痼疾
[俄]利翁•伊兹迈洛夫
“大夫,我头疼,体温不太高,却一直低烧。天气不好的时候全身关节疼痛。”
“睡眠正常吗?”
“也不太正常。”
“有没有这种情况,一喝咖啡就睡不着觉?”
“对,就是这样。”
“特别是喝了那种巴西咖啡?”
“哪种都一样。”
“您可别这么说,巴西产的咖啡最好。我本人只喝巴西咖啡,但现在巴西咖啡很难搞到,而其他的咖啡我不喝。”
“大夫,我体温不太高,却一直低烧。”
“多喝点茶吧。昨天我去商店买茶了。那家商店卖印度茶。但昨天印度茶卖完了,别的茶我都不喜欢。真不知道哪儿还能买到这种印度茶!”
“大夫,每次变天前,我全身的关节都酸痛。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季节变化引起的。这种情况常有。有的人季节一变化,关节就酸痛。对了,现在这个季节该吃螃蟹了。以前有个病人经常送给我,后来他就不来了。也许是治好了,也许是找别的医生去了。不对,他绝对不会那么快就治好了。他是一家食品厂的负责人,这样的人不管遇到哪个医生,都得多病一段时间。看来,他是找别的医生了,或者是去外地治疗了。总之,不管找谁,他肯定治不好。”
“大夫,我头疼得厉害。”
“恶心吗?”
“恶心。”
“吃鱼子酱时恶心吗?”
“不恶心。这我敢肯定。”
“吃鱼子酱我也不恶心,特别是吃黑鱼子酱。吃红鱼子酱我也不恶心,但我不是特别喜欢红鱼子酱。我有一个病人……”
“他怎么了?”
“他给我弄来了黑鱼子酱。”
“我是问他到底怎么了?”
“我不是说了吗?他有鱼子酱,经常送给我。后来他也不来了。真遗憾!”
“他也走了?”
“彻底走了。”
“去国外了?”
“去更远的地方了。”
“那是哪儿?”
“那个地方没有鱼子酱,没有螃蟹,也不需要病假证明。”
“我也不需要病假证明。我只要身体感觉舒服一点就行了。”
“头疼,低烧,关节疼……这能舒服吗?”
“大夫,这病治得好吗?”
“当然治得好。您是干什么的?”
“工程师。”
“嗯,要就是一个普通工程师的话,那就难治了。您没有螃蟹,没有鱼子酱,没有咖啡,也没有茶。”
“我没有这些东西也行。”
“您倒是行了,别人可就未必了。”
“别人行不行我就管不了那么多了。我现在全身都疼,这儿疼,那儿也疼……”
“我觉得您最主要的还是脑袋不正常。”
“真的吗,大夫?”
“真的。您应该先去检查检查脑袋。您现在就去看脑神经医生吧。等脑袋治好了,您再来找我看其他的病吧。”
“好吧,大夫。我现在就去。我包里的东西,这些螃蟹、鱼子酱、咖啡,是不是得给脑神经医生带去啊?再见,大夫!”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5分)
A.本文中这个大夫善于索贿,因此,病人只能找别的医生或到其他医院才能把病看好。
B.大夫说一家食品厂的负责人不管遇到哪个医生,都得多病一段时间,是为了更多的收受贿赂。
C.病人只要送给医生索要的东西就能把病看好,否则,就看不好。
D.当得知病人的职业是工程师的时候,医生觉得这个病人的病难治,是因为这个病人脑袋有毛病,而自己又不是神经医生。
E.在大夫看来,收受贿赂是正常的,否则就是脑袋有病。
(2)这篇小说为何要以“痼疾”为题?请作简要分析。(6分)
(3)小说是如何塑造大夫这一人物形象的?(6分)
(4)你认为本人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8分)
11(1)(5分)BE
(2)(6分)以“痼疾”为标题有助于更深刻地表达主题。(2分)首先,“痼疾”是病人(工程师)身体的疾病,也是大夫向病人索要贿赂的思想疾病,而后者的危害性更大,急须根治。(2分)其次,“痼疾”是小说的线索,它贯穿了病人看病和大夫索贿的始终,并且使其交织在一起。(2分)
(3)(6分)①语言描写。整篇小说是通过大夫和病人的对话表现大夫的贪图索贿的。②讽刺的手法。小说对大夫进行了极大的讽刺,大夫极尽索贿之能事,最终却一无所获。③对比手法。小说描绘的大夫前后态度的变化构成了对比,表现了他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
(4)(8分)示例1:大夫。(2分)小说对大夫着墨最多,其形象被刻画的栩栩如生,(3分)他的思想“痼疾”正是小说所挖掘的主题所在。(3分)
示例2:病人。(2分)病人的“痼疾”引出了大夫的“痼疾”,(3分)病人无情地揭露了大夫的丑恶嘴脸,直接揭示了主题。(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