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褒禅山──《游褒禅山记》教学随笔

教学分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褒禅山有名无仙。

也谈褒禅山──《游褒禅山记》教学随笔

唐贞观年间,全国四大高僧之一慧褒结庐修炼于华山,圆寂后其弟子将此更名为褒禅山,并建褒禅寺。而今过去千载,慧空禅院早已灰飞烟灭。现于其址修筑庙宇,只是今人复活过去的历史,续写昨天的故事。无论如何,褒禅山也是一座相当平淡的山。登泰山而翻阅历史长卷,游桂林而观看水墨山水,攀黄山坐叹造化神工,览九华心熏佛国烟香。褒禅山无此佳境。幸而由于历史的偶然,宋王安石到此一游,留有一记,山遂以文名。

褒禅山的精华在华阳洞。现由含山县人民政府开发为旅游景点,对游人开放。原我校王汉俊老师写过一篇《今日褒禅山》(原载《中学语文教学》

1981年第七期),时隔二十年,洞已前后贯通,风景殊异,有记述的必要。

褒禅山距县城北15里。从新建的褒禅寺院向东二三里,至前洞。距洞百余步,竖有一碑,上写“有碑仆道”,牌下二断碣,无字,为今人仿制。洞前有碑刻,为游记全文。洞口左侧有白龟泉,表明“有泉侧出”,水清洌。过石桥,至洞口,旁刻书法家舒同写的“天下第一名洞”。洞口大而平。向里40余步,有一小河长约50米,水流淙淙。荡舟而过,经“梅花

渡口”,闻声如雷,乃“莲台瀑布”。曲径通幽。忽有巨石挡道,弯腰几近地而过,终于到了“荆公回步”之处。这是王安石“有悔”的地方,也是今人暇想的地方。旁镌有王安石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三句,隶书,深厚凝重。继续向前后洞进发,窄处仅容一人,称“锦绣峡谷”。穿“警钟厅”,拾阶而上,至“灵霄宫”。宫宽大如殿,有一柱擎天,柱四周众多石笋围坐如佛,称得上王安石所谓的“其见愈奇”。至后洞。全长约1600米。

以上对山略作描述,下面就本文教学谈一点看法:

我教此文,五次三番,每每有疑惑。褒禅山说不上“险远”,风景更谈不上“奇”字。就洞而言,与“七星岩”、“仙人洞”不可同日而语;就文而言,与《岳阳楼记》、《石钟山记》相比,文中几乎没有景物描写。那么,此文价值究竟体现在何处?我们联系王安石的政治思想和生活经历,不难发现,文章精髓处尽在议论。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卒谥文,江西临川人。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进士,时年二十二岁。我们推算王安石大约在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游褒禅,年近三十五岁,正年富力强。王安石一生都在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斗争。年青时曾上万言书,慨然有矫时匡世之志,留心民生疾苦,建议兴利除弊,以舒民困。这思想同他十五年后百折不挠地实行变法的精神完全一致。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被擢升为参知政事,两度为相,积极变法,以期国家臻于富强。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的文学创作与其政治活动密不可分。他认为,文要“有补于世”,辞“以适用为本”。这就不难理解,作者只不过借游山之事抒发心中早就有的思想罢了。因而,文章重点不在记游,深邃处在因事见理。作者的政治态度和文章的价值取向在此昭然若揭。游记所议论的“志”、“力”、“外物”与王安石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对现实政治“改易更革”的骨力以及当时保守迷雾的浓厚自然相对应。不能不说,此文从某种意义上是王安石别一风味的政论篇章,同时文中也为我们突现了一个既“深思慎取”又战斗不息的议论主人公的形象。

查看更多
【也谈褒禅山──《游褒禅山记》教学随笔】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76555/
上一篇: 父母的童谣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