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读”字了得

课后练习

陕西实行新课改后的的第一年高考,语文命题实现了平稳过渡,与前几年的命题思路基本一致,特别突出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综观整套试题,至始至终都贯穿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条主线。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就是阅读。

怎一个“读”字了得

开卷第一读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笔者将试卷上的文章和原文仔细做了比照,命题者在语言文字、句意表达诸多方面着实润色不少,选文字数控制在1000字,既注重文化知识积累,又从审美情趣方面进行培养,足以使考生眼前一亮。同时意在向人们传递“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一信息。因为全电脑时代的到来,中国的书法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第二读节选自《明史·花云传》,内容上和新课改前的高考的选文一脉相承,仍然是忠肝义胆的英雄人物传记,但在选材的范围上明显延伸,从《史记》《汉书》《后汉书》《晋书》《隋书》《新唐书》《新五代史》一路走来,这次涉及到了“明史”,或许下次就是《清史稿》了。其实无论考什么,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再次告诉学生“阅读”是语文素养形成的基础。正如古人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选考题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分别是法国莫泊桑的小说《保护人》和摘编自庄志霞《袁隆平传》中的一个片段《杂交水稻之父》。再次将文学作品的阅读和人物传记阅读引入高考题目中。王蒙曾说过:“文学,让一个民族更富创造力。”一个缺少文学细胞的群体,一个缺少阅读的群体,往往也缺少创造能力。我国国民阅读率连年走低,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新课程的又一理念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不是靠灌输,阅读就是一剂良药。期望着借助高考这一“指挥棒”能唤醒学生的阅读意识。

袁隆平的传记阅读材料能进入高考试卷这是迟早的问题。他太有名了,他的效应太大了,人们的好好认识他,了解他,尤其是他的人格魅力,这恐怕又是后阅读时代的效应了。

此外,散布在试卷角角落落,其他大大小小的材料无一不和“读”有关系。

古代诗歌阅读选的是南朝陈文学家江总的《雨雪曲》,虽不是黄钟大吕,却也是意韵悠长。阅读中鉴赏,鉴赏里分析,分析后总结。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多了,慢慢就会有收获,就会有积累。而这次的试卷中的名篇名句默写题目就更耐人寻味了,不是一味的将目光聚焦在高中课本之内,而是高中、初中、小学的连环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首人们耳熟能详的陆游的《游山西村》恐怕很多人在小学是就烂熟于心了吧。可出现在高考试卷中,还有令人尴尬的空白。这空白的不是试卷,是阅读的空白呀!

中国足坛有句口号:“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如今也可以高呼:“阅读要从娃娃抓起!”

查看更多
【怎一个“读”字了得】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7621/
课后练习推荐
热门课后练习推荐