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

教案设计

教学步骤

我与地坛

1大家都知道《命运》交响曲是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所作,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惊世之作竟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象贝多芬这样勇于抗争命运的人很多。如海伦,霍金,张海迪。等等,他们身残志坚,一如中国那古话中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也是其中的一个。

2,简介作者: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6岁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秋天的怀念》,《合欢树》等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多媒体2)

3,师:文章很长但通过小标题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文章讲了两方面的内容,那么是哪两部分?

(明确:第一部分是我与地坛,第二部分是我与母亲。)(多媒体3)

师:可以说作者对于地坛和母亲的认识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逐渐地想要去解读且渐渐读懂的过程,是一个懂“你”的过程。下面就让我们先去解读一下文章的第一部分。我称它为:懂你——地坛,“我”的人生导师(出示图片2:地坛,又名方泽坛。始建明朝嘉靖年间,乾隆时又加以扩建,与天坛,月坛,日坛同为清王朝祭祀的处所。)(多媒体4)

4,师:在作者身体、心理、精神都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时,他经常做一件什么事情?(多媒体5)

(明确:在他最痛苦的时候,他会经常摇着轮椅去地坛。)

5,师:那为什么作者不去别的地方而去地坛呢?(多媒体6)

(明确:因为他们之间有共同点。地坛被历史废了而自己也被生活摆布成了残废。他觉得自己与地坛有同病相怜之感。“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6,师:那么,作者在地坛当中看到了些什么呢?(多媒体7)

(明确:体现于课文第3,5,7段)

7,师:那么我们就以第5段为例来分析以下地坛景物的特点。谈谈你的感受。(多媒体8)

(明确:在第一部分第5段,作者写道:“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像小雾一样,给人以一种美感,给人以希望。蚂蚁摇头晃脑地捋着胡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想好了才去做,想好了马上去做。这对作者启发大,今后他也要去做了。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蝉脱皮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有纪念意义的,但它并不留恋过去,而是勇敢地飞向新的高度。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来的响动,片刻不息。”弱小的生命,甚至连生命都算不上的露水仍然勇敢顽强的活着,由此使作者感受到了小生灵们生命的顽强,时时、处处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作者看到了地坛的生机,唤起了生活的信心。

8,师:正因为有了这些生机勃勃的景物,作者说了一句话——“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9,师追问:那么,这些生机勃勃的景物,这个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又给了作者怎样的启发?(多媒体9)

明确:作者领悟到:①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

②作者还明白了:死亡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关键是如何活下去。

10师:作者在这里以沉凝而富于哲理的语言告诉我们他经过几年的思考,终于在生死问题上作出了明智的抉择。当年,他在21岁的时候,“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可以想像他所遭受的打击有多么巨大,他内心的痛苦有多么深重,特别是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他自然想到了死。然而他最终选择了活。因为他想通了,人从出生的时候就都是注定要死亡的,所以死就成了“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换句话说就是,应该考虑的只有怎样好好活下去的问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十五年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抉择的正确性。他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成功,连连获奖,他成了2002年“感动中国”的侯选人。这就是史铁生,一个残疾但并不消极(多媒体10)的史铁生,一个敢于与命运不屈抗争的史铁生。

11,师:“地坛这一座荒园,正是以它特殊的环境解决了作者特殊的问题,作者对于生与死的了悟正是得益于地坛和谐、宁静的自然关系,地坛是作者栖息的精神家园,是作者人生的导师,是它给了脆弱如纸的作者活下去的勇气。那么,除了地坛,作者还拥有生命中的其他支点吗?

