,提高应对语文教育转型的能力。要帮助教师从繁琐机械的应试操练事务中解放出来,使他们不但充当语文新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成为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创造者。
当前我们国家各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过,事实上,语文课程的实施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各地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本校的课程资源,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点,确定自己的办学特色,设计自己的语文课程,同时,随着社会的总体发展,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逐渐将自己学校的语文课程建设得更加丰富和完善。
在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吸收外国教育理论中的新思想、新方法是必要的。有些国家凭借其长期以来形成的优势,具有较强的整体创新能力,较早走近信息化时代,对这一时代的需求和问题已有所体验和思考。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所采取的对策,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它们走过的弯路我们应该尽力避免。离开这样的借鉴,“跨越式发展”“后发效应”都无从谈起。近百年来语文教育的发展中,无论是语文学科的设立,还是语文知识系统、能力训练系统的构建,都借鉴过外来的理论;今天我们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更需要注意找准改革的起点,更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要实现重大的转型,需要有理论的创新,因此出现一些新的概念,这是十分自然的,而且也是非常必要的。新概念的产生,丰富了语言,丰富了理论,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当然,我们吸收外来的思想,还要和我们本土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不能丢弃我们自己的优秀传统和经验。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语文新课程中强调“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诵读,注重积累和语感的培养,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
语文教育的转型,动力来自于社会的发展以及由社会发展带来的人们思想认识的重大变化。转型,是时代提出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转型,需要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突破,而转型的结果则将是语文教育内容和目标、课程结构和实施机制、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系统变化。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千百万人付出艰苦的劳动。在转型过程中以及转型后的常规期,对语文教学模式的各种探索,都包含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一次转型发生于一个新时代到来之际,今天看到了昨天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目标;明天又会发现今天的不足,再一次举起改革的大旗。可以借用一句话来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重大的转型虽然不会经常发生,但仍然会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再有下一次。
当前的语文教育转型尚处于起步阶段,转型的道路将是漫长的,也许是充满了曲折和风险,因为语文教育问题原本复杂,而我们原有的教育基础又十分薄弱。在这转型期中,问题也许会层出不穷。然而社会的转型、语文教育的转型,是必然的趋势,因此顺势而改革的决心,不可动摇。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刻反思历史的教训,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冷静地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使我国的语文教育成功地实现这一重大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