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导学案

教案设计

五年级下册课文《草原》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今天语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到了《草原》导学案,目前,“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下面,跟语文小编一起来学习这篇《草原》导学案是怎样做到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草原》导学案

《草原》导学案由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课文摘选自老舍写的《内蒙风光》。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北京人。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解放后写了二十多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人民艺术家。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一、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遍,家长评价( )

二、我能读准下面字的读音

渲 ( ) 勒 ( ) 鄂( ) 涯( )

三、按要求听写词语(课本19页中的17个词语)家长打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我能解释以下词语:

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洒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拘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迂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翠色欲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下面的句子写得很美,我能联系上下文把体会写下来,准备与同学交流。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3)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六、我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到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民族风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以上就是字典语文网小编跟大家分享的《草原》导学案的全部内容,导学案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设置。最后,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查看更多
八字精批 八字合婚 八字起名 八字财运 2024运势 测终身运 姓名详批 结婚吉日
已出生未出生
【《草原》导学案】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77883/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付费后即可复制当前文章
《《草原》导学案|教案教学|教案设计-字典翻译语文网》
限时特价:5.99元/篇原价: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