(明确:母亲)

12:下面我们就一起去解读一下母亲。我们称它为:懂你——母亲,“我”生命的另一个支点。(多媒体11)

师:对于一个在风华正茂的年龄上被夺去双腿的人来说,他肉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摧残是难以言喻的。因此,此时的他最需要的是有人在精神上给他勇气和鼓舞。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母亲给了儿子哪些精神上的关爱?你能找出这些感人的细节,有感情地读读它们并说说它们的好处吗?请同学们讨论并归纳一下。(多媒体12)

(明确:体现于课文第2段,第3段,第8段)板书:1、送“我”上地坛:无言目送2、在家担忧“我”:坐卧难宁3、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理解

13儿子去地坛,然而真正受煎熬的却是母亲,当这位在空落的白天和不眠的黑夜中心神不定、坐卧难宁时,她开始上地坛寻找她的儿子。这也印证了一句话“儿子的痛苦在母亲那儿总是加倍的”。下面就请全体女同学朗读第2部分第8段,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深沉的爱。(全体女同学齐读)

14,师:可以说,母亲的每一个举动都表现了母亲对儿子那份深沉的爱,那么对于母亲的爱,儿子读懂了吗?(多媒体13)

(明确:读懂了!)

是母亲活着的时候懂的呢还是……?

(讨论并归纳:是在母亲去世之后才懂的。是啊,当儿子真正懂得母亲的时候,而母亲已经不在了,儿子只能在深深的忏悔和内疚当中咀嚼着母亲沉沉的爱,我想请全体男同学读一下第2部分的第7段,老师希望你们不要做“倔强而羞涩”的男孩,让你们的母亲伤心难过。(男生齐读第2部分第7段)

15,师:是啊,当儿子真正懂得母亲的时候,而母亲已经不在了,这对儿子而言是一个永远都无法弥补的遗憾,是一个无言的结局,是一个欲哭无泪的故事,儿子只能在深深的忏悔和内疚当中给母亲下一个中肯却又哀伤的定义。那么,儿子给母亲下了一个怎样的定义呢?

明确:①这是一个“活得最苦的母亲”;

②有“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

16,师:这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母亲,她自己患有严重的肝病,可是她从来都没有把自己的病痛放在心上,在她临终之前她还努力的要说服儿子,要推儿子去北海看看菊花。这样伟大的母亲并不只有史铁生的母亲,她们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就去认识一下她们。(多媒体14)

①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饥饿、贫穷、疾病笼罩着中原大地。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已经是奄奄一息了,她的意识开始模糊了,可是她怀里婴儿因饥饿而发出的啼哭声却又把她的意识唤了回来,她毫不犹豫的把自己乳头塞进了孩子的嘴里;孩子满足的吸吮着,小手还幸福的搭在母亲干瘪的的乳房上,可是他不知道即将枯萎的生命之泉又怎能再涌出甘露,他更不知道自己的每一下吸吮都将给母亲带来怎样的痛彻心扉……然而,我坚信这位母亲一定会告诉你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她是一位母亲。

②还有一位母亲和史铁生的母亲一样,都有一个残废的儿子。有一天,懂事的儿子在方便的时候忽然闻到了一股甜甜的味道,儿子顿时惊呆了,他知道这对于一个残疾人而言将意味着什么。母亲看到这一幕,立刻明白了,她端起便盆就往外走,不一会儿,她跑着进来,兴奋地喊道:“儿子,你没得糖尿病,妈尝过了,一点都不甜……”儿子呆住了,半晌才颤声问道:“妈,你不嫌脏吗?”母亲摇了摇头说:“因为我是你妈啊!”

17,总结:(多媒体15)

母亲为我提供了地坛,地坛向我提供了生机,生机为我带来了成功,成功为我提供了母亲的骄傲。可遗憾的是最后一环断裂了。(多媒体16)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母亲不仅孕育了生命,更重要的是为生命成长护航,母亲总是把最无私的爱给各自孩子的同时,毫无怨言的,不求回报的慢慢变老,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不要等到失去才去体会她的珍贵,好好地爱我们的母亲吧。但愿我们都能对母亲健在时,对于母亲心怀感恩,好好的孝顺他们!

19,[能力拓展]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同学们对“苦难”及“人生”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活?应该怎样活?(多媒体16)

附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荒芜但并不衰败

残疾但并不消极

读懂送忧

理解找

查看更多
【我与地坛】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77437/